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3429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与广告心理学00-04.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考题汇总(00-04)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000下1通过访谈者主动询问,受访者逐一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访谈叫(A )A控制式访谈 B无结构式访谈 C问卷法 D角色扮演法2购买是否能得到亲友及周围人的赞许,能否招致别人看不起购买者的风险叫( )A心理风险 B社会风险 C功能风险 D身体风险3理性诉求更适合于( )A高卷入商品的传播 B低卷入商品的传播C中等程度卷入商品的传播 D各种卷入程度商品的传播4态度一旦形成,变化是( )A比较容易的B比较困难的C难度适中的D不可能的5无差异曲线分析理论所谓的消费者均衡就是( )A实现效用最大化 B划出消费可能线 C使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

2、等 D实现购买数量的最佳组合6对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莫过于( )A社会文化B社会群体C家庭D社会阶层7用实验证明从众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阿希B鲍恩C布朗D海尔8消费者心理学的雏型-广告心理学诞生于( )A1879年B1903年C1950年D1960年9表现力最为完美的广告媒体是( )A报刊广告B杂志广告C电台广告D电视广告10利用可导致误解的知觉线索,使受众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的广告叫( )A误解性广告B不真实广告C误导性广告D欺骗性广告2001下1、 可供低卷入选择的适宜宣传媒介是( )A 报刊 B 广播 C 电视 D 互联网2、 消费者从陈列的某种商品想起家中需要补充的有关商

3、品,产生了购买行为,这种冲动性的购买叫做( )A 纯冲动型 B 提示冲动型 C 暗示冲动型 D 计划冲动型3、 边际效用分析理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有无效用的看法上 B 效用单位的确定上 C 效用的可测性上 D 消费者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上4、 罗杰斯在研究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过程时发现,按接受新产品的时间先后所分出的几组消费者中,人数最少的一组是( )A 革新者 B 守旧者 C 早期接受者 D 普及后期接受者5、 在影响消费行为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 社会文化 B 家庭 C 参照群体 D 榜样群体6、 按照卷入的程度可把群体分作为( )A 假设群体和

4、实际群体 B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D 松散群体和集体7、 在消费行为领域里对从众现象进行过著名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勒温 B 鲍恩 C 斯科特 D 温卡特桑8、 中介名人广告说服力的心理机制是( )A 名人的专业性 B 名人与商品类别的一致性 C 名人的品德 D 名人使用广告商品的信任度9、 消费者心理上能够接受的价格界限叫( )A 绝对价格域限 B 差别价格域限 C 价格意识 D 心理的公平价格10、 随着时间推移,对新产品的销售采取先高价后低价的定价策略叫( )A 撇油定价策略 B 渗透定价策略 C 方便定价策略 D 威信定价策略2002下1、消费行为的最

5、终目的是(d)a 购买到商品 b 随时了解商品的信息 c 使用购买到的商品 d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消费者对商品与自己的关系或重要性的主观体验状态叫(c)a 商标忠实性 b 品牌效应 c 消费者卷入 d 态度3、消费者过去没有某商品的知识或经验,头一次看见便产生需要,发生购买这种冲动购买的类型叫做(c) a 纯冲动型 b 提示冲动型 c 暗示冲动型 d 计划冲动型4、按照群体的组织程度,可将群体分为(b)a 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b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d 松散群体和集体5、个体的能力和自信心越来越强,他的从众量便越(c ?)a 小 b 大 c 先小后大 d先大后小6、

6、在参照群体对消费行影响的研究领域中比较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是(b)a 勒温 b 鲍恩 c 斯科特 d温卡特桑7、专业性比较强的商品它的适宜的广告媒体是(d )a 报纸 b 杂志 c 广播 d电视8、中介名人广告说服力的心理机制是(d)a 名人的吸引力 b 名人与商品类别的一致性 c 名人的品德 d对名人使用广告商品的信任度9、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知觉的强弱程度叫(c)a 绝对价格阈限 b 差别价格阈限 c 价格意识 d心理的公平价格10、先采取低价出售,然后步步渗透,逐步提高,最后把价格涨到一定高度的定价策略叫( b)a 撇油定价策略 b 渗透定价策略 c 方便定价策略 d威信定价策略2003下1个

7、体对一些对象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知觉叫做( )A 知觉的超负荷 B 选择的感受性 C 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防御2购买是否会挫伤消费者自我的风险叫( )A 功能风险 B 心里风险 C 社会风险 D 身体风险3“难题解决”的策略适用于( )A 冲动购买的宣传 B 理性购买的宣传 C 低卷入商品的宣传 D 高卷入商品的宣传4最先注意到个性差异是影响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重要因素的心理学家是( )A 费斯廷格 B 贝斯 C 鲍恩 D 罗杰斯5市场细分是对( )A 经营场所的划分 B 商品种类的划分 C 营销时间的划分 D 消费者的划分6核心型家庭是指( )A 多代人同堂的家庭 B 三代人同堂的家庭

8、C 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D 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7在群体中地位越高的人发生从众的可能性越( )A 小 B 大 C 先小后大 D 先大后小8为了让人们从视觉的画面上“听到”、“闻到”、“摸到”、“尝到”,可以应用的心里现象是()A 组块 B 联觉 C 表象 D 想象9把某个商品的商标扩展到同类的新产品上的策略称为( )A 类别扩展 B 线性扩展 C 横向扩展 D 纵向扩展10在定价策略中最为典型的心里定价策略是( )A 非整数定价策略 B 渗透定价策略 C 方便价格策略 D 威信价格策略2004下1、海尔在研究速溶咖啡购买动机时所用的投射测验方法叫( )A、角色扮演法 B、联想法 C、造句法 D、示

9、意图法2、某种态度形成以后,是( )A、容易改变的 B、相当稳定的 C、根本无法改变的 D、很容易改变的3、消费者带着购买的期望和一向,但无具体的目标走进商店,看到商品后产生购买行为,这是一种冲动式的购买,这种冲动购买的类型叫( )A、纯冲动型 B、提示冲动型 C、暗示冲动型 D、计划冲动型4、在消费行为领域,用实验方法证明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也存在着从众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费斯廷格 C、阿希 D、温卡特桑5、研究参照群体对消费行为影响卓有成效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阿希 C、鲍恩 D、斯科特6、按照个人卷入的程度,可把群体分为( )A、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B、正式群

10、体和非正式群体 C、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D、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7、有一份关于机床的广告,这则广告最适宜的每体应该是( )A、杂志 B、电台 C、电视 D、路牌8、绝对价格阈限的界限是( )A、绝对的 B、可变的 C、随时变动的 D、不变的9、在采用折让价格策略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价格折让的幅度( )A、越小越好 B、开始小,逐渐大了好 C、越大越好 D、在不引起消费者疑虑的条件下尽量大些好10、渗透定价策略适合于( )A、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定价 B、抵挡消耗性生活必需品的定价 C、电视机之类商品的定价 D、商品房的定价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000下1研究消费行为所采用的投

11、射测验法具体的有( )A角色扮演法B联想法C造句法D示意图法2知觉组织的原则主要的有( )A图形一背景原则B接近性原则C相似性原则D连续性原则3对消费者市场进行心理细分可依据的因素有( )A个性特征B购买能力C购买动机D生活方式4按照群体的组织程度可把群体分为(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初级群体D次级群体2001下11、 在接受新产品的过程中,革新者的个性特点主要的有( )A 固执程度低 B 社会性格的内在指向性 C 社会性格的外在性 D 产品选择的类别宽容度大12、 决定知觉选择性的机制有( )A 知觉的超负荷 B 选择的感受性 C 知觉的警戒 D 知觉的防御13、 组成企业识别系统的要素

12、是( )A CI B BI C MI D VI14、 按照群体的组织程度来划分群体时,可归为此种类型的群体有(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初级群体 D 次级群体15、 态度改变是指( )A 由肯定向否定的转变 B 由否定向肯定的转变 C 由肯定向更肯定的转变 D 由否定向更否定的转变2002下11、知觉选择性的心理机制是(abcd)a 知觉的超负荷 b 知觉的警戒 c知觉的防御 d选择的感受性12、为减少购买可能带来的风险,有效的办法是(abc)d?a 收集更多的信息 b 购买前要深思熟虑 c 建立对商标的信赖 d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3、社会性格类型包括(acd)a 内在指向性 b 外在指向性 c 传统指向性 d他人指向性14、在运用折让价格策略的时候要注意的原则是(abd)a 价格折让的幅度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b 价格折让的幅度不要使消费者产生疑虑c 逐渐降低价格 d 要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15、态度的变化的维度有(acd)a 方向性 b 一致性 c 强度 d信任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