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83349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同名1852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山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1.研究问题在人类教育史上,义务教育的出现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如果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仿效西方强国在我国城乡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算起,中国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已超过一百年。从发展历程来看,在我国引进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的一百多年中,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政府大都能从政治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并赋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其中关于义务教育普及的问题更是被不断地提出。但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推行一直相当艰难,无论是清末民国,还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前,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困难重重。时至今日

2、,系统梳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简明扼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不足,是深入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当然,无论在什么样空间范围内,义务教育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城市义务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是没有区别的,本文之所以要区分出“农村义务教育”,一方面,就现实而论,农村在推广义务教育制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着“双轨政治”的传统,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我国义务教育的推行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教育资源(信息、资金、人才)基本上沿着首都省府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村不均匀地向下流动。在这样一个等级制式的推行体制中,农村学校很少能得

3、到体制内的资源补充,因此,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对于解答本文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甘肃省地处祖国内陆地区,从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和东中部地区比较,甘肃处于劣势。武山县属于其管辖范围内,气候干旱,地形崎岖,人口众多,尤其是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90%左右(总人口约44万人,非农人口仅占4万人左右)。常言道:发展经济,教育为先。摆在武山人民面前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农村的孩子上好学,如何使农村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走出武山,或者用知识的头脑服务于武山。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看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带着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分子,试探性的用自己所学

4、知识来了解家乡的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或措施。2.文献综述吕国光,黄未未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成就、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指出:要走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具有实现可能的选项其实并不多。首先,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上,应尽快制定国家扶持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增加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其次,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基层民主化的政策措施,形成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供给体系。城乡利益集团力量对比相差悬殊,是许多损害农村利益的教育政策轻易出台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全面深入检讨和探索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创新体制。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

5、者方面,政府垄断了绝大多数教育服务的供给,缺少竞争对手,没有生存危机感。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中关于“集体选择”、“公共物品分类”、“政府职能”和“公共事务民营化”的观点,在理论上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在义务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教育属性的多样化、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和公共事务民营化趋势,要求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运作模式应该是政府选择、公民社会选择和市场选择的合理平衡。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分别利用不同的选择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实现各自的目的。教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实现各自的目的。教育活动完全可以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市场机制是现

6、代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途径之一。吴德刚先生研究指出,我国城乡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影响,又有现实的原因,它是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之,造成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的直接原因,经济发展影响该地区支持教育发展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该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受教育程度的愿望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层次和结构)。第二,自然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地区间差距的重要客观因素。司福亭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

7、展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中指出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城乡差别较大;质量不高,课程改革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较差;财政经费普遍短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急需解决。在归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校长遴选机制、教师补充机制和教师交流机制;建立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胡映兰教授在从“两免一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一文中认为,目前应重点加强的是:进一步健全和

8、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物质需求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逐级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加强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责任制,以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组织保障上得到加强;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如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有关目标任务纳入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内容,通过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和奖惩机制,将教育督导对办学情况的评估结果直接纳入地方政绩的评价指标之中;建立并笃行城乡义务教育统筹机制,如实现办学条件和教师工资等在市级以上区域内的城乡统筹、建立教师城乡补充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城区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

9、支教和轮岗制度等等,通过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协调发展。曾新博士在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谈到: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一状况暴露出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建立城乡统筹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模式,加大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教育投入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王贤教授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二十年研究状况之研究讨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其一,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配置欠缺一个全国性标准,难以实现均衡分配;其二,农

10、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现行的财政体制又未能对义务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给予足够关注;其三,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中承担的财政份额偏低;其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未能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五,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规定欠妥农村中小学债务负担沉重;其六,县级财力有限难以保障经费拨付,同时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不健全;其七,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增大,费制改革使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大幅度削减;其八,农村义务教育自身存在着公共投资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李庆伟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如县相关领导观念错误、师资力量薄弱

11、、教师队伍不稳定、部分领导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学校校长要彻底转变观念;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监督制度;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荐素质教育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教育投入。李菲在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文中从义务教育财会方面解析,他认为:目前,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政策尚未明确,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由于市、县级公务员绩效工资大都已经落实,因而一些地区出现了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公务员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另外,教师住房条件差,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严重紧缺。经调查了解,不少农村教师没有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房改政策,已有的教师宿舍基本是上世纪

12、70年代或80年代修建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大都年久失修,条件十分简陋。由于农村地区办学比较分散,为了管好学生,一些教师需在学校住宿;近年来新建的寄宿制学校需要一些生活教师在学校住宿;城镇支教教师、志愿者等也需要在学校住宿,这些均造成教师周转房严重紧缺。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农村教师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职后培训严重不足,“教非所学”现象严重。由于长期不能接受培训,农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理念、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需求。很多农村学校存在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失衡、培训经费不足、高素质教师得不到补充等问题。3.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

13、自填式,面访式等不同的方式,走访家庭,采访村支书,同时在不同的乡镇发放调查问卷,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相关数据,争取做到调查问卷的真实有效,全面反映武山教育现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4份,回收率达98%。(附:调查问卷电子档)进而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收集到的数据可续分析,尽可能得出反映武山教育真实情况的研究报告。(2)个案访谈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教育的真实状况,我对部分家庭进行了访谈,以此来确保和验证问卷数据的真实性,也从农民的一言一行中真正体会农村义务教育的真实发展状况。4.分析提纲以及过程 (1)根据调查问卷,输入数据; (2)数据描述;(3)结论总结。5.数据描述(

14、1)SPSS中数据视图以上为SPSS软件数据输入后,数据视图的截图。(2)变量视图 以上是变量视图截图。(3)样本家庭经济情况分布状况结论:由以上表格以及饼状图,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以及偏下的占很大部分,为59.2%,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影响学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4)家庭收入来源分布状况结论:在家庭收入来源中,外出打工和在家务农的绝大多数,分别占21.4%和69.4%,其中外出打工的比率过半。(5)家庭受教育子女数量分布状况结论:在家庭受教育子女受教育分布状况,一个家庭中在就读的孩子两个和三个居多,分别占49.7%和42.5%,二者累加占百92.2%。(6)家长文化分布状况结论:

15、家长文化程度形成不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以上的饼图和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家长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的比重最大,占75.6%,其次是小学教育文化水平,而家长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7)家长对学校满意评价的分布状况结论:有上表可以发现,家长对学校评价比较的占绝大多数,高达64.91%,当然认为学校不好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占21.4%。(8)家庭因经济条件孩子面临失学时候,家长的选择方向分布状况结论:在因经济条件,孩子面临辍学的情况下,我们从上表和条形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80.6%的家长选择借钱来让孩子继续完成学业,14.7%选择

16、甚至变卖家产也要供孩子上学,二者比重累计占总数的95.3%。由此说明,在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条件落后,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观念深入人心。(9)农村孩子帮助农活以及是否影响孩子学习调查分析:结论:在农村,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是经常的事情,但是是否会因为这影响学习呢?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孩子在家里经常劳动,会影响学习的占调查总数的12.6%,而经常干农活,不影响学习的占绝大数,达46.6%;偶尔劳动,影响学习的占总数的1%,偶尔劳动,不影响学习的占13.9%;家长因担心影响孩子学习而不用孩子帮助干农活的占12.9%。帮家长干农活而不影响学习的占总数的69.5%,所以说大多数人认为适当的帮家里干一些活是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