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0361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文化形考答案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清康熙年间湖广提学副使 蒋永修在“书院碑序”中写道:“惟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 ()2.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基础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3.2006年9月26日,为纪念钢琴家莫扎特诞生250周年和中奥建交35周年,中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古琴与钢琴邮票(两枚),其中“古琴”邮票图案的背景为汉阳古琴台旧址,选用清代南阳陈敬翔绘制的“琴台古韵图”局部以及清代书法家宋湘琴台题壁诗碑刻图。()4. 1977年8月20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被录入美国“挑战者”号宇宙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发射于太空,用以向宇宙星球高

2、级生物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信息。()5. 今武汉市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北的马鞍山村是当年善辨音律、善体乐情的钟子期隐居的地方。1982年,蔡甸重修钟子期墓,立“楚隐贤钟子期之墓”碑。1984年,钟子期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 古往今来,“觅知音”的感慨比比皆是,诸如怀才不遇而思知音,命运坎坷而念知音,男女孤独而慕知音,报国无门而仰知音,可见,寻求知音是社会普遍情感,感叹知音难逢是常见的失意心态。()7. 知音故事在19世纪已传播海外。据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一书介绍,由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的最早一篇英译见于1874年,另有法、德、俄、日等多种译文。()8. 从楚文化形成之时

3、起,华夏文化就分成了北南两支,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三峡而出的长江。()9.湖北学务处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地方教育管理组织,是现代省级教育局的雏形。()10.张之洞在鄂期间,先后创办了经心、两湖等书院。() 11. 伯牙、子期相会之地之所以成为人们争相崇尚的精神圣地,是因为它蕴含的“诚信”精神得到普遍的认同,并且具有广泛的亲和力,不受种族地域的局限。()1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该所研制的我国第一根每千米衰耗只有4分贝的光导纤维,填补了国内空白。()13.武汉地区最早的书院号称凤栖山书院,由南宋

4、理学家朱熹的得意弟子黄干在汉阳凤栖山所建。 () 14. 历代文人都有引用知音故事抒怀寄情的名篇名句。司马迁的史记留下了“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的名句。()15. 关于古琴的神奇力量,古代有很多说法。古琴音乐使听者有“绕梁三日”之感,伯牙弹琴能让水下的沉鱼跳出水面,孔子听琴“三月不知肉味”。 ()16.东汉到明代,武汉一直拥有较大规模的造船设施和比较发达的造船技术。() 17.1904年,姚锡光主持的我国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颁行全国,它为武汉新式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8. 在知音故事流传的过程中,使其雅俗共知的要归功于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警

5、世篇中创作的首篇白话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19.院士,在我国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院士还是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称号。() 20.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建成我国第一个水生蔬菜资源圃,即“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它为保存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实施城乡“菜篮子”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专家赞誉为“国内首创、国际罕见”。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知音文化与古琴珠联璧合、息息相关。以(汉阳古琴台)为背景的“古琴邮票”于2006年面向全球发行。2. 1977年8月20日,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被录入美国

6、(“旅行者” )号宇宙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发射于太空,用以向宇宙星球高级生物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信息。3.(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4.2013年,武汉地区共有“两院”院士(64)名。5.民国初年刊印的(琴台纪略),汇编了有关知音故事的诗文。6.伯牙对着山林和大海抚琴,并触发灵感,创作了古琴曲(水仙操)。7. 关于古琴之神奇之说有:古琴音乐使听者有“绕梁三日”之感,伯牙弹琴能让水下的沉鱼跳出水面,(孔子) 听琴“三月不知肉味”。8.春秋战国时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发生在伯牙和(钟子期)9

7、.19231928年,(闻一多)出版了红烛和死水两本诗集,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新诗史上的崇高地位,成为“五四”以来中国格律诗派的主要代表。10.关于“高山流水觅知音”首篇白话小说是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11. 我国南方的楚文化和北方的中原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与时代大致相当的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遥相辉映。12.( 武昌实验中学)创办于1920年,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省级示范高中。校园坐落在武昌司门口,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7.2万多平方米,是武汉市“惟楚有材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13. 1995年,在(敦煌)发现的伯牙抚琴图、子期听琴图两块

8、墓砖,构成了完整的“伯牙子期琴台遇知音”的故事,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以知音故事为题材的古代图画。均收藏于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14. 著名古琴演奏家、古琴研究者(吴钊)先生在2005年出版的绝世情音认为,古琴曲流水作为入选传到太空的人类信息资料,“由此可见这首琴曲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处的位置是多么重要了”。5.武汉依托(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构建了以武汉市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区社区教育学院为骨干,以街(乡镇)社区学校及居(村)委会教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为广大市民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16. (2006年),为纪念钢琴家莫扎特诞生250周年和中奥建交35周年,中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古琴与钢琴邮票(

9、两枚)。汉阳古琴台被选入“古琴”邮票图案中,成为国家名片,也表明了知音故事具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性。17.自1864年英国人(史密斯)在汉口创办普爱医院,成为武汉第一个欧洲西医医生以来,武汉地区科学技术和各类教育不断兴起、发展,为武汉输送和培育了大量的科技人才。18.1902年湖北设立学务处,统一管理全省学务。起初,学务处分为(文学堂)和武学堂。19.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这首题为伯牙诗,追忆伯牙与钟子期的君子之谊,出自(王安石)。20.1889年,被时人誉为“第一通晓学务之人”的(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

10、教育改革与创新,使武汉的教育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局面。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1.熊十力著作甚丰,代表作有(ABCD )和佛家名相通释、乾坤衍、十力语要等。熊十力的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一直是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2.冯天瑜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框架构筑和明清文化史,为建立和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史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ABCD )、张之洞评传、封建论等。3.高山流水现存古筝谱本,就有(ABC )三个传世谱本。4.涂长望先后在(ABCD )担任教授,为我国

11、气象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5.为了加强留学教育管理,张之洞制定了(AB)等,其中关于留日学生毕业并取得文凭者,给予相应官位的规定,极大地激发了武汉留学生的热情。6.( AB )相继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江岸、新洲、武昌也陆续跻身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行列。武汉的成人教育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品牌。7.裘法祖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器官移植,创立了“裘法祖外科医学青年基金”。他是(ABCD )。8.张舜徽一生治学范围十分广博,成就最大的是文献学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ABCD )等,对中国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文献学一书,构建了中国文献学这一学科的体系、思想

12、与方法,是中国文献学学科的奠基之作。9.1997年武汉义务教育“四率”即(ABCD),10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0.知音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具有中华文化(ABCD)等精神内核。通过集中整顿,实现软弱涣散支部班子配齐配强、能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