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590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方》(苏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知道底数、 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培养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结果(幂)的符号的确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一、有理数的乘方(一)问题引入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1根面条拉扣1次成2根,拉扣2次就成22根每拉扣1次,面条数就增加1倍,拉扣6次共有面条22222264根设计思路:引入乘方运算的方法很多,用“拉面”引入,一是有趣,易接受;二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乘方的有关概念试一试: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无法对折为止你对折了多少次?请用

3、算式表示你对折出来的报纸的层数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实例吗?222222记作26,读作“2的6次方”;777可记作73;读作“7的3次方”一般地,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26、73也可以看做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它们表示数,分别读作“2的6次幂”、“7的3次幂”,其中2、7叫做底数,6、3叫做指数思考:1(4)3的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幂是多少?来源:223和32的意义相同吗?3(2)3、23、(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4()4、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学生活动:操作,记录对折的次数以及报纸的层数,并用算式表示它们的关系。思考并举例。形成并理解乘方、幂、

4、指数、底数的概念,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的关系。设计思路:在讨论4个等式含义的基础上,再次借助生活经验,得出“试一试”中几个问题的结论并让学生填表,既是模仿练习又为探索规律积累了素材,既动手又动脑。最后,按“两个有理数同号、异号及其中一个为0”等3种情况,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学生解答:1(4)3的底数是4,指数是3,幂是64;223和32的意义不同,23表示3个2相乘的积,32表示2个3相乘的积;3(2)3、23、(2)3分别表示的意义为:3个2相乘的积、3个2相乘的积的相反数、3个2相乘的积的相反数;4()4、分别表示的意义为:4个相乘的积、4个2相乘的积的的相反数。设计思路:运用几个具有相

5、同特征的算式,引出乘方的概念,同时揭示乘方和乘法的关系。类似于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乘法是比加法高一级的运算,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乘方是比乘法高一级的运算。及时巩固对乘方有关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乘方不具有交换律,当底数是分数和负数时,底数应放在括号内。(三)例题讲解例1 计算:(1)37;73;(3)4;(4)3(2)()5;()3;()4例2 计算并思考幂的符号如何确定:(1)52、0.23、()4;(2)(4)3、()5、(1)7;(3)(1)4、(3)2、()6。学生活动: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来源:数理化网思考,概括出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

6、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设计思路: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进一步理解乘方和乘法的关系。例2化无序为有序,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生通过计算 、观察、归纳很快可以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学生总结出“任何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是0”的科学性错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乘方运算一般先确 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二、科学记数法(一)问题情境“先见闪电,后闻雷声”,那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00 000 000 m/s,而在常温下,声 音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 m/s,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我们一起

7、来学习一种表示像300 000 000等这样的“天文数字”的新的记数方法科学记数法。学生活动:激发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设计思路:让学生感知“天文数字”300000000,书写起来进行比较。(二)科学记数法做一做1人体中大约有25 000 000 000 000个红细胞先将25 000 000 000 000输入计算器,再按“”键,计算器上是如何显示这个数的?2用计算器计算8 000 000600 000 000,计算器上是如何显示计算结果的?像这些较大的数可以用如下的方法简明地表示:25 000 000 000 0002.510 000 000 000 0002.51013;8

8、000 000600 000 000=4 800 000 000 000 000=4.81 000 000 000 000 0004.81015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记数法。学生活动:实际操作,感知计算器中大数的表示方法,探究计算器中的表示方法与原数的关系:大数A都表示为a10n,其中1a10,n是比A的整数位数小1的正整数。设计思路: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通过计算器的操作、分析、归纳,探究计算器中的表示方法与原数的关系。(三)例题讲解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3500;(2)423500;(3)325.05;(4)1

9、240000例2 判断题:(1)2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4104();(2)3.24510432450000();(3)2.785105278500()学生活动:解答:1(1)35003.5103;(2)4235004.235105;来源:(3)325.053.2505102;(4)12400001.241062. (1)错误,应表示为2.4105;(2)错误,应等于32450;来源:(3)正确设计思路:通过例1,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同时指出,小于10的数也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通过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辨析常见错误,进一步加深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三、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总结。设计思路:归纳知识体系,提炼思想和方法。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