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3119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提高练习】《“伏安法”测电阻》(物理沪科九年级全一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伏安法”测电阻提高练习1.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A. B. C. D. 2. 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中是相同的B. 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C. 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D. 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 在伏安法测电阻中()A. 实验原理是焦耳定律B. 实验需要多测几组数据,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C. 继续分析实验数据也能得出:电阻一定

2、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D. 若把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阻值几乎相同4.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有问题的是()A. 连接线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B. 连接线路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C. 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D. 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反方向偏移电压表正常此时断开电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5. 小明和小红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a),电源电压保持恒定(1)本实验的原理是_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为2V,如果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1V,滑片应向_ 移动.(选填“左”或“右”) (3)

3、实验时小明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不能到达1V,原因可能是_ (4)小红测得一组数据U1和I1后,才发现电压表接错位置,如图(b).但爱动脑筋的小红在电路(b)的基础上照样测出了电阻阻值.请你写出小红接下来的测量步骤:(测量的物理量请用字母表示) _ (5)请写出小红测得Rx的表达式:_ .(结果用U1、I1和小红测得的物理量字母来表示)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D3. C4. D5. R=UI;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了(或电源电压太大或Rx的阻值太大);滑片移到另一位置,读出两个电表的示数U2、I2;Rx=U1-U2I2-I1【解析】1. 解:A、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

4、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可行。B、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B可行。C、两电阻并联,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测量R1中的电流,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测量R1和R2中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以确定电阻的大小,故C可行;D、将开关拨到位置1或位置2时,有种情况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无法测量电压,故D不行。故选:D。首先分析各选项电路图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判断图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能否反应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欧姆定律正确设计电路图判断电阻大小的能力

5、,要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牢固掌握。2. 解:A、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电路图都相同,故A正确;B、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故B正确;C、“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故C正确;D、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压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而“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故选D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实验电路图都是相同的,在做“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要采

6、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本题考查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横向比较,分析两个实验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题型3. 解:A、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即R=UI,故A错误;B、实验需要多测几组数据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故B错误;C、分析实验数据也能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D、灯泡实际功率随电压与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三次测得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2

7、)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3)根据欧姆定律内容可知,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从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多次实验的目的、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考查的知识点较多4. 解:A、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断开,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大阻值位置,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偏移,应断开电路,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线对调,而不应将电源

8、正负极对调,做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5. 解:(1)要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应先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Rx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未知电阻Rx的电流I,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求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故该实验的原理是R=UI(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要使电压表的示数由2V变为1V,需要使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故滑片应向右移动(3)因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所以,由I=UI可得:RxR滑=UxU滑,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再大一些,分担的电压会高一些,则电压表的示数也有可能达到1V,因此,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9、;如果电源电压小一些,则电压表的示数也有可能达到1V,因此,也可能是电源电压太高了;如果Rx的阻值再小些,分担的电压将会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也有可能达到1V,因此,也可能是Rx的阻值太大;故电压表的示数都不能到达1V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了(或电源电压太大或Rx的阻值太大)(4)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而小红测得一组数据U1和I1后,才发现电压表接错位置,接下来的测量步骤:滑片移到另一位置,读出两个电表的示数U2和I2(5)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为

10、U1时,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U-U1,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x的阻值:Rx=UxI1=U-U1I1- 当电压表示数为U2时,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U-U2,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x的阻值:Rx=UxI2=U-U2I2- 联立可解得:U=U1I2-U2I1I2-I1,将其代入可解得:Rx=UxI1=U-U1I1=U1I2-U2I1I2-I1-U1I1=U1-U2I2-I1 故答案为:(1)R=UI;(2)右;(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了(或电源电压太高或Rx的阻值太大);(4)滑片移到另一位置,读出两个电表的示数U2和I2(5)Rx=U1-U2I2-I1(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

11、变形公式;(2)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小,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根据电路图即可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3)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而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因此根据电阻与电压的关系判断电压表示数不能到达1V原因;(4)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源电压不变进而可以确定接下来的测量步骤;(5)利用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列出两次电阻Rx的表达式,两式联立即可解得电源电压,然后将其代入即可求出Rx的表达式本题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现象分析、测量电阻的特殊方法设计等知识,考查全面,尤其最后一问Rx的表达式的推导,有一定难度答案和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