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联合试运转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466892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联合试运转(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集团X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 矿井建设项目概况第一节 矿井设计概况第二节 矿井建设概况第二章 各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第一节 采掘系统第二节 供电系统第三节 排水系统第四节 提升运输系统第五节 压风系统第六节 矿井防尘、防火系统第七节 通风系统第八节 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第九节 矿井通信系统第三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领导机构成员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起始时间及终止时间第五章 联合试运转情况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生产组织第二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第六章 联合试运转结论第一章 项目设计概况第一节 矿井设计概况X矿井是X集团在登封地区开发的大型矿井之一,也是X省重点建设项

2、目之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XXMt/a,服务年限XX年。一、矿井位置与交通X井田位于X省XX煤田西部,东与XX井田相邻,西与XX井田接壤,区域交通以公路为主,东北到XX市75km,西北距XX市80km。东距XX铁路XX支线的XX站50km,西南距XX线的XX站约60km,均有柏油公路相通。在井田北部3km有连接XX线与XX线的矿区铁路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二、煤层及储量井田东西长14km,南北宽24km,井田面积33.4km2,主要含煤底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其中,可采煤层三层(五3、二1、一3),主采二 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5.3m,层位稳定,全井田发育,煤层结构简单,设

3、计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井田范围,全矿井共获得地质储量为245240kt,其中:浅部小煤窑已采50937kt,暂不能利用储量1287kt,设计利用的工业储量193016kt,扣除永久煤柱损失40801kt和开采损失38054kt,矿井可采储量114161kt。三、水文、地质矿井正常涌水量697m3/h,最大涌水量864 m3/h,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期间委托XX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安全中心,对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矿井在开采东部瓦斯地质单元首采区(中央采区)范围内,二1煤层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可暂按非突出矿井进行管理,但在开采新采区、新水平时应重新进行鉴定。X省

4、煤炭工业管理局文件豫煤安2007861号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X集团X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X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采二煤层为突出煤层。二 1煤层具有煤尘爆炸危险,属于不易自然煤层,二 1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四、矿井设计概况矿井初期采用两立一斜,三个井筒开拓。副立井装设罐笼担负矿井的辅助提升,主斜井敷设胶带运输机用于提升煤炭,初期在中央采区设专用回风立井,后期在上山采区分别设风井形成分区式通风系统。矿井设计为两个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井田东翼为-175m水平,即第一水平;井田西翼为第二水平,暂定为-250m水平,待矿井投产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主、副井口位于井田深部

5、107108勘探线之间,井口标高分别为+360m和+348m,井筒落底于-175m水平;矿井初期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系统。首采区(中央采区)中部布置三条采区上山,轨道上山下部直接与-175m水平轨道运输石门相连,胶带输送机上山通过井底煤仓与主斜井联系。采区轨道上山、胶带上山及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回风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设计以一个采区、一综一炮两个放顶煤工作面保证矿井1.8MT/a的生产能力。本矿井项目设计巷道总长17205.9m,其中煤巷6390米,占37.1%,岩巷10815.9米,占62.9%,万吨掘进率95.5m/万吨 ;掘进总体积258257.9m3,万吨掘进体积1

6、434.8m3/万吨,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292000m3,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30870m2,总投资概算为 96633.03万元,建设项目动态投资94647.03万元,建设工期42个月。第二节 矿井建设概况一、项目建设批复情况X矿井已办理完成了立项、环保、可研、土地、初设、安全专篇等各项报批手续:2001年11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基础20012497号文批准了X矿井立项;2002年5月取得了采矿许可证;由于受井田地形的限制和浅部小煤矿开采的影响,根据批复的可研方案原设计将本矿井井口坐标选择在井田的北部边界以外,为此2007年6月矿井重新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00000072004

7、4)2003年5月13日,X省环保局以豫环然(2003)15号文批复环评;2003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32327号文批复了X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2月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豫发改设计20042402号文批复了X矿井初步设计;2005年7月25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函(2005)619号文批准了矿井工业场地用地面积25.8568公顷。2006年9月14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200618号对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批复。二、项目建设情况X矿井200X年XX月XX日奠基,200X年XX月XX日正式开工建设,200X年XX月XX日主副井顺利贯通 ,200X

8、X年XX月XX日中央采区胶带运输上山施工结束,实现主副井与风井顺利大贯通,200X年XX月XX日XXXX首采综采工作面贯通,工作面通风系统形成,200X年XX月XX日轨道上山绞车开始运行,200X年XX月XX日副井提升系统形成,综采工作面、地面煤流生产系统开始安装,200XX年XX月XX日前生产系统安装全部完成,200X年X月XX日中央采区回风上山顺利贯通,采区通风系统形成, 200X年XX月XX日矿井各系统均按设计施工安装完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接产工作,坚持建成一个系统就接管一个系统。至200X年XX月矿井安全生产和行政机构已经建立,主要工作人员已到岗就位。安全生产领

9、导干部和特殊工种已按规定经过培训并通过资质考核。矿井的生产、安全、经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已经建立,必要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已经编制完成。200X年XX月X日,X矿井提交了矿井联合试运转申请,200X年XX月XX日,经X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X煤规2008231号文批复X矿井开始联合试运转。第二章 各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第一节 采掘系统根据X井田的煤层赋存条件,矿井设计为两个水平,井田东翼为-175m水平,即第一水平,井田西翼-250m为第二水平;设计将井田东西两翼-175m和-250m水平大巷均布置在煤层底板L7灰岩中,胶带运输机大巷高于轨道运输大巷5m布置。-175m水平大巷与-250

10、m水平大巷之间,以暗斜井的方式连接。设计采用一立一斜长石门开拓方案,即以一个主斜井和一个副立井开拓全井田,主斜井位于幽兰村北约200m处。井口标高+360m,落底标高-175m水平。主斜井斜长1338m,倾角195027,装备1.2m宽的胶带输送机运送煤炭;副立井位于下绵沟村西南约150m处,井口标高+348m井深523m,装备一对1t双层四车多绳罐笼(宽窄各一个)。副立井落底后,以1516m长的石门与井下大巷相连。根据矿井的通风要求,初期需在井田浅部原缸沟二矿工广内开凿一回风立井。回风立井井口标高+381.939m,井深92m,落底后经采区总回风巷与首采区上山沟通,形成矿井完整的生产和通风系

11、统。矿井11采区为矿井投产首采区,以XX首采工作面生产和掘进煤保证矿井生产能力,为保证采区和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替,设计配备四个掘进头,采掘比为1:4。一、首采区设计情况1、首采区布置矿井初期投产采区为中央采区,位于井筒南侧,采区走向长2.43.2km,倾斜宽2.0km,面积约5.6km2。采区内布置三条上山,即采区运输上山、采区轨道上山及采区回风上山,其中采区回风上山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采区轨道上山和胶带运输上山布置在煤层中。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均沿煤层底板布置,相邻区段采用沿空送巷,工作面运输顺槽与采区运输上山之间用直接塔接联系。采区上、下车场采用平车场,中部车场采用甩车场。2、采区生

12、产系统(1)运输系统1)煤炭运输 11采区胶带上山(胶带输送机B=1200mm,Q=1000t,ST型钢绳芯阻燃输送带,带强2000N/mm)直接用溜煤眼与主斜井皮带连接。工作面开采的煤炭经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胶带运输机,由胶带上山至井底煤仓。2)辅助运输采区轨道上山选用JKYB-21.5/20型单筒防爆液压绞车,电机功率280kW,顺槽运输选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人员、材料由电机车运至采区下部车场,再由上山绞车提升至各中部车场及各工作地点;矸石由上山绞车下放至采区下部车场,由电机车牵引经主石门至井底车场。(2)采区通风新鲜风流经-175主石门至采区胶带上山、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进入回采工作

13、面,乏风经回采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风上山至风井排至地面。(3)采区排水在回采、掘进工作面顺槽低洼处设有水仓,将积水排至采区轨道上山水沟,经主石门水沟流入井底水仓。二、首采区建设情况11采区已于4月1日试生产前,完成了采区XX首采工作面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11采区轨道和胶带上山形成,采区变电所形成,采区通风系统形成,为首采工作面服务的采区各生产和安全系统均按设计施工完成三、XX首采工作面设计情况XX工作面走向长度1208米,可采长度640米,工作面长度150米,煤层倾角6,煤层平均厚度4.19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具有厚度不均一,赋存规律不明显和煤层骤变的特点。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

14、合机械化采煤法。1、工作面设备配备见下表: 表1 XXX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表使用地点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 号工作面端头支架架4ZFZ4000/21/30过渡支架架2ZFZ3600/19/28FT中间支架架92ZFZ3600/19/28LT采煤机台1MGTY250/600-1.1D前部刮板输送机部1SGZ-764/500后部刮板输送机部1SGZ-630/264下顺槽转载机部1SZZ-764/200轮式破碎机台1PCM110胶带输送机部1SSJ100/110/2*200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套1ZXZ8-4/1140煤电钻综合保护套1ZZBL-4/1140抽砂泵台3BQS/40/80/22/N回柱绞车

15、台1JH-14t上顺槽乳化液泵台2BRW315/31.5乳化液泵箱个1RX315/25B注水泵台2WRB-160/31.5注水泵箱个1RX200/16A移动变压器台3KBSGZY-T1250/10/1140(2台)KBSGZY-T315/10/660(1台)无极绳绞车部1SQ-80/75KW(B1)信号照明综合保护套2ZXZ8-4/1140组合开关套2QJZ-2000/1140回柱绞车台2JH-14t抽砂泵台2BQS/40/80/22/N2、采面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1) 采煤机设备型号:MGTY250/6001.1D截深:630mm采高:2.03.5m适应煤层倾角:16适应煤层硬度:f4总 功 率:600KW;电压: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