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256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乒乓球运动中的削球技术 范芳明削球技术具有两面性:被动性和积极性。削球技术,从战略上讲属防守型打法,在攻球速度、力量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其被动性显而易见。为什么原来在世界乒坛占统治地位的削球打法自 20 世纪 50 年代后一直未能重铸辉煌?其原因就在于此。积极性表现在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常会使对方难以攻击,造成被动或失误。自从弧圈球出现后,单纯的稳削已显得越来越被动。今日削球,只有在进一步提高适应弧圈球能力的基础上,加大旋转和落点变化,增强攻势,才能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主动。这实际上是把削球的积极性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高削球技术的质量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主要

2、的削球技术:一、远削1、特点、作用动作较大、球速较慢、弧线长、击球点低,以旋转变化为主,配合落点变化。主要用于在远台回接旋转强烈的弧圈球,是削球运动员最基本的入门技术。2、动作要领(1)正手远削:两脚分开,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右转,手臂向右后上方移动,前臂提起,球拍上举。当来球跳至下降后期,随着身体的向左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同时向左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触球中下部,手腕有一摩擦球的动作(图 3 -8 -1)。(2)反手远削:基本同正手削球,但方向相反。反手削球因受身体的限制,引拍动作要有节奏(图 3 -8 -2)。3、注意事项发力时,以手臂带动手腕,动作向前、用力充分。二、近削1、特点、作用站位较

3、近、动作较小、击球点高、回球速度快、配合落点变化可调动对方,伺机反攻或直接得分。主要在对手拉球旋转不强或攻球力量不大时使用。2、动作要领(1)正手近削:与远削相同处不再复述。与远削动作不同之处有,向上引拍为主,拍形近似垂直或稍稍后仰,整个动作以向下为主,略带向前向左,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触球的中下部(比远削偏中部),动作速度比远削要快(图 3 -8 -3)。 (2)反手近削:与正手近削相同,但方向相反。引拍动作应适当加快,否则有来不及的感觉(图 3 -8 -4)。3、注意事项与远削相比,近削时身体重心略高,挥拍的动作幅度稍小,击球速度略快,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特别应加大向下切削的成分。三

4、、削追身球1、特点、作用对方来球直追身体,削球时需向左、右让位,技术难度较大。2、动作要领(1)正手削追身球:当来球在身体正中或中间偏右时,右脚后撤,收腹向右后转髋,上臂靠近身体,前臂迅速提起,手腕略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上方(基本与胸同高)。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前臂带动手腕从上向下用力,拍面近于垂直, 击球中下部并摩擦, 身体重心顺发力方向迅速降低(图 3 - 8 -5)。(2)反手削追身球:与正手大体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图 3 - 8 -6)。3、注意事项(1)判断必须非常迅速,以便决定向左还是向右让位。(2)当来球速度太快,不及移步让位时,可提拍上举迅速出手击球,同时收腹含胸,提髋甚至双

5、足腾起,借助身体自然下落的力量,辅助手臂向下用力压低弧线将球削出。四、削突击球1、特点、作用削突击球时常处于被动防守阶段。尤其是对方在发球、搓球、吊短球、拉球后进行的突击,使前一板球与接突击球之间的差别很大,更增大了回削难度。削接突击球,又称“顶重板”,是削球运动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2、动作要领(1)正手削突击球:视来球情况迅速以单步或跳步后退让位,收腹含胸,腰、髋右转,前臂迅速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上方。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拍面接近垂直,触球的中部或中下部,整个手臂从上向左下方用力压切(图 3 - 8 -7)。 (2)反手削突击球:与正手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引拍应特别强调快速(图

6、 3 -8 -8)。3、注意事项(1)整个动作发力的顺序应是先压后送,下压多于前送,并注意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还击。(2)站位近台时,向下用力要大;在远台击球点较低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量,以制造适宜的回球弧线。五、削转与不转球动作要领和发、搓转与不转球基本相同,但动作幅度必须加大。因削转不转的基础是削加转球,所以这里仅介绍削加转球的动作(图 3 - 8 - 9,图 3 -8 -10)。六、削加转弧圈球1、特点、作用击球时间较晚、动作幅度大,应善于借助腰、膝力量,利用来球向上反弹力制造适宜的回球弧线。2、动作要领(1)正手削加转弧圈球:身体略向右转,手臂向右后上方引拍,前臂起,球拍适当提高。当来球

7、跳至下降前中期,拍面接近垂直(甚至可略前倾),击球中部或中部偏下并摩擦。身体向左下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为主(图 3 -8 -11)。(2)反手削加转弧圈球:与正手动作基本相同,方向相反(图 3 -8 - 12)。3、注意事项(1)向上引拍的幅度要大,这样才能使球拍与击球点之间有足够的加速距离。通常击球点应选在右腹(正手削)或左腹(反手削)前。(2)整个动作的发力顺序应是先压、后削、再送,借助来球向上的反弹力回接。触球瞬间手腕保持相对固定,控制好拍形。(3)击球时弯腰屈膝的程度要稍大,以便利用身体重心的下降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增大削球的力量。 七、削前冲弧圈球1、特点、作用既要克服来球的上旋,又要适应来球的前冲力。与削接突击球类似。2、动作要领(1)正手削前冲弧圈球:身体略向右侧,手臂向右后上方引拍,前臂提起,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上方,拍形近似垂直。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身体向左转动,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向前下方用力将球削出,击球中部或中部偏下位置(图 3 - 8 -13)。(2)反手削前冲弧圈球:与正手削前冲弧圈球相似,但方向相反(图 3 -8 -14)。3、注意事项(1)削球时应加强挥拍击球的瞬间速度,克服来球的旋转强、转速快,使拍摩擦球而不是“球撞拍”。(2)应选择合适的击球时机,防止击球点过低,使调节拍形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