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8750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棒圆钢的质量攻关苏红梅摘要:本文介绍三棒圆钢表面产生的耳子、折叠、刮伤、结疤、麻面等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关键词:圆钢、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 前言:棒线厂三棒于 2010 年 5 月投产使用,设计能力为60 万吨/年,生产1242mm 的普碳圆钢,热轧光圆钢筋,低合金结构圆钢,合金结构圆钢,尤以轧制圆钢为主,坯料断面 165mm*165mm,轧机布置为610*6+430*6+380*32、 存在质量问题2.1 三棒主要生产1642mm 的圆钢,钢种为45#,40Cr,Q235。产品投入市场陆续接到质量问题投诉反馈,质量主要集中在:耳子、折叠、刮伤、麻面、压痕、结疤。

2、这些质量问题大大地影响了三棒的信誉,对新产品的开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2 分析质量问题的产生通过对圆钢采样的酸洗检验,金相组织分析,其化学成分、内部组织无异样,基本排除坯料方面的因素,重点放在轧制过程控制。2.2.1 耳子外观特征:在圆钢成品表面出现条状金属凸起,平行于轴线,根据位置可分为双边耳子,单边耳子,通条出耳,局部出耳等情况。见图示:产生原因:1) 、双边耳子a、 由于成品前孔型磨损严重,无法压下,以至于进入成品孔的轧件过大出现耳子。b、 成品前道辊缝过大,压下量太小,使进入成品孔的轧件过大。c、 成品道次辊缝过小,压下量过大。d、 由于终轧温度过低,宽展量增加,造成成品道次出耳

3、子。2) 、单边耳子a、 由于成品道次进口夹板安装不当。b、 由于成品架进口夹板尺寸过大,或磨损严重,轧制时造成轧件往一边倒。c、 由于固定夹板顶丝失效,夹板松动。d、 由于成品机架进口横梁不平,应放平横梁。3) 、局部出耳子可分为尾部冒耳、尾部往回数几米冒耳,头部数十公分冒耳a、 尾部温度过低,宽展过大。b、 张力没有调节好,呈拉钢轧制。c、 活套高度设置不当。d、 活套落套参数设置不当。e、 精轧起套速度未调节好。2.2.2 刮伤外观特征:分为热刮伤、冷刮伤。热刮伤发生在刮伤后继续轧制,呈暗线,产生后还会进行压合、轧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冷刮伤在变频辊道、裙板上冷床、齐头辊道中造成,呈亮线

4、,易于发现。见图示:产生原因:1) 新换孔未打磨好。2) 导卫粘有氧化铁皮,形成尖刺,轧制时将轧件表面划伤。3) 活套起套轮与轧件发生接触,起套轮边侧接触形成划伤。4) 生产线有死辊道或自由辊,包括停转(相对停转)的辊道、活套辊等,产生相对滑动,摩擦刮伤。5) 变频辊道磨损起槽,槽边侧与成品发生摩擦划伤。6) 活套高度设置不当。2.2.3 折叠外观特征:沿轧制方向的平直或弯曲的曲线,这种曲线往往很长,几乎通条。见图示:产生原因:1) 由于轧辊调整不当或料型不合理,轧件在孔型中过度充满从辊缝中溢出。2) 入口导板偏斜,磨损严重,失去扶持作用,轧件在孔型中不稳定而倾斜倒钢,产生耳子,在下一孔型中形

5、成折叠。3) 因入口导卫装置安装或调整不当,产生耳子,在下一孔型中轧成折叠。2.2.4 结疤外观特征:在成品表面与成品本体成部分或完全未结合的金属片层。见图示:产生原因:1) 成品以前道次轧件上凸起物轧入本体形成。2) 金属碎屑轧在轧件的表面形成。2.2.5 凸起或压痕外观特征:在成品表面出现凸块或凹块。见图示:产生原因:1) 凸块是因为孔型掉肉。2) 压痕是由于粘槽所致,导卫磨损不均匀,冷却水不均匀导致孔型磨损不均。2.2.6 麻面由于孔型表面粗糙形成的成品不规则的凹凸缺陷,呈桔子皮状,见图示:产生原因:1) 孔型轧制量太多,孔老。2) 轧槽的冷却水冷却不当。3、 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3.1

6、耳子3.1.1 双边耳子1)控制 k2 孔的来料,不宜过大,在 k2 料型不能收料的情况下,尽可能往前机架道次收料。2)开轧温度不宜过低,按照标准温度控制。3.1.2 单边耳子1) 对正成品孔进口夹板,安装牢靠。2) 合理控制料型,保证各个孔型尺寸及断面形状合适。3.1.3 局部冒耳子 尾部冒耳子1) 加热炉保证尾部温度不宜过低,或者尾部温度稍稍比中部温度高 10 度,避免随轧制的进行出现温降,尾部宽展过大。2) 主控台调节好张力,做到无张力轧制或微堆轧制。3) 正确设置活套高度,尤其是 1#活套,如果尾部 13米冒双耳,则 1#活套套高加高 510mm。4) 可取消 1#活套轧制。 尾部往回

7、数几米冒双耳1) 正确设置落套补偿参数,以及“8#轧机抛钢控制 1#活套落套时间”和“1#活套控制 2#活套落套时间”这两个重要参数。 头部冒耳K1 避免堆套轧制,精轧活套起套稳定,正确设置活套速度补偿值,必要时 k1 的活套稍稍拉一点钢起套轧制。3.2 刮伤 冷刮伤1) 变频辊道保证无起槽现象,磨损严重必须更换。2) 对于不转的,或卡壳的辊道必须更换。3) 对于变频辊道处(即 3#飞剪后至冷床裙板辊道前)侧遮板由原直线型遮板改为带导向轮弧形遮板,且有冷却水水管冷却导向轮,这样避免圆钢与遮板摩擦产生划伤。4) 穿水辊道采用 U 型辊道,使钢在 U 型槽内运行,避免与两侧摩擦。5) 齐头辊道以低

8、速运行(1%5%的速度值),必要时停开齐头辊。 热刮伤1) 严格控制料型,避免过度充满与两侧摩擦。2) 保证滚动导卫滚轮表面光滑,无毛刺。3) 导卫无粘钢现象。4) 空过机架的过桥内清理干净氧化铁皮,且自由辊转动自如。5) 正确设置活套高度。3.3 折叠1) 进行适当的辊缝调整,合理使用各个孔型料型,消除轧件耳子。2) 正确安装导卫,对正孔型,导卫开口度合适,能扶持正料型,避免倾斜倒钢。3) 打磨或更换侧壁磨损严重已产生台阶的孔型。3.4 结疤1) 及时消除导卫上的刮丝。2) 对于导卫冷却水做到冷却足够,清除干净氧化铁皮。3) 轧制通道无异物。3.5 凸起或压痕1) 及时更换掉肉的孔型或被轧件

9、黑头压坏的孔型。2) 滚动导卫有充足的冷却水冷却,避免异物镶入。3) 夹板光滑无异物。3.6 麻面1) 定量换孔,k1 出现孔老及时更换。2) k1 孔冷却水均匀冷却孔型。4、攻关效果经过对圆钢质量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攻关前后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观,以图表所示:攻关前成材率2012.1 2012.2 2012.3成材率(%) 96.3 96.3 96.36攻关后成材率2012.5 2012.6 2012.7成材率(%) 96.55 96.40 96.594、 结束语通过对料型、导卫、设备的控制和改进,从指标上看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知道:质量问题还有一定的存在,攻关质量问题,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