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494114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2017年)(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泛耐药 肠杆科细菌 (NDM1细菌 ),2010.8.11柳叶刀传染病期刊报道, NDM1细菌 流行。 由来:印度籍瑞典男子2007.12在印度手术后,2008年1月回瑞典后尿液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此菌携带一种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全耐药。 2010.10卫生部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NDM1超级耐药基因可传递 携带NDM1质粒细菌见于医院环境,美国CA-MRSA风波,2007年10月14日,一中学宣布一名12岁学生死于MRSA感染,家长听闻后紧张、愤怒,不让孩子上学,致21所学校停课 。 美国政府2007年10月中旬发布,一

2、年内美国有近1.9万人感染MRSA而死。,Zeller JL, et al. MRSA infections JAMA. 2007;298(15):1826.,CA-MRSA: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演变,抗菌药物 选择性压力,高危人群定植,主要经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导致医院患者皮肤感染、 肺炎、血流感染,成为医院局部流行的病原菌,社区病原菌 (CA-MRSA),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全耐药菌呈世界性流行,超级细菌已成为院感重要菌。,细菌耐药的对策,寻找新的抗菌药物,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预防与控制耐药菌的传播,预防和控制MDRO在院内传播

3、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11 隔离患者,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1 接种疫苗,2 拔除导管,6 专家会诊,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3 针对性病原菌治疗,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5 应用当地资料,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耐药菌愈演愈烈, 感染预防的价值越来越大!,今日主要内容,1,2,3,基本概念,如何监测,如何管理,一、基本概念,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MDRO),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

4、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A)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二、如何管理,医院等级评审要求: 多重耐药菌(MDRO)管理,国家卫计委,辽源市卫生局医政科,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措施,一、加强MDRO医院感染管理,1.重视管理 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2.加强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管理 3.培训及改进 定时培训,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MRDO的传播方式,组合干预方法(Bundle) 标准操作流程(SOP ) 科学预防MDRO院感,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法,1.手卫生

5、,手卫生监控指标,手卫生设施设备 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正确率 产品的正确性 手消毒液用量 手消毒效果监测,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病床的安置 (2)医疗用品的处理 (3)防护用品的使用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 流程(对感染/定植患者),检验科检出多重耐药菌(在报告单上标注),临床医生下达”接触隔离”长期医嘱,医护人员实施”接触隔离”措施,手卫生 医疗操作,隔离牌 腕带,病 床 安 置,医 疗 用 品,清 洁 消 毒,医嘱: 24小时内开启“接触隔离”(jcgl)长期医嘱,感染/定植者隔离标识,病床安置,有“接触隔离”

6、标识 单间隔离 、床旁隔离 可将同类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宜将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操作,将高度疑似或确诊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 接触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职业防护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有效预防MDRO感染。,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管理,直接接触的: 专人专用,消毒处理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 不能专用的,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轮椅、担架、床旁心

7、电图机等,清洁和消毒,加强MDRA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注重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清洁和消毒用品专用。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清洁和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 出现MDRO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医疗废物,在MDRS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按感染性疾病病人处理: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盛装,转科、

8、转院、外出检查等,转科、转院或离开病室检查时应进行交班和警示、提前通知,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定植、感染),及时发现和报告MDRO: 1.标本的送检 2.报告单上标识 3.MDRO暴发或疑似暴发上报,隔离措施 : 1.隔离医嘱(24h、长期、jcgl) 2.病床安置:单间隔离、床旁隔离(避开管道、 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3.挂隔离标识 牌、戴蓝色腕带、床旁手消液 4.无菌操作、职业防护 5.转科、外出检查:电话通知、消毒隔离措施 6.诊疗操作:安排在最后,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 1.专人专用 ,不能专人专用的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2.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使用专用的抹布,隔 离

9、标准预防 接触隔离,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MDRO检出情况 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小时)耐药菌培养阴性 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后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某院 2016年各月问题医嘱缺陷率(%),某院2016年各月现场检查缺陷率图表(%),某院MDRO隔离措施缺陷率(%),多重耐药菌管理通报 院感科发布,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指标:使用率、送培率、DDD值 合理率:时机、品种、联合、疗程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

10、果选用。 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加强MDRO监测工作 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微生物室发布 细菌耐药监测和预警情况通报多部门发布 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微生物室发布,1.送培情况 2.标本来源、发布及分离情况 3.各种目标菌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和预警情况通报多部门发布,医院感染的前5位病原菌及感染部位占比 各病

11、原菌耐药率及预警 临床用药建议,1.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目标菌耐药趋势,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MDRO医院感染发现率 MDRO医院感染检出率 目标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MDRO 医院感染发现率,MDRO发现率(%) = MDRO医院感染患者数(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院感科发布,MDR0医院感染检出率(%) = MDR0检出菌株数(医院感染+社区感染)/同期该病原菌株总数100%,多重耐药菌监测,某院与全国MDRO医院感染检出率(%)比较,某院部分重点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菌低于全国,MDRO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2,3,Lis系统,杏林院感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建立多科协作机制!!,微生物室 院感科 药剂科 医务科 护理部 临床科室,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