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493402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仲联.沉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中).文献4199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曾植海日楼文钞佚序 (中) 钱仲联辑录 十一 、 宗忠简公年谱序 宗忠简公年谱一卷 , 公二十五世裔孙伯皋孝廉所辑也 。 征诸文集者若千事 , 引申史传者 , 旁推交通 , 征诸别史传记者 , 复若干事 。 靖康去今八百数十年 , 披卷读之 , 当时艰 难任事之 心 , 与夫君相回皇失图守 , 士吏之丧心 , 骄兵悍将之外通 而 内 樊 , 崩败情由 , 年经月纬 , 条系件咐 , 本著末完 , 视 而可识 。 暖夫!忠简年三十始成进士 , 随碟州县 , 沈埋簿领 , 历哲 、 徽两朝 , 复三十余年 。 及靖康初 , 侍从乃以任台谏荐 , 公是时已六 十八岁矣 。 自奉使而改差知磁州 ,

2、而义兵总管 , 而副元帅 , 遗大 投艰 , 播持危局 , 中间才旬月耳 。 固非有素养之威 , 预定不可动 移之计画 , 僚佐殆无足与言 , 乌合云扰之众 。 王善 、 孔彦舟 、 赵 世隆 、 丁进之徒 , 名为义兵 , 其实群盗 , 固与古平林 、 下江 、 尤 来 、 大枪等无有异 。 以之捍粘罕 、 斡离方张之敌 , 县计军府草创 , 可为寒心 。 公于此时 , 讫立于荡摇震惊之中 , 不告急 , 不乞援 , 指挥闲暇 , 一以忠愤至诚为倡率 , 义心昭激 , 锋势 自张 。 金自建 炎二年 , 西略关中 , 南蹂唐 、 邓 , 再出入 于西京 , 而当公世 , 卒 不敢复突东京城壁

3、 。 用此知名义纲常所固结 , 亡者可存 , 危者可 安 , 抑且弱者可强 , 乱者可整 。 公所立 , 金人知之 , 盗贼知之 , 而南宋君臣 , 膛目无所睹 , 甚且谓口口口 口 口口 口口 口口 口口口 185 口口口口口 口 。 然则北宋之亡 , 非亡于敌 , 乃 亡 于不信仁贤恶直 丑正之士大夫 。 百代同轨 , 可悲痛也 。 宋史公传 , 叙事多不著岁月 , 本纪有日月而事不具 。 王 善 、 丁进之徒 , 及所谓山水寨兵者 , 与岳武穆北伐军情 , 往往相 涉 。 武穆之方略 , 即忠简方略也 。 宗君若于有关兵事诸人 , 原始 要终 , 一 一详其本末 , 于宋 、 金南北进退

4、军情 , 益 可洞知表里 。 盖证之刘智远之却契丹 , 而知宗 、 岳规模 , 固已运河北三镇于掌 上 。 过河之语 , 具有成算 , 岂仅策励将士之常言哉!姚球老民沈 曾植书 。 十二 、 孟刊江西诗派韩饶二集序 江西诗派诗集 , 宋史 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十五卷 , 续 宗派诗二卷 。 书录解题著录正集一百三十七卷 , 续集十三 卷 。 文献通考著录与解题同 。 据陈氏诗派分解题下称 “ 详诗集类 ” , 则诗集类 自林敏功高隐集起 , 至江端本陈 留集止 , 所谓皆人诗派者 , 其次第当即诗派次第 , 综 其卷数 , 计 ; 林敏功高隐集七卷 , 林敏修 无思集四卷 , 播大临柯山集二卷 ,

5、 谢逸溪堂集五卷 、 补遗二卷 , 谢注 竹友集七卷 , 李彭日涉集十卷 , 洪朋清虚集一卷 , 洪当 老圃集一卷 , 洪炎 西渡集一卷 , 韩驹陵阳集四 卷 、 别集二卷 , 高荷 还还集二卷 , 徐俯东湖集三卷 , 吕 本中东莱集二十二卷 、 外集二卷 , 晃冲之 具茨集十卷 , 汪革清澳集一卷 , , 饶节倚松集二卷 , 夏倪远游堂集 二卷 , 王直方归里集一卷 , 李钵李希声 集一 卷 , 杨符 杨信祖集一卷 , 江端本陈留集一卷 , 凡二十一家 , 九十 二卷 。 益以别出之 山谷集三十卷 、 外集十一卷 、 别集二卷 , 后山集六卷 , 外集五卷 , 皆明言 诗派者 , 已溢出一百

6、三 十七卷之外 , 尚有祖可 瀑泉集十三卷 , 善权真隐 集三 1 8 6 卷 , 都计合于后村总叙二十五家之数 , 而卷数则为一百六十二卷 矣 。 诗派有旧本 , 有增刻 。 诸家次第 , 见于宋人纪述者 , 各 各不同 。 就其最可依据者 , 陈氏所录与后村所叙 , 亦不尽同 。 刘 氏明言旧本以吕紫薇居后山上 , 而陈氏所录乃在徐东湖之次 , 刘 氏言紫薇以高荷殿诸公 , 而陈录高在陵阳之次 。 不知陈 氏所录为 江西旧本耶?或即黄汝嘉所校刊耶份北宋诗家之有江西诗派 , 犹南宋诗家之有江湖诗集 , 留存于今者 , 诸家卷第 , 种种不 同 , 度诗派理 亦宜然 , 七百年来 , 世间遂无

7、流传定峡释兹疑 窦 , 深可惜也 。 其零本单行者 , 如此之饶韩二集 、 晃叔用 集 、 谢幼架集 、 吕东莱诗集 , 皆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故 嘉校刊题记一行 , 得藉知为 诗派刻本 , 而韩 、 饶二集 , 校式 不同 , 晃集十行二十字 , 与饶同 ; 江西诗派 四字在第一行 , 又与 饶集列第二行者不同 。 诸本皆 自宋本传模 , 而差互不齐乃尔 , 亦 足推见原本之刻非一时 , 成非一手矣 。 余少喜读陵阳诗 , 尝得倦圃所藏旧本 ; 读 紫薇 诗话 、 童蒙训 , 慕倚松之为人 , 而诗集恨未得见 。 宣统己酉 , 艺风 先生访余皖署 , 谈次谓有景宋本甚精 , 相与谋并 陵 阳 集

8、刻 之 , 属陶子琳开板武 昌 , 工未竣而兵起工停 。 越岁壬子 , 乃得见 样本于沪上 , 适会盛伯希祭酒家书散出 , 中直残宋本 倚松老人 集 , 为吴君昌缓所得 。 艺风通信津门 , 属章式之就样 本校 一 过 , 行款字画 , 纤悉不遗 。 余复从嘉泰普灯录中搜得如璧 大师传一篇 , 为向来诗苑所未见者 , 录附卷后 。 自庆元己未迄 今宜统癸丑 , 七百有余岁 , 两先生文字精神 , 仅借此诗派小 集 , 再传雕印 , 而其足本 , 若陈氏所录五十卷之 陵阳集 , 宋 志所录十四卷之 倚松集 , 寂客夭壤 , 绝不可寻 , 而同时诸公 所推为祭酒 , 若夏均父 、 高子勉诸君 ,

9、仅存一二篇章 , 乃并此数 卷之 小集留存而 不可得 。 士君子高才邃学 , 托传文字 , 良甚 足 1 8 7 悲 。 而余与艺风诸君崎枢转徙之余 , 犹复白首编摩 , 出其所信好 者 , 校刊流传 , 薪以晌世变风移渺不相闻之同志 , 其为可悲 , 不 磁甚乎 。 宣统癸丑五月 , 姚棣老民沈曾植记 。 按 : 文中以宣统 癸且纪年 , 实乃民国二年(1913) 。 曾 植以遗老自居 , 故如此 。 以下 民国以后所为之作 , 署宣统某 年 者 , 同此例 。 兹仍其原样 , 不 加改动 。 海日楼诗卷五 有 : 必以新刻江 西诗派二家集呈止相用枝字韵 、 复次 止 相题江 西诗派二家集见

10、示韵等篇 , 与此 诗为同一年作 , 可 参 。 十三 、雪 桥诗话序 圣遗居士 , 避世于北江之尾 , 陋巷揪尘 , 蓬鳌拄径 , 十 易之 室 , 圭窦微明 , 时在严冬 , 冰雪在地 , 北风振叶 , 踵其户者 , 若 窥袁夏甫之室 , 御王孝尼之车 , 陆匡君之庐 , 而见灵均之泽也 。 居士有书数万卷 , 台城之警 , 十存三四 , 然皆金匾石室之藏 , 功 宗竺弼魁儒硕师之述作 , 累朝文献之寄 。 昔在承明所 哀 鸿以成 文经者 , 环堵五版 , 积轴若山 。 居士梁薄其间 , 以永嗓昼 。 偶乘鹿车 , 出过知好 , 静对移唇 , 容寂而思深 , 谙无不塞 。 归即 一披卷 冥

11、搜 , 钩章索句 , 掌录移写 , 细书精敏 , 日可万字 。 曾不逾 岁 , 积册十二 , 署之日 雪桥诗话 。 匪独言诗而 已 , 其于圣贤群辅 , 谆诲师儒 , 裘带都人 , 英贤 姓氏 , 奠系本碟 , 征事解题 , 昭然若亲见之 , 若并游盛世而闻其 馨咳 。 昔我有先正 , 其言明且清 , 小雅之材七十二 , 大雅之材三 十六 。 春秋说题词日 : “ 诗之为言志也 。 ” 天文之精 , 星辰之 度 , 人心之操也 。 在事为诗 , 未发为谋 , 恬澹为心 , 思虑为志 。 称 其诗以论其事 , 稽其谋 , 度其心虑 , 人伦之纪 , 春秋之事 , 不在兹乎? 余尝语圣遗 , 韩太

12、傅以儒行说诗 , 谊盖比于公 、 谷之说经 ; 1 8 8 刘中垒以固实说诗 , 事盖比于左氏之作传 。 王者考正之观 , 降而 为师儒核歌之业 , 邹鲁之士 , 有恫心焉 。 说之愈益详 , 诵之愈益 贯 , 兴观群怨 , 宪章文武 , 周历八百年 , 而周之诗教 , 乃横被于 百世 。 尚书 日 : “ 自一话 一言 , 我则未惟成德之彦 。 ” 古语 通用言 , 今语通用话 。 于搐文 , 甜字作箱 。 其解日 : 会 合善言 也 。 知箱之为会合善言 , 则知七十子之所传 , 六艺诗家之所录 , 日故者为乐先 , 日传者为示后 , 日倪者为述教 , 日训者为顺考 , 日记者为雅识 。

13、凡皆以永我先王先民之言 , 达于事变 , 而怀其旧 俗 。 竹帛之称 , 古今则殊 , 神明之感 , 古今一也 。 居士盛然有 间 , 眷然而应日 : 其然 。 他日索序 , 即书以贻之 。 太岁在昭阳赤 奋若 , 孟冬之月 , 李乡寐史沈曾植 。 按 : 雪桥诗话 , 杨 钟羲撰 , 凡三集 。 此序云十 二 册 , 其初集也 。 此序作于民国二年(1913) 。 杨钟羲 , 字子 勤 , 号圣遗居士 , 汉军人 。 光绪十五年己丑(1 8 89 )进士 , 官江宁府知府 。 清亡后为遗老 。 序中所称文 经 , 为 杨氏 有关 满族文献之著作八旗文经 。 十四 、 定庐滚序 曾植少孤 ,

14、独学无友 。 所由粗识为学门径 , 近代诸儒经师人 师之渊源派别 , 文字利病得失 , 多得之武进李申者及吾乡钱衍石 先生文集 中 。 两先生 , 吾私淑师也 , 而钱先生同乡里为尤亲 。 先 生与先司空公为同年 , 又为吾妻之外 曾祖 。 先生少子徐山 、 子舟 两先生 , 皆得奉手承教 , 周旋累岁 。 举凡先生之歇历志事 , 与夫 音容笑貌 , 性情嗜好 , 往往有小闻琐语 , 覆而证诸文字空曲交会 之中 , 先生之微尚渊思 , 若亲接于警咳 , 若从先生上丘陵而从其 指向 , 其乐意乃每得之意外 , 而视俗尚所趋 , 当代闻人所标持为 职志 , 而哗宠一时者 , 又若先生时时为吾抉其利

15、弊 , 学在此 , 不 在彼也 。 189 同此志 , 同此乐者 , 则昆山李桔农廉使表弟与吾弟子封学 使 。 光绪初元 , 甲乙丙丁之间 , 桔农子封治算学 , 余治地理书 , 三人各有专业 , 而文学指归 , 一折衷于钱氏 。 荒庭寒日 , 步屐根 过 , 往往想象李杏村 、 朱云陆 、 董方立诸君与先生讲习游从时 , 意拟其性情赏会 , 以为笑乐 。 境有所触 , 则相与歌先 生 诗以自 遣 。 若宝真斋法书 赞 仲家 浅 虞 仲翔 祠诸 篇 , 皆 当时所 遥吟 俯唱 , 沉吟不已者也 。 顾独恨刻本止刻褚 旅 逸两稿 , 全集闻且千 余篇 , 思之末由得见 。 吾宗谷成庶常 、 味舍

16、孝廉 , 先生之外孙 , 多见未刻稿 , 尝诵其名篇隽句相夸示 , 又为言先生所选冰蔬 集中国初遗老戚 啸 门 、 山东李少鹤 诗 , 相与测其去取义例 , 寒灯永夜 , 去今四十年 , 警款犹在耳 也 。 当嘉庆朝 , 开馆重修会典 , 先生与桐乡程春庐大理 、 秀 水朱云陆给谏 , 同在馆中 , 咸以博闻通识 , 综练国故 , 见推京朝 宫 , 字为嘉禾三杰 。 大理名满天下 , 而著述青佚不传 , 世所称 国策释地 , 非其至也 。 文集刻仅数十页 。 给谏邃于天 文算 学 , 旁及阴阳壬遁 、 百家杂说靡不通 , 顾未尝有所纂述 。 独先生 著述既多 , 遗稿满家 , 其巨峡若碑传集定 本 , 若 三 国会 要 , 近岁幸借书局官刻以流通 , 诗集以无定本 , 故子孙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