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8430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说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赏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陋室铭说课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

2、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重难点)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重难点)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

3、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二)学法: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1、 题目解读:“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

4、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2、 出示目标.【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

5、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大声朗读课文,先自学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1) 文章写陋室,为什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2)本文怎样描写陋室的? (3)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4)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内容-悟主旨-明写法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 ,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

6、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四)展示评学。 1、生交流,师适时点拨:(1)文章写陋室,为什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2)本文怎样描写陋室的? (3)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文章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4)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教师小结。(五)随堂检测: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3、解释词语。苔痕上阶绿,

7、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翻译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附:板书设计陋 室 铭 刘禹锡 环境雅陋室不陋 情趣雅 心志雅托 物 言 志【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六、课外拓展延伸。【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

8、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铭,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劳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注释:没没墨墨:义同 懵懵懂懂 糊涂,不明白。啜:喝铭:茶的通 称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仄:同 侧 ,旁边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谈笑有鸿儒( )(2)无丝竹之乱耳( )(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4)良朋辄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3 “俗客不来,良朋辄至 ”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里的 _,

9、_。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设计理念】设计本文和课外阅读文段对比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