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480800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俳句与周作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俳句与周作人 李国宁 ( 河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保定 “#$“%) 日本著名学者实藤惠秀对 %“ 世纪的中日文学交流,曾有如下论述:从中日甲午战争到 芦沟桥事变的一段时期,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 都是日本文学影响中国文学的时代。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离开了日本文学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没有日本文学的影响,没有中国 现代作家对日本文学的理解和接受, 中国现代文学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辉煌。 周作人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近现代中国人中从事日本 研究的中心人物。“ 五四” 时期俳句传入中国, 对当时中国盛行的小诗以巨大的影响, 其中郭 沫

2、若、 周作人所受影响最为明显。周作人热心致力于日本 “ 小诗” ( 即俳句) 的译介工作, 为 “ 五四” 时期中国小诗的生成及流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俳句与松尾芭蕉、 俳句与 周作人以及俳句对周作人文风及创作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日本古典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 学的影响。 一、 俳句与“ 俳圣” 芭蕉 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短诗, 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唐诗。松尾芭 蕉( $!& $!(&) 被誉为“ 俳圣” , 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俳句诗人, 在日本文学史 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俳句的历史沿革 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传统形式之一,作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产生于 $)

3、 世纪,至今不过四 百余年。俳句的历史沿革可表述如下: 和歌“短连歌“长连歌“俳谐连歌“发句( 俳句) 俳句源于日本传统的三十一音节的短歌( 和歌) 的前三行, 是俳谐连歌的发句, 而最初俳 句就叫“ 发句” 。 明治维新以后, 由于正冈子规的提倡, “ 俳句” 这一名称才被普遍采用。 “ 俳谐” 二字出自中国, 史记滑稽列传索隐 云“ 滑稽犹俳谐也” 一语, 杜甫集中也有“ 戏作俳谐体 遣闷二首” !。“ 俳谐连歌” 产生于室町时代( $*(% $)#*) , 是用平易的口语表现市民生活为主 的诙谐诗, 多为迎合卑俗的低级阶层而创作。句作多使用双关语, 工于技巧, 逐渐趋于陈词滥 调。到了日

4、本的元禄时代($!+ $#“#) , 松尾芭蕉对俳句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 他“ 推翻了 纤巧诙诡的俳谐句法” ,将俳句提高到艺术境界,“ 造成一种闲寂趣味的诗,在文艺上确定了 位置, 世称 正风 或 蕉风 的句, 为俳句的正宗。” 造成一种闲寂趣味的诗, 在文艺上确定了 日本问题研究%“! 年第 * 期 !钱理群 , 周作人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年 % 月第 % 版0 第 $)! 页。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周作人 # 周作人演讲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年版 )( * )# “落语, 相当于中国的单口相声。( 笔者注) #寄席, 类似书场的杂耍场

5、, 表演大众曲艺的剧场。( 笔者注) $川柳是日本的讽刺诗, 狂言是日本中古( 相当于中国明朝) 的民间喜剧。( 笔者注) %钱理群 # 周作人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 &刘全福 # 周作人我国日本文学译介史上的先驱$%&#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 (“ 年第 “- 卷+ 第 . 期 # 位置, 世称 正风 或 蕉风 的句, 为俳句的正宗。” !他创立的蕉风俳谐几百年来久盛不衰, 至 今仍博动于日本民族的心灵之中。 、 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 在日本文学史上, 松尾芭蕉和俳句是两个可以互为代称的名词。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6、他的俳句使沉睡了两百年的俳界受到了极大震动, 并认识到俳句要作 为一种文学形式长期存在下去,不能只停留在滑稽诙谐的层次,而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创 作, 从各个方面对感情内容和艺术技巧进行研究琢磨。俳句应该、 而且也可以写出严肃而又 清新的作品。芭蕉以自己的作品为俳界树立了一个可供研究、 效法的范本, 指出了俳界的正 道。芭蕉的句作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大丰碑, 说俳句到了芭蕉才正式进入艺术领域, 一点都 不过誉。 芭蕉不仅在俳句的创作上, 在俳句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俳论包括俳谐的本 质论和美学论,目前在国内的定说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渭渠先生在 日本文学史中的论 述。 书中指出芭蕉的俳论主要

7、内容由“ 风雅之诚” 、 “ 风雅之寂” 、 “ 不易流行” 三部分构成。 芭蕉 一再强调, 自己一生是“ 献身风雅之道” , 自己的诗心乃“ 迷于风雅之魔心” , 他的风雅, 乃是风 雅之“ 诚” 与“ 寂” , 而中核是“ 不易流行” 。 二、 俳句与周作人 “、 周作人与俳句的邂逅 周作人 “/(! 0 “/“ 年赴日留学, 之后多次访问日本并终生保持对日本文化的热爱。 在周 作人的散文创作以及文艺理论建设中, 都有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子。 周作人最初接触到的日本古典文学是 “ 落语”“。“/(/ 年周作人开始在 “ 寄席”#听 “ 落 语” 。从“ 落语” 中, 周作人惊奇地发现了日本民情

8、与语言文字中的谐趣, 之后又发现了川柳与 狂言$。从欣赏民间文学里的滑稽趣味开始, 周作人逐渐转向对日本文人文学中的“ 俳谐” 的 关注。周作人在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 与谢芜村的作品, 正冈子规、 永井荷风、 谷崎润一郎 等人的俳文随笔中“ 反复体验、 吟味其中的俳境禅趣, 陶醉其间, 既不能自制。” 他在 苦竹杂 记 中说“ 纵然飘逸幽默, 里边透漏出诚恳深刻的思想与经验。自芭蕉、 一茶以至子规, 无不如 此。” 钱理群先生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俳谐对周作人的意义:“ 他正由此而进入了日本文化的 殿堂” 。% 、 周作人对俳句的译介 周作人一生致力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及理论著作, 在他的各种译著

9、中, 日本文学的翻译 数量占五分之三, 是中国译坛上 “ 真正以严肃的态度对日本文学这座宝库进行有系统地发掘 者” &, 在将近 ,( 年的时间里, 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译介形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 其中包括各流 派作家专著、 各种题材的小说与诗歌。在诗歌方面, 他就曾译介过俳句、 和歌等。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俳句在中国一般被称为“ 小诗” 或“ 日本小诗” 。在 #$#! 年周作人发表的 日本之俳句 一 文中, 首次将“ 日本诗歌” 和“ 小诗” 联结起来%。其后, 周作人在 #$“# 年发表于 小说月报#“ 卷 & 号上的 日本的诗歌 一文中, 详细介绍了日本的短歌、 俳句和川柳

10、三种形式。“ 日本语很 是质朴和谐, 做成诗歌, 每每优美有馀, 刚健不足; 篇幅长了, 便不免有单调的地方, 所以自然 以短为贵诗形既短, 内容不能不简略, 但思想也就不能不求含蓄。”#$“# 年, 周作人在 新青年$ 卷 号上发表 杂译日本诗三十首 ,翻译了出自 #( 位日本诗人的 () 首日本诗 歌。 #$“( 年 ( 月 ( 日在清华大学发表题为 日本的小诗 的演讲, 对俳句以及松尾芭蕉都有很 精辟的评价。 周作人对俳句的译介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至许多文学青年争相模仿, 直 接促成了 #$“# 年中国“ 小诗” 的出现。因此可以说, “ 像周作人那样的对和歌俳句颇有研究的

11、 专家, 以前是没有的。周作人为中国文坛理解和借鉴日本和歌俳句起了重要的作用。” ! 三、 俳句对周作人文风及创作的影响 #、 俳句之“ 短小” 日本的文学形式多短小且结构洗练, 从上古的和歌到近世的俳句无不例外。即便是日本 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长篇小说 源氏物语 ,也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前后衔接松 散。这种结构短小的特点, 贯穿于整个日本文学史, 成为一种传统。 “ 五四” 期间, 中国的诗人们从西方学来了长诗, 以叙事或抒发复杂的情感。但一时的激 动, 瞬间的情感则需要更短小、 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中国的古诗虽大都属于短诗, 但限于文 言和格律的束缚, 不再适应新时代人们的表达需求。周

12、作人认为, 日本诗歌形式短小, 很适合 抒写瞬间的情感, “ 正是现代人的一种需要” , “ 现在我们没有再做绝句的兴致, 这样俳句式的 小诗恰好来补这个缺, 供我们发表刹那的感性之用。” “正如周作人所说, 日本俳句对中国主 要的影响在短小的诗形上, 在俳句的那种凝练简洁的表达方式上。 他在 本色 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 写文章没有别的诀窍, 只有一字曰简单。” 足见日本 文学的传统形式尤其是俳句的简洁凝练对周作人创作的影响。 “、 生活之“ 禅趣” 禅是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交汇点。禅的完美境界是使人的生活恬静、 自然。周 作人心领神会, “ 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 用心发现生活之美

13、, 细心捕捉活泼的生命事实。 周作人的文学创作深受这种情致的影响, 是因为他在文学中自觉追求高远清雅的俳境。 在东京留学时期, 他反复阅读了松尾芭蕉、 与谢芜村、 永井荷风等俳句、 俳文大师的作品, 并 在回忆中写到, 文字 “ 那么和平敦厚, 而又清澈明净, 脱离庸俗而不显出新异” , “ 纵然飘逸幽 默, 里边透漏出诚恳深刻的思想与经验。自芭蕉、 一茶以至子规, 无不如此。” #周作人称芭蕉 是“ 俳句的正宗” , 并在 日本的小诗 一文中写到: “ 芭蕉所提倡的句可以说是含有禅味的诗, 虽然不必一定藏着什么圆融妙理, 总之是充满着幽玄闲寂的趣味那是很明显的了。” 周作人 对芭蕉的这种倾慕

14、是建立在对“ 禅” 的领悟的基础上的。 在倪墨炎和钱理群所著的周作人传记开头部分,分别都写到了在周出生时,关于 “ 老和 !王向远 *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 #$. 年版/ 第 (&# 页 * “周作人 * 周作人演讲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年版/ .) 0 * #周作人 * 我的杂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年版 * !“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刘应争 # 知堂小品$%&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年版 第 *+ 页 # “周作人 # 看云集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年版 第 “ 页 # 尚投胎转世” 的传说, 对于族人的

15、这种传言周作人也颇有好感。在周作人五十大寿时写给自 己的诗中, 他这样写道: “ 半是儒家半释家, 光头更不著袈裟。” 可见周作人对禅的喜爱。 周作人认为“ 芭蕉几乎是以禅与道做精髓的” 。禅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和渗透, 离不开作家 对禅的实践与皈依。 芭蕉虽不是僧侣, 但传说他在芭蕉庵蛰居时, 曾随佛顶和尚参禅。 在深川 结庐隐居以及后来的云游中, 他精心研究中日古典文学及禅师语录, 又“ 悉心于俳句一道, 精 益求精, 艺术上也渐臻乎或纯情的境界” , 逐渐开创其独特的闲寂优雅的俳风。可以说, 禅对 芭蕉最深刻的影响在于艺术观的形成。松尾芭蕉对俳句的贡献还在于 “ 引禅兴俳” ,由此看 来,

16、禅不只是周作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汇点, 也是周作人与松尾芭蕉及其俳句的交汇点。 “、 生活之“ 苦味” 周作人的小品、 散文风格以“ 平和冲淡” 著称。平和冲淡的美文是一种短小隽永, 舒缓自 如的文体, 在文学创作中自觉追求 “ 淡泊而平定” 的心态, 采用简单本色的语言, 形成了独特 的“ 苦涩” 之味。周作人的作品中有一系列带有苦味、 药味的书名。如 苦雨斋序跋文 、 苦茶 随笔 、 苦竹杂记 、 苦口甘口 、 药味集 、 药堂语录 、 药堂杂文 等。他不仅将自已的书 房命书为“ 苦雨斋” 、 “ 苦茶庵” , 而且自称“ 苦茶翁” 。周作人曾在 喝茶 一文中写道, “ 茶道的 意思, 用平凡的话来说, 可以称作忙里偷闲, 苦中作乐, 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 在刹那体会永久, 是日本之 象征的文化 里的一种代表艺术。” !喝茶, 实际上是周作人追求 隐逸人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