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371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教学设计】《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数学苏教版二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7的乘法口诀,以及用7的来法口快求商。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教学7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第二段教学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教学7的乘法口诀。教材通过用“”摆成的小船图案,让学生依次计算摆27只小船各要用几个,并用填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别得到几个7连加的结果,使学生初步建立“1个7, 2个7,3个7. 7个7”与“7,14,21,49”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编出7的乘法口诀作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算的个数时,你能想到什么”的问题,以激活学生已有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根据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随后的“想

2、一想” 让学生应用编出的口诀进行计算。教材在安排上述内容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预留出必要的、供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7的乘法口诀课前准备:7个三角形;7的乘法口诀卡片;7的乘法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铺垫1.出示用7个拼成的小船图。提问:这只小船是用三角形摆成的。数-一数,摆一只小船用了几个?2.出示表格中第

3、一栏的内容,提问:如果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摆3只呢? 4只呢? .摆7只呢?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吗?出示完整的表格。学生在书上填写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填写上表。3.提问: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1个7是多少吗?2个7相加呢?21里面有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学生回答后,组织学生看表格中的数按顺序说一说: 1个7是7,2个7是.7个7是49。4.提问:算三角形的个数时,你还能想到什么?谈话:怎样编出7的乘法口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摆小船需要多少个的问题,组织学生计算几个7相加是多少,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相加的结果,另一方面启发

4、学生具体感知得到的这些和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编制和记忆口诀作准备。二、新课1.提问:摆1只小船用了7个,7是1个7。(板书: 1个7)摆2只小船用了14个14是几个7相加?.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2个7相加,3个7相加,. 7个7相加。提问: 1 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么写? (板书: 1x7= 7)谁能根据这道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七得七)2.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吗?编出口诀后,可以让同桌的小朋友看看,并说一说自已在编口诀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编写口诀。指名汇报,完成口诀板书,要求学生核对、检查自己编写的乘法口诀是否正确。

5、3. 谈话:请大家齐读编出的口诀,再说说7的口诀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有什么关系。4.谈话:请大家再分别读一读 7的乘法口诀,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学生读记口诀后,提问: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比较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些?对于这些难记的口诀,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在交流中,教师相机指导记忆方法。如:“三七二十 ”,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帮助记忆;“四七” 是多少,可以通过把“三七二十一”的得数加7来想。5.记口诀。(1)学生看着填好的表格,一起说口诀;教师随机指表中的得数,学生根据得数说口诀。(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6.完成“想一想”学生在书上写

6、想一想的得数,教师再指名口答,要求说由计算时分别用的是哪一句口诀。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编制26乘法口诀的经验和几个7相加是多少的知识准备,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交流口诀的排列规律,探讨记忆口诀的方法。通过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的数学交流机会,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三组题。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上下三题的得数相等?学生回答后,组织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在上填写,再指名说说填写的结果以及思考

7、的过程,两人轮流进行。 3.“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说乘法算式,两人轮流进行。提问: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说几道乘法算式?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填写得数;指名报得数,其余学生核对。提醒学生:如果发现有做错的题,就要好好想想当时怎么会做错,现在要及时订正。5.做“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瓢虫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再问:求4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多少个“星”,就是求什么?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列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6.做“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读题,列式解答。提问:你是怎样列

8、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7.做“想想做做”第7题。出示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反馈:每道题的括号里分别应填几?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熟记口诀并能正确计算进行相关的计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促进记忆。练习“想想做做”第1、2题,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第3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活动,激发练习兴趣爱好提高练习效果;第4题既是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又是对本课教学效果的检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实际问题结构,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及时反馈学生解题结果的同时,让学生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实际问题的数量

9、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第7题着重让学生说清楚填空事的思考过程,为下节课自主探索用7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作好准备】四、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例2教学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设计了同学们做花的情境,从中提出两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后,教材没有作过多的讲解,只是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口诀求商的经验,运用7的乘法口诀算出结果。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 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 一步掌握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方法,能用7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口算相应除法的商,能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商;进

10、一步理解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除法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解释求商的方法,通过乘除算式比较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提高表内除法口算能力;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说明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初步思维能力。3.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前准备:7的乘法口诀卡片,关于7的除法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复习口诀。让学生把7的乘法口诀背一遍。出示7的乘法口诀卡片上的得数,让学生说出口诀,如出示“二十八”,学生说出“四

11、七二十八”。2. 引人新课。引导: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你觉得可以学习关于7的什么内容?想学吗? 引入:那今天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小朋友可得自己动脑筋,想出求商的7的乘法口诀,算出得数哦!二、学习例题1. 出示例2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什么条件。2.依次出示问题并列式。(1) 出示第一个问题。提问:求扎几花环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出示第二个问题。提问:求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怎么样列式?又是怎样想的?(板书算式)3.计算得数并交流。 请每个小朋友想一想,算出得数,在课本上填一填。启发: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要怎样想呢?学生计算、填写,教师巡

12、视指导。交流:每道算式得数是几,你想的哪句口决? (板书得数、单位名称和口诀)追问: 为什么想到用“四七二十八”?指出:算除法,还是想乘法口诀。计算时要看算式里的除数,想它和几乘等于被除数,得数就是几。这里第道算式除数是 7,想7和几乘等于28,“(四)七二十八”,得数是4;第二道算式除数是4,同样想到“四(七)二十八”,得数就是7。让学生读两道算式和商,再读口诀“四七二十八”,体会联系。4.反思小结。引导:通过例题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要告诉大家?小结:(根据学生交流的体会归纳)关于7的除法,计算方法和6以内的除法一样,看算式里的除数.想它和几乘等于被除数。想出相应的口诀,算出得数。同样地,两道

13、有联系的除法算式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从这里的两个实际问题还可以看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算。 三、应用提升1. 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组组填得数。交流得数,并板书,然后让学生按组集体读一读。提问:你觉得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算除法可以想什么?说明:每组里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是有联系的一组算式,根据上面一道乘法算式一般可以写出两道除法集式。所以,可以看除法算式直接想乘法求出商是几。追问:如果乘法算式是2X7=14你能说出哪两道有联系的除法算式?2. 做“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知道了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那根据乘法口诀也能说出有联系的除法算式,我们现在来试一试,好吗

14、?出示乘法口决,先指名学生说除法算式,再集体说除法算式。 提问:哪句口诀只能说一道除法算式?算除法要想什么?说明:算除法要想乘法口诀,一句口诀一般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反过来有联系的两道除法算式可以用同一句口诀算。3.口算。用除法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4. 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弄清每题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提问:第一小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第二小题呢?让学生列式计算,填写得数和单位名称,同时指名两人板演。讨论:这两小题为什么都用除法算?同桌小朋友讨论讨论。交流:这两小题为什么都用除法算?小结:这两小题都是平均分。求可以穿成多少串,是把42颗葡萄每6颗一串地分,要用除法

15、;求每串多少颗,是把 42颗葡萄按7串平均分,也用除法。大家要知道,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就用一( 除法算)。5.读题了解题意。让学生自己读“想想做做”第5题、第6题。交流两题的题意,明白各知道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四、课堂小结1.梳理小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除法算式求商怎样想吗?你还有哪些体会和认识?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例3教学8的乘法口诀。教材通过摆一个大正方体要用8个小正方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计算摆出2-8个这样大的正方体各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并用填表的方式呈现“几个8”连加的结果。考虑到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教材不再出示有序排列的“几个8”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而是让学生根据列表计算的过程和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直接填出8的乘法口诀。这样的使编制口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过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主动利用加法计算的和,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