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2427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皮的文化历史与现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皮的历史、文化与现状班级:轻化121小组成员:李建凯、吴求生、逯红灯、林志宝、舒林飞毛皮的历史、文化与现状中国毛皮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裘皮在周代已具有地位身份的含义,南宋北方的居民大量南移让毛皮市场交易兴旺,现代皮草业已经融入人们的习惯生活中。 毛皮的历史1、 起源毛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毛皮服装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已无从考证,但动物毛皮是人类最古老的衣料,毛皮是人类的第一件衣服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国众多古代典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人类诞生之初,就会本能地利用动物毛皮。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对动物毛皮的原始利用,到旧石器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时期毛皮服饰的原始雏形,一直到黄帝“垂衣裳

2、而天下治”,这一段长达200多万年的岁月,便是毛皮漫长的起源史。追溯历史,人类已经经历了几个冰川期,而动物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具备了皮板厚,脂肪多,毛发密的先天条件。而人类靠自身的条件是绝对不能生存下去的,所以本能利用动物毛皮抗拒严寒,才得以生存发展。阳原泥河湾盆地已经发现了200万年左右人类活动的遗迹。据中国服饰通史载:“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直立原人已出现。在河北省泥河湾盆地小长梁和马圈沟旧石器地点也发现了直立原人的遗迹,小长梁遗址距今136万年,马圈沟遗址距今180万年。当人类学会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并能用火烧烤食物、取暖时,便加速了智力的发展和体毛的退化,最终导致创造衣物护体御寒,并通过

3、衣物来美化生活。”远古先民为了生存,攻击并制服其它动物,然后“食其肉,寝其皮”,本能利用动物毛皮抵御寒冷,经历了“茹毛饮血”和“被毛寝皮”的时期,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载于中国史前文明第70页)再 如礼记?礼运篇记载: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雨皮;后汉书?舆服志称:古人衣毛而冒(覆盖)皮;尚书?禹贡中提到: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意为北方天冷夷族衣皮,南方天热夷族衣草;墨子?辞过也有“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植物名)”的语句;韩非子?五蠹中也提到:古者,妇人不知(织),禽兽之皮足也。西汉时期淮

4、南子?齐俗中关于古人着衣原则有“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手情而言不溢乎,其衣致暖而无文(文即修饰)”的描述,可见防寒护体是人类早期穿着毛皮服装的主要动机,体现了实用的着衣原则。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学会磨制骨针、骨锥,缝制衣服,创造了原始的毛皮服装,使人类服饰脱离萌芽状态,自此拉开了中国毛皮服饰文化史的序幕。 “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缝纫的原理,并能从事简单的缝纫,将猎取到的各种野兽皮毛缝制成衣服抵御严寒,摆脱了赤身露体的状态,开始了穿着兽皮历史,自此拉开了中国服饰文化史的序幕。” 新石器时期,黄帝率本部落族人在东迁过程中,于桑干河流域泥河湾盆地发现了毛皮鞣制技术,并在今阳原境内建立了毛皮鞣制

5、和缝制基地,“始服冕垂衣”,实现了毛皮服饰雏形向完全意义上的毛皮服饰的转变,使毛皮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而奠定了黄帝毛皮始祖的地位。从此,毛皮服饰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远古先民御寒保暖之需要,而且可更好地防身护体,为赢得战争胜利、实现华夏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毛皮更多地融入了文化元素,开启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2、环保意识冲击波 没想到,顺利成长的毛皮业,到80年代末,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毛皮所带来的那种豪华已成了过于昂贵,过于暖和,过于显眼的代名词。再加上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人们的“生态学意识”的提高,动物保护运动日益高涨,当时的生态学热给时装界带来的美学意识中,毛皮包含着一种厌恶。在日

6、本原毛皮协会主编的毛皮时尚手册的卷首,作家森遥子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女子一穿毛皮,不是像娼妇,就是像有钱的富婆。”这里说的毛皮指的就是毛皮朝外的短大衣或长大衣。为什么一一穿上毛皮大衣就让人感受到像娼妓呢?也诈是因为电影中有类似的情景?但可以看出,毛皮具有某种“悖德性”,它显了一种豪华,而同时,一提到毛皮,就会使人们联想到动物的死。1987年年美国的毛皮市场销售额曾高达18亿美元,但是到了1990年,竟一下子减少到1亿美元!反对穿毛皮运动的最激进的团体PETA(伦理性地看待动物的人们),从1988年前后不断在美国发动袭击毛皮动物的养殖场,焚烧毛皮店的过激运动。进入90年又掀起了“与其穿毛皮,还

7、不如裸体”的大运动,超级模特们全裸着做的反毛皮广告,在各国成为话题。加外,纽约的高级饭店、米兰的歌剧院发生的毛皮衣服上被涂上涂料的事件也不时地在也不时地在杂志上报道。真的,站在爱护动物的立场上,不仅是毛皮、皮革,就连毛织物和丝织物也都成了禁止使用的东西。也许正因为毛皮在这些“违禁品”中是非常高价的素材,所以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毛皮首当其冲遭到排斥,但尽管这样,仅仅是因为其些极端的社会思潮或一些过激派发动垢歇斯底里般的言行就使毛皮销售额滑坡到如此程度,还是令人费解。3、毛皮平反 尽管动物保护运动仍然很盛行,但对于毛皮那过激的破坏活动终于收敛了。从前几年起,美国的毛皮市场销售额也逐渐恢复。199

8、7年2月比前一年增加了20%。这样发展下去会恢复到1990年以前的数字。1996年起在巴黎、米兰一些颇受消费者欢迎的设计师发表会上,曾一度绝迹的毛皮时装又开始复活,今年还出现了对毛皮流行的预测情报。曾参加过反对毛皮运动的名模内奥米坎贝尔1997年3月在米兰举办的FENDI时装表演中也穿上毛皮登场。表现出她与PETA没有什么关系了。毫无疑问。毛皮又开始受到人们欢迎,穿毛皮意味着野蛮和残酷这种意识已成为过去。美国版VOGU杂志编辑长安娜温塔在1997年2月5日出版的杂志封面上如是说“为生产汉堡包在农场饲养动物与制作大衣而养殖水貂有什么不同?”这种质问,向人们暗示着毛皮现在对于人们来讲是与汉堡包一样

9、的一种无可非议的人间享受。4、毛皮走向何方 泡沫经济以后,毛皮那体现“豪华”的一面开始出现阴影,毛皮的特权性逐渐失去了。而用为反对毛皮运动的行动。人们开始尝试毛皮那“野蛮”的感觉,近几年时装发表会中很多设计师试图在毛皮与人造毛皮之间找到一种协调关系。过去常游离于“豪华”与“野蛮”之间的毛皮,同时即失掉了“豪华”又失掉了“野蛮”棗毛皮将走向何方呢?昂贵的面料被民主化。人造成毛皮的质量得以提高,毛皮和人造毛皮不断接近。在这种真假毛皮接近的过程中,决定衣服价值的因素就不再是素材而是设计了。实际上。一个名设计师设计的人造成毛皮 ,也许一点不比无品牌的真正毛皮便宜。现在,以素材的真假来论其价格已不再重要

10、了,反过来讲。穿不穿毛皮,也不在于以此来显示“身价”,而是选择了这种设计。毛皮设计时装化,从1997年开始,街上出现了即不像富婆也不像娼妓的毛皮时装,毛皮需要从那些真正懂事毛皮的设计师、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找到知音。毛皮的文化 我们说皮草是一种文化,是指人类对动物毛皮进行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在中国古代,毛皮是崇拜的图腾和权利的象征;在封建社会,珍稀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裘皮,因其高贵华丽被纳入封建礼制的管理范畴,而近现代,随着珍稀野生皮毛动物的养殖成功,使用人群逐渐广泛,华贵自然的品质与服装的天然联系,使皮草成为高端服饰的代表和人们追逐的时尚宠儿。 我国3

11、000多前的殷商时期,就有文字记载皮毛服饰,甲骨文中有“裘之制毛在外”的象形字,当时的裘皮是连皮带毛一起处理的。之后,周礼天官中记载,设有“司裘之职”,管理为周王、诸侯、公卿、大夫制作裘皮大衣的事;而礼记王 中还记载有:“狐白裘为君所服,虎裘、狼裘为左右卫士之服,大夫服狐裘镶豹袖、羔裘镶豹饰,士以下服犬、羊之裘”。 商朝末年,宰相比干曾在广郡(现河北枣强县大营一带)为官,期间,他率众涉足乡里,励民狩猎,发明熟皮制毛工艺,造福庶民,为人称道。后比干进朝为相,因纣王荒淫无道,听信谗言,比干被害致死。乡民对比干感恩戴德,曾于公元前841年于大营村北修建“比干庙”。至今当地毛皮从业者在门店及家中仍设有

12、比干神位,尊为祖师。 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就有“虎冕练里”(毛公鼎)、“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有关皮毛服饰的记载,裘皮已具有地位身份的含义。战国时期,慎子告知中有“粹白之毛盖非一狐之皮”的说法,后来演变为“集腋成裘”这一成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拼缝兽皮成裘的认识和熟悉程度。唐代诗人李白名篇将进酒中的“五马花、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词句脍炙人口,尽显豪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裘皮的弥足珍贵,关键时候还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据考证,“裘皮”即是“毛皮”的书面语言称谓。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妇女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为

13、衣,带皮帽。一般则用羊皮和毳毡作衣冠材料。当时的袍式宽大而长,常作礼服之用。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对裘皮服饰作出严格规定:“貉裘、狸猁狲非亲王大臣不能服,天马、狐裘、妆花缎非职官不能服,貂帽、貂领、素花缎非士子不能服,染色鼠、狐帽非良家不得服,所不禁者猁皮、黄鼠帽而已。” 中国江南的皮毛文化与湖羊的产生密切相连,由于湖羊品种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在其形成及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没有官宦贵贱的烙印。公元1126年,南宋迁都杭州时,北方的居民大量南移,将北方的优良品种胡羊带到了杭嘉湖一带饲养,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农户圈养的习俗,逐渐在太湖流域形成了一个新的绵羊地方品种,人们把它取名为“湖羊”。湖羊毛细软,并

14、有丝光感,毛面有自然波浪花纹,大多为白色,经过鞣制后皮板薄而轻柔,适于制作各种裘皮服饰,并广受各个阶层的喜爱。紧邻杭州的崇福是湖羊的重要产区,农民食用湖羊肉,穿用湖羊皮,硝皮加工业也应运而生。因湖羊易于饲养,羔羊皮被誉为“软宝石”,是裘皮服饰的上好原料,所以得以广泛使用,毛皮市场交易也逐渐兴旺起来,及到明清时期,崇福的家庭硝皮作坊及早期的皮草商行已渐成行市。 从中国皮毛文化产生、形成、演进的概要轨迹中,可以看到皮毛文化是人们在对动物皮毛加工、制作、使用的认识过程之中形成的,当人们利用皮毛解决了御寒护体基本需求的时侯,裘皮就不再是单纯的服饰了,其尊贵和典雅气质,就被赋予一种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

15、徵意义。千百年来,中国的封建礼制、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都在皮毛服饰中得到体现,并作为一种精神因素沉淀于中,其蕴涵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中华民族崇尚人与自然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皮毛文化的内涵可以用“崇尚天然、御寒饰美、领御时尚”来概括。 现代皮草业和人们的习惯生活中,常见使用“毛皮”、“皮毛”、“裘皮”、“皮草”这四个词汇。从皮毛文化的角度,这四个词汇的内涵是相通的,只是使用或表达方式不同,“毛皮”是相对于“革皮”而言的,强调带有毛发的动物皮,也是裘皮的俗称;而“皮毛”与“裘皮”只是书面语言与口语表达方式上不同,并不存在“裘皮”高贵而“皮毛”普通的差异;现

16、在使用较多的“皮草”一词,则是行业内对裘皮的更为通俗的称谓。对于“皮草”一词的来源,一种说法是旧时上海等地的冬季卖毛皮的店铺因夏季是淡季故夏天卖草席,被俗称为“皮草行”;另一说法来源于香港与上海地区的广东人的语言中,兴起并流行于商业领域,因为从皮根处长出来的优质毛就像草一样的密集,故称之为“皮草”。 现代媒体的传播,更使“皮草”一词带上了新鲜、时尚的语意联想,并在实际使用中被行业内和社会各界广泛地接受了。毛皮的现状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毛皮动物(狐、貉、貂、獭兔)养殖与裘皮加工大国。近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了中国毛皮行业的一个系统产业调查报告中国毛皮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全面总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