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3664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邵阳雪峰山会战遗址实地考察手记封宇平 笔者参与采访的北京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制作的我的抗战8月16日起陆续播出,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故事湖南,笔者参与策划的用我一湘壮河山也于8月30日每晚10点开始播出。而拥有雪峰山会战独特资源的邵阳不能没有属于自己,告诉未来的抗战纪录片,邵阳纪录片工作者行动起来了!2010年8月21日上午9时,市区六岭山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我们开机拍摄外景,拉开邵阳抗战纪录片的拍摄序幕。当天还拍摄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8月24日采访血战雪峰作者,市公路局局长刘柏生,请他谈资料搜集和全书写作出版过程,内容在9月3日晚邵阳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眼节目中播出;8月25日,摄制组考察

2、洞口江口镇桃田村,著名的青岩战斗遗址,采访参战部队的团部房东及90多岁的老年见证人,傍晚在高沙采访抗战老兵90多岁的刘兴煌;26日,与刘局长一起到山门镇马颈骨战斗遗址考察,采访90岁当地见证人;9月还将考察隆回、绥宁和怀化的芷江、溆浦抗战遗址,采访知情人或参战老兵。 雪峰山会战,又称湘西会战或“芷江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二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全线溃败且损失三分之一兵力为结束。攻打芷江机场日军分三路入侵,南线的代表战役是绥宁县的武阳大捷;中线是洞口县从

3、洞口塘至江口一代,当时据说整个平溪江的河水全被染红了;北线是位于洞口县山门镇境内的马颈崮战役,当时修建的工事和战壕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雪峰山“南起于湘桂边境的大南山(绥宁县境),尾翼倾伏于洞庭湖区(益阳县境),绵亘300余公里,横跨80至120公里”。此地为往湘西、贵州的邵榆公路必经之路。附近的青岩、铁山是当年战斗至为激烈之处。 雪峰山是一个“较独特”的地理单元,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以燕山运动时期一系列北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形成正向构造的古老隆起山地。它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同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势的分界线。 作为湖南境内沅、资两条大河的分水岭,雪峰山造就了湘境东西两部截然不同的地

4、理景观山之西,就是我们习惯称为的“湘西”,多崇山峻岭;山以东,则逐渐过渡为江南丘陵。雪峰山沟谷切割深、断层发育,以致“岭壑交替起伏”,山脉均系南北走向,“东坡陡峻”,且愈向西进地势愈险愈高,“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死地”。1945年的日本,已在中国横行肆虐多年,但这个狂妄岛国显然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大地尤其不了解中国的湖南,湖南的西部。 对“中国南部湘鄂赣境内山地”,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曾在日记中称“长江南岸地区山连山的地形,使人烦恼”。他给幕僚写条幅,甚至用了一句这样的话“敌非敌,地形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 湘西雪峰山,峰岭山脊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是冈村宁茨“300米

5、”心理承受底线的6倍多。 这里是中国第二级阶梯地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的南端转折带。1945年6月,它最终成为数万日军万劫不复之地。 65年山河依旧。 选择六岭山上的纪念碑为纪录片拍摄的起点,因为在1944年日军进攻邵阳时,六岭山也是战场之一;另有樟树垅乌鸦庙、东塔山、北塔、观音庵等处;后来的战斗总体以雪峰山为阻挡线,其东麓的武冈、隆回、洞口、新化等,均为当年中日军队的激烈战场。山门、江口、龙潭、青山界,这些曾修建过抗日阵亡将士墓(此役中国军队阵亡7737人)的地方,对照战史记载,无一例外是“湘西会战”最关键的决战地。 如今,雪峰山下的这些墓、碑,有的残存,有的毁后又修复,它们,见证了

6、当年中国拥有的最后一道山河抗战线,也见证了八年抗战最后的胜利与光荣。 江口,烈士墓碑引出寻访的线索 雪峰山腹地江口,8月22日有人发现一块英烈的墓碑成了筑臭水沟的材料,碑上的字清晰可认。碑文:“后勤司令部第17兵站医院准尉生于民国15年4月25日戌时殴于民国34年5月17日辰时 刘子梅之墓 系湖南湘乡县荷塘乡17保人氏 (立碑时间)民国34年6月”,从碑文来看这是一个女军医,在胜利的前夜,青春年华的她为了抗击日军牺牲在雪峰山上。她用稚嫩的肩膀扛着民族的希望,纤弱的双手拿着武器与凶残的日本鬼子战斗。在洞口有关方面组织的祭奠活动中,烈士墓碑移植到74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基座边,我们拍摄的时候也对准了这

7、块墓碑。热心人还将到双峰设防寻访烈士的亲属,了解她的生世。洞口县的第二座抗战纪念塔就位于“与山门成犄角之势”的江口镇。江口“陆军第74军湘西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为蒋介石亲自题写(1985年修复)在塔后,有57团牺牲的300多官兵的坟墓。同行的有湖南关爱老兵群的网友雪峰蜜桔马霖,邵阳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部主任孙成学、技术部负责人邓泉,摄影师刘东升。 自1944年衡阳、邵阳沦陷后,湖南境内的中日双方态势。日军发起芷江作战(即中方的“湘西会战”)的计划始于 1945年1月29日的南京大本营军事会议。日军第20军进攻湘西的准备:部队调整、防线交接、后勤储备、武器状况、情报收集、军事演习等。国军为扼守芷江

8、机场,并以雪峰山为屏障所做的战役动员,在雪峰山各隘口加强兵力、埋设地雷、加强盘查、构筑防线;同时在邵阳境内布置各据点,作逐次抗击之准备。1945年3月27日日军第12军夺取老河口空军基地,进而于4月8日115师团攻陷老河口,促使4月9日日军第20军发起芷江作战。日军兵分三路进攻芷江:北路,以64师团进攻18军防守的益阳;中路,以116师团主力沿邵(阳)榆(树湾)国防公路(即320国道前身)西进,以图突破岩口铺、桃花坪、芙蓉山、洞口塘、江口防线,歼灭我第四方面军主力进取芷江;同时,以116师团109联队经隆回白马山、绕开我军正规部队,进入溆浦龙潭境内,再进军新路河,与师团主力会师安江,中路还得到

9、国内临时驰援的47师团策应,实施新化方面作战;南路,以68师团58旅团抽调2个大队组成关根支队,在驻广西的11军34师团217联队配合下,经新宁会师,经绥宁、城步北犯,牵制我第三方面军,从南面包抄芷江。我军针对日军的企图,采取后退决战:即以团、营、连为单位,依据险要地形地貌为阵地,迟滞日军的攻势,最大限度的消耗日军的兵力、弹药。待日军与我正面交锋后,挫败其锐气,再发起反攻。北路方面,64师团抽调4个大队与18军各部在益阳附近纠缠,未起到决定性作用,至4月24日双方维持原防线。随即,18军南下溆浦,加入第四方面军作战,原防移交92军。中路以116师团为主力,各部行动为:4月9日-15日,日军11

10、6师团109、120、133联队各自发起资江渡河战,与当面的100军63师各团接战。109联队以4月17日穿插深入龙潭境内的饭岛克己第1大队为先导,后续于4月19日沿石桥铺、土岭界,突破100军19师防线,翻越海拔1470米的雪峰山隘口青山界,进入龙潭境内,与第1大队取得联系,盘踞大小黄沙、红岩岭等要地,与紧急回师龙潭的74军51师反复争夺,至5月6日退出龙潭。5月13-16日在马颈骨陷入我100军19、63师及13、暂6师等部的合围,第1大队长饭岛克己战死,联队长泷寺保三郎被误判为毙命,实为5月16日突围至东圳,与前来接应的133联队主力会合。133联队于4月22日夺占山门,以此为前进补充基

11、地,保障了5月10日前的供给。120联队随师团部,突破守军在岩口铺的侧击,于4月17日经桃花坪,在芙蓉山顿挫,不得不绕行,4月25日西进至洞口塘,何叔良营堵塞国防公路的洞门,据险抵抗数倍的强敌,日军受地形限制,不利展开,损失惨重(各中队减员有数据)。4月29日拂晓,为给日本天皇生日的天长节献礼,组织敢死队攀岩而上,以“玉碎”捣毁了守军阵地,打开了通道。日军120联队长驱直入,当日上午直逼江口防线,以2个中队试探性突击江口要隘中坚的三角坳高地,被捷足先登的100军19师57团团长钟雄飞率该团主力打退。该团在此激战至5月4日,参战1000人伤亡400余人,阵地由57团杜鼎团接替。5月6日晚日军接到

12、撤退命令,7日夜开始撤退。8日江口之战以日军败退而告终。江口保卫战,是湘西会战胜利的先声。战后第二天,何应钦带中美顾问等一行视察江口青岩阵地。5月10日,18军11师南下日军侧后,乘虚攻取了山门,切断了116师团的退路。5月20日,116师团主力从石下江向围。中路的侧翼部队为47师团,先开抵的133联队组成重广支队,至4月28日进抵洋溪,受73军顽强的阻击,转入红岭、寨边等要地的防御,5月8日日军退出洋溪,在后续到达的47师团主力掩护下撤退。南路方面,关根支队经新宁,以115大队攻陷武阳,守军1个连牺牲;117大队攻击武冈未果,守军1个营在44师增援下,击退该敌。117大队在撤退中,捣毁了黄埔

13、武冈分校转移中的武器。(武冈分校回放一下)。217联队经茶山一战,已呈颓势,与关根支队交替撤退。5月1日起,从贵州三穗增援的94军(土木系王牌,美械装备2/3)轻装开赴日军敌后,以第5师收复武阳,尤其121师与敌激战,363团团长霍世才牺牲,是为湘西会战国军殉国的最高将领。5月21日,关根支队对阻止其撤退的芙蓉山守军发起进攻,阵地曾一度陷落,终被暂6师增援下夺回。(暂6师作为湘西的土著部队,此战居功至伟,然战后被裁撤,并入第20军,委实可惜)自湘西会战后期开始,日军从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等七省撤退兵力,收缩防线。 会战的第一阶段,从邵阳城区的抵抗开始,中国军队的行动是后退决战的表现方式:“避

14、免主力与日军正面交锋,以营、连为单位依据有利地形,扼守重要据点,迟滞日军攻势,最大限度的消耗其兵力、弹药,待已成强弩之末的日军陷入顿挫,主力发起反攻作战。”如今的邵怀高速公路过洞口出口不远,就是洞口塘战场遗址,我们在隧道前停车拍摄,洞口塘、江口都处于116师团主力沿邵榆公路(今320国道)的进攻线上,攻下了洞口塘天险,可直趋江口1945年4月29日系日本裕仁天皇的生日,故名为“天长节”,日军以此为契机,于凌晨实施玉碎攻击,拿下洞口塘及其狗爬岩阵地。当天上午,120联队前锋2个中队经月溪,进抵江口三角坳山脚,于当晚对三角坳发起突袭幸好,4月28日晚,配属57师防守江口要隘的100军19师57团主

15、力在团长钟雄飞率领下,连夜抢占了三角坳高地,并得到57师支援的2门山炮。2010年8月26日,我们来到雪峰山脚下,寻找“湘西会战”( 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又称“雪峰山会战”、“芷江保卫战”)的遗迹。在问路的时候,村民告诉我们真正的战斗没有发生在泥池村,而57团团部恰好就在他们村,肖祥生老人恰好是团部房东的第三个儿子。他热心地指点出团部,营部和连部的驻扎位置,并在一处高地当场讲述战况,现在是一块辣椒地的高坎上曾是哨兵警戒位,稍下是炮兵阵地。一位特务连连长牺牲后就安葬在这土坡边。当时他们村叫牛栏寨,现名桃田村。钟雄飞团长军纪严明,对当地百姓多做安抚,说:“我们架了电话线,你们不要乱跑,我

16、们不撤,你们也不要走,如果我们拆电话线了,你们就跟我们一起跑。”为断绝日军就地取粮的机会,军民将农户家的猪牛鸡都宰杀,谷米均做军粮,肖祥生保存有日军三八枪子弹头一枚,机枪子弹壳一枚,家里有扇木门是阵地上取回的,上有弹洞刀痕数处。为拍摄阵地战壕,他带领我们上山,一路还介绍了日军偷袭的路线,介绍了守军的前线包扎所,后方医护所,弹药补给处,还有督战队机枪阵地,当时在主阵地后撒石灰线,命令不许后退,过线视为临阵脱逃,当场击毙。到达山顶,果然从荆棘丛中找到工事和战壕遗址,虽不鲜明,也能大致看到原貌。这里是我军阻击的阵地,也是后来反击的起点。邵阳文史34辑中,有钟雄飞团长之子钟敦礼的文章,对战况就不再叙述。从荆棘中下山,见陡峭山上的题目石奇观,山下江口河流远去,交通咽喉尽收眼底。怀想当年抗战勇气,胸中燃烧起浩然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