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437903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作文范文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春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

2、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谁来介绍一下杜甫? 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

3、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2、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3、战乱

4、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

5、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学习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赏读全诗 1、学生

6、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虚写:1、2、7、8句实写:3、45、6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俯视 3、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4、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当钟情讲将大自然人格化、

7、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赏析春望 1、简介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

8、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4、颔联写了几个形

9、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花、鸟两种形象理解上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当以鼓励为主 5、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感时伤世忧国思家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

10、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四句诗些字用得好? “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真可谓一字传神 教师总结: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国家破败令诗人这么伤心那么当诗人知道叛乱平息后心境又该怎样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四、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