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素材】《3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565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素材】《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精品)【素材】《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精品)【素材】《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素材】《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素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流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内容设计意图预设学生活动引入问题1:式子xy=6叫什么?问题2:什么样的式子叫二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得出: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等式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引入语: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许多“形”的事物都可以用“数”来刻划,而“数”的关系也可以用“形”来体现,也就是“数形结合”,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问题3:二元一次方程xy=6,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形”来体现呢?提示语:若从一次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x一y=6,你会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它表示出来吗?引入语: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满足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

2、线来表示二元一次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除直线外的任意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xy=6。即将点的坐标代入后会得到xy6或xy6,如点(2,0),请问式子xy6叫什么?板书:二元一次不等式问题4:什么样的式子叫二元一次不等式?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问题5:二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什么样的“形”来表示呢?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直线划分平面区域做好准备。从方程的解出发,渗透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层层推进,引入课题。生:二元一次方程生:将x一y=6改写为y=x一6,得到直线。生:二元一次不等式。新

3、课新课问题6:二元一次不等式xy6可以用什么样的“形”来表示?或者说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xy6的点组成什么样的图形?(1)教师简单验证学生的猜想。(2)引导学生寻找“参照物”,即引导学生取点探究,对于直线左上方的任意点(x1,y1),在直线上找到点(x1,y2),我们会发现y2y1,而x1一y2=6,所以x1y16,即满足xy6。归纳: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xy6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x一y=6的左上方;反过来,直线x一y=6左上方的点的坐标都满足不等式xy6。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中,不等式xy6表示直xy=6左上方的平面区域(用阴影表示出x一y6表示直线xy=6右下方的平面区域。可见直线xy=6把

4、平面直角坐标划分成两块区域,我们把它叫做这两个区域的边界。这好比“楚河汉界”,双方壁垒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这里我们把直线xy=6画成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且同侧同号,问题7:不等式xy6表示的平面区域应该如何画?注意:将直线划成实线表示区域包括边界。例题1:画出不等式x4y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什么?如何确定?归纳:二元一次不等式A xByC0表示直线A 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对于直线A 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 xByC,所得的符号都相同,因此只需在直线A xByC=0的同一侧取某个特殊点作为测试点,代入所得符号就可以断定A xByC0表示哪一侧的平面区域了。问题9:不等式组表示怎样的平面区域?引导学生得出:各不等式所表示的公共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