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492363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办学理念的现实启示沈 瑾内容摘要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方针,以及手脑并用的职业教学原则,对切实搞好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现实启示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他在上个世纪初就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反思中国自办教育以来的问题和教训中逐步形成的,他的职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预计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将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此时,回顾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仍然能够感受到其深重的现实意义。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目的针对当时的历史现状和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所谓“使无业者有业”,就是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的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于浪费。所谓“使有业者乐业

3、”,就是使就业者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智能,使之能胜任工作、热爱工作,进而能有所发明,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黄炎培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社会不无指导意义。现今社会,许多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着所学专业以外的行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有的毕业生是为了留在大城市,宁愿从事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甚至有些是无需经过高校培养就可以从事的简单劳动;有的是因为某些专业就业市场已经饱和,很难再找到对口的工作;还有的毕业生由于专业对口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而宁愿放弃所学专业。上述种种情况,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考虑社会需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真正做

4、到“使无业者有业”。不要因为某些专业热门就一拥而上,导致该专业毕业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失业。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把“敬业乐群”这一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始终。所谓“敬业”,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的精神。只有敬业乐群,才能“使有业者乐业”,使他们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这一思想也完全符合当代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的思想蕴涵着他一贯倡导的职业教育的要旨,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反复告诫青年人,只要有益于社会

5、, “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而当今社会,由于旧的观念还没有更新,高等职业人才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学生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不愿意选择高职类院校;而进入高职类院校的往往是经过了考试分流的学生,致使生源质量不高。因此,质量难以提高,人们对高职的认识也就不易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就很难进入良性循环。这样的结果必定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过剩,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质量不高,而且严重匮乏。这种人才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比例失调,人才的巨大浪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反思。二、“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黄炎培在职

6、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黄炎培视社会化为职业教育的灵魂。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他强调教育与社会的沟通,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 的观念,“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他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颇为丰富,包括:办学宗旨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社会化,办学方式社会化。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 “教育” 只应作为实现“职业” 目的的一种手段, 而教育最终是要回报社会的。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必须找到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又能够满

7、足社会需求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既要考虑个人生存的需要,又要兼顾社会的发展。“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 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化人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把它贯彻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始终。所谓宽口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破单一的课程模式,培养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人才。生产力的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程的设置必须及时反映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除了为学生奠定一个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外,高职教育应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应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未

8、来的职业转换提供条件。所谓强基础,就是强化职业能力的基础,强化人格素质的基础。基础知识作为全部职业能力的基础,它的牢固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的更新能力。法国当代著名教育家, “终身教育之父” 朗格朗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积极倡导终身教育,而当代人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顺应这一形势,课程设置必须同时强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既能满足学生毕业后上岗的需要,又能够满足未来转岗的需要,为学生终身持续学习打下基础。所谓重实践,就是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市场的动态需求,要根据就业形势、经济社会的工种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及时削减饱和专业,开发新专业。另一

9、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增加实践课程的时数,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学要面向生产实践;采用多种实习形式,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加快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定期安排学生到那里工作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谓图发展,就是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以及自立的意识和跨行业、跨国界创业的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材的选择、教学的实施等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道德的培养。高职教育的教学必须从封闭转向开放,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社

10、会,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科学化是黄炎培办职业教育所坚持的另一条方针。他主张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基于这一方针,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切都应该以科学为依据,切忌主观盲动,闭门造车。比如说,我们在创办某一新专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就业市场的要求。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我们事先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科学论证。经过试点证明其切实可行后,再把它铺开。三、“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职业教学的教学原则黄炎培先生在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 “手脑并用” 的教学原则。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

11、。” 他反复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不能的。”由此提出了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论述直到今天仍然是科学的、正确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黄炎培对实践性教育环节的注重是全方位的。在教师聘用方面,他提出“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有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必差胜。”在招生方面,主张尽量招收家长有某方面职业经历的学生相应学科。中华职业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各种教材,也非常注重实践性。应该说,作为直接为农工商各界输送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黄炎培如此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

12、训练,是完全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但在前期,我国的职业教育因受“重学历、轻技能” 观念影响,注重向普通教育看齐或靠近,用传统的一套教学模式对待职业教育,按照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时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职校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只注重动脑),在黑板上“讲种田、机器制造、操作” 等技能,结果使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口脑并用” 能力不低,而“手脑并用”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认真贯彻决定精神,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

13、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常规化制度”。无论黄炎培“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的教育目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社会化、科学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还是“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基本原则,都对我们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史研究 陈学恂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戴建安职教通讯.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李婵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者:沈瑾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学科研部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黄山路58号 210019 ,shenj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