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4676585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及2005年汛期展望(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汛期气候特点 及2005年汛期展望,内 容,一、辽宁夏季天气气候概况 二、汛期及主汛期定义 三、汛期降水分析预报 四、2005年夏季短期气候预测结论 五、春季气候特征与夏季降水,一、辽宁夏季天气气候概况,1、夏季降水量分布 夏季(68月):主要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高温潮湿。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并逐渐北移,潮湿的东南季风则沿着高压的西侧向北输送,受它的影响, 我省夏季降水频繁、且雨量集中。季平均降水量一般可达300600毫米,但东西差异较大,辽西山区、西北风沙区不足400毫米,而凤城、宽甸最多达600毫米以上。,夏季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全省平均414.9毫米),历史汛期降水最多195

2、3年(691.8毫米),历史汛期降水次多1985年(654.7毫米),历史汛期降水第三多1964年(644.2毫米),夏季暴雨的地理分布有三个中心,最多的在千山山脉以南的丹东大连地区,其次在辽、浑、太子河流域的下游,再次在葫芦岛松岭山的东南。暴雨的极值分布与次数分布很相似,也是有三个中心,即千山山脉以南、辽西松岭山东南、辽、浑、太子河流域地区,以千山山脉以南地区极值较突出。,2、夏季暴雨的地理分布,3、暴雨的时间分布,从暴雨的日变化来看,午后和午夜是暴雨多发时段。1小时大暴雨集中在11-20时,峰值是14-15 时,3小时大暴雨峰值出现在14-17 时,6小时大暴雨峰值出现在02-08 时,次

3、峰值出现在13-19 时。,3小时历史极值降水分布,4、 冰雹的日变化 统计资料表明,在一天当中冰雹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是冰雹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即11 20时,占总数的74.5%;而13 18时最集中,占总数的50.9%,这说明午后对流旺盛,有利于冰雹的发生。,次数,5、 冰雹的年变化,辽宁112月每月都出现冰雹,但1、2、12月出现的冰雹日最少,410月为主要降雹季节。年内都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6月份,占全年总降雹日的23.4%,次峰值在9月份,占全年总降雹日的15.1%。一个峰值在春末初夏,另一个峰值在夏末秋初,冷暖空气交替最频繁的时期。,6、 冰雹的地理分布 辽宁的多雹区主要在

4、辽西、辽东山区,年平均降雹日为23天。辽西的中心在建平,年平均降雹日为2.8天;辽东的降雹中心在宽甸,年平均降雹日为2.7天。辽河平原次之,渤海沿岸及辽东半岛最少,尤其是辽东半岛南部年平均降雹日不到天。由此可见,辽宁冰雹的地理分布特征是:山地最多,丘陵次之,平原和沿海最少。,随着季节变化,全省冰雹分布情况也随着变化。3月份很少出现冰雹,仅在浑河和太子河中部出现过;4月以后由于暖湿空气不断活跃并向北推进,辽宁大部分地区都能出现冰雹,降雹区由北纬42度以南逐渐扩展到北纬44度附近,5月份辽宁降雹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和辽西的西南部山地;6月份主要分布在辽西山区。78月份辽宁进入盛夏季节,主要降雹区在辽

5、西山区,其次是辽河流域及以西地区,东部山区和辽南很少有雹。911月,辽宁东南部逐渐又有冰雹活动。10月份主要降雹区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而朝阳地区基本无雹。11月份冰雹日数明显减少,辽河以西基本无雹。,二、汛期及主汛期定义,1汛期定义 (1)6月1日到9月30日,某地某年日降水量5天滑动平均值连续10天中有9天4毫米。(2)某地日降水量达到大到暴雨以上(24小时降水量38毫米)或者连续2天日降水量都达到大雨以上(2日降水量均25毫米)。 则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第一天为该地汛期的开始日,最后一天为该地汛期结束日 。 某市辖区内超过一半的县站进入汛期,定为该市入汛日,最后一个县站出汛的当天作为该市出

6、汛日。 全省半数以上的市进入汛期的当天,定为辽宁省汛期开始日;所有市退出汛期的当天,定为辽宁省汛期结束日。,辽宁省各地平均入、出汛期时间,2汛期持续时间 辽宁平均汛期持续时间为61天(6月248月23日),东南部丹东、本溪、抚顺持续时间最长为7179天,西部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盘锦及南部营口、大连持续时间最短为4560天,沈阳、鞍山、辽阳、铁岭为6170天。各地汛期持续时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这与辽宁省降水量地理分布一致。历史上,辽宁汛期持续时间最长为92天(1956年6月8日9月7日),最短为27天(2000年7月17日8月12日)。,辽宁省14市平均入、出汛期时间,3平均入汛时间

7、辽宁东部地区丹东、本溪、抚顺入汛最早(6月1618日),西部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及南部营口、大连入汛较晚(6月267月1日),沈阳、鞍山、锦州、辽阳、铁岭为6月2225日。 4平均出汛时间 辽宁西部地区朝阳、阜新、锦州出汛最早(8月13日19日),东南部地区丹东出汛最晚(9月2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葫芦岛、盘锦为8月22日29日。,19512004年全省入、出汛期时间,5主汛期定义,当副热带高压纬向脊线北跳通过27 oN后,辽宁四个以上地区出现暴雨的第一天为主汛期开始日,第一次南落到27 oN以南且辽宁再无大范围致洪暴雨的第一天为主汛期结束日。,6主汛期持续

8、时间 我省平均主汛期为7月21日至8月15日,持续25天左右。据统计:辽宁90以上的致洪暴雨出现在主汛期。 7近30年我省入、出主汛期的时间 从下表可以看出:我省最早进入主汛期的年份是1994年7月12日,最晚是1986年8月9日;最早结束主汛期的年份是1989年7月23日,最晚是1978年和1979年的8月31日,其中1987年和1988年,因副热带高压纬向轴线位置偏南,无主汛期。,19762004年主汛期时间表,三、汛期降水分析预报,1、汛期降水年际变化,1953年,1964年,1985年,1995年,1994年,2、辽宁致洪暴雨特点,1 历史上致洪暴雨一般发生日期在7.20-8.20之间

9、,均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为主; 2 环流背景为副高偏北偏西活动及增强稳定; 3 低纬天气系统北上,形成暖湿气流输送通道;,4 中低纬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耦合天气系统; 4.1低空急流及其前方的暖切变与西风带的弱冷空气或冷锋耦合,产生锋生作用,加强锋区上的辐合垂直运动; 4.2 热带气旋(低压)与西风槽冷空气耦合,低压变性发展为温带气旋; 4.3 西南低涡与西风槽冷空气耦合,导致江淮气旋或黄河气旋的发生和发展; 5 辽宁辽西丘陵山地、中部、东部山脉地形、及山间河谷的喇叭口地形,对于降水的辐合抬升增幅作用,也是辽宁致洪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3、辽宁致洪暴雨环流特点,4、辽宁历史上致洪暴雨个例,

10、1961年7月1日08时500hPa高空形势图,1961年8月11日08时500hPa高空形势图,1964年7月28日08时500hPa高空形势图,1994年7月13日大暴雨过程,1994年8月6-7日大暴雨过程,1995年7月28-30日大暴雨过程,“三带”环流与东北暴雨预报技术要点,5、致洪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各类暴雨物理量特征及天气对比表,四、2005年夏季短期气候预测结论,1降水 预计辽宁省2005年夏季(68月)降水量总趋势较常年略多,多雨的范围比去年大,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明显,其中初夏略少、盛夏略多,可能发生阶段性旱象和局地洪涝,应注意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特别是辽河流域

11、的中、小河流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短时汛情的发生。 2气温 预计2005年夏季(68月)全省平均气温总趋势接近常年或略低,全省出现大范围严重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区域性和阶段性低温,要注意低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3热带气旋 预计2005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接近常年,盛夏期间可能有12个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我省。,五、春季气候特征与夏季降水,1 夏季大水年前期春季气候特征 我们选取1953、1954、1960、1964、1966、1985、1994、1995年作为辽宁省主要的大水年,其前期春季要素变化见表1。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偏多(概率为75%),8年中只有2年降水偏少2

12、成左右。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概率为100%)。说明辽宁省主要的大水年前期春季气候特征为低温多雨趋势。 辽宁省夏季主要的大水年及其前期春季气候特征 年 1953 1954 1960 1964 1966 1985 1994 1995 平均 春季降水(%) 21 0 25 39 18 16 8 36 10 春季气温() 0.1 1.4 0.4 0.1 0.7 0.6 0.5 0.3 0.3 夏季降水(%) 48 19 29 48 24 56 27 37 36,2、2005年春季气候特征,2005年春季辽宁省气候比较异常,降水偏多8成以上,排历史第一位,气温偏低0.2。低温多雨是主要特点,与历史上辽宁省主要的大水年前期春季要素变化特征比较一致,其中与64、95年更接近。,3、前期春季环流特征对比,取1995、2005年500hPa高度距平场进行比较,两者非常接近。,综合分析,提示我们要注意2005年夏季发生较大范围洪涝的可能性,做好预测工作。,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