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1616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河航运工程初设文件编制办法目 录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综述第二章 航运规划与综合利用第三章 自然条件第四章 工程地质第五章 水文与分析计算第六章 水库(回水段)及库区航道第七章 枢纽总体布置第八章 挡水建筑物第九章 通航建筑物第十章 电站及其他综合利用工程第十一章 公用工程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第十三章 节能第十四章 管理与维修第十五章 施工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第二篇 主要设备及材料第三篇 工程概算第四篇 设计图纸、图表第五篇 附件第一篇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综述主要内容一、设计依据简述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设计委托文件与有关部门达成的协议等。二、航运规划与综合利用建设规模及工程效益简述流域、河段地理位置,客货运量,设计船型船队及其尺度,航道尺度,通航建筑物型式及其有效尺度和年通过能力。简述综合利用规划。简述本枢纽工程的组成,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等级标准,工程效益和主要附属工程。三、自然条件简述河段地貌、地形、气象、水文、工程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条件。四、工程总体布置与建筑物简述坝(闸)型式和坝(闸)轴线的选定;枢纽总体布置;各主要设计水位和流量及建筑物高程的确定;挡水、通航和综合利用工程主要建筑物的选型和设计(含主要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库区航道及其改善措施。五、施工简述施工导流、施工通航、施

3、工进度和施工方案等。六、环境保护简述环境影响的评价和保护措施。七、工程概算及经济效益简述主要工程量、材料、劳力、工期和总概算。简述财务、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八、结论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九、工程主要特性表在航运枢纽工程综合利用开发中,如其他水利工程设计文件独立成本,在本章仍应综合全面叙述,以便对本枢纽工程能获一完整的概念。第二章 航运规划与综合利用第一节 资源与交通现状主要内容,简述区域内社会经济与资源概况、交通运输与航运(含航道)现状。主要内容:简述河流航运开发规划、预测坝客货运量。概述枢纽建筑规模、通航标准包括航道等级与航道尺度,设计船型船队(舶)通航建筑物型式及其有效尺度、年通过能力

4、。第三节 综合利用规划主要内容:分别简述各综合利用的现状和规划,概述各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规模、水位流量等要求及其工程效益。第三章 自然条件第一节 河道概况主要内容:简述河流概况、库区及枢纽工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床、河势、比降和冲游演变概况等。第二节 气象主要内容:概述枢纽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位置与观测年限等情况,主要气象要素:降雨、气温、风况、雾、雪、雷暴日(小时)等方面的特征值。第三节能 水文主要内容:概述流域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形状、枢纽控制观测站、观测年限及特征水位流量及坝上水位和流速等资料。若属封冻河流应自冰凌等方面的资料。第四节 泥沙主要内容:概述悬移质、推移质的输沙情况及其特征值

5、(含年输沙量、含沙量,输沙率多年平均、最大、最小值,平均粒径及其级别等)的统计成果。第四章 工程地质第一节 地质概况主要内容:概述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地质评价及本阶段地质勘察工作,阐明区域地层构造、岩性和枢纽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节 库区工程地质主要内容:说明库区(回水段)特别是近枢纽区(上下游)两岸工程地质条件,对不良河岸提出处理措施建议。阐明库区低洼河谷地带的耕地、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线路受蓄水影响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提出防护措施及处理建议。第三节 枢纽工程地质主要内容:综合阐述枢纽各主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和轴线提出比选建议,以及各建筑物工程地质问

6、题和基岸处理方案或防治措施的意见。提出工程地质的主要技术参数、边界条件、岩、土力学指标及推荐数据。第四节 地震烈度说明枢纽及其附近区域的地震地质构造和前景、地震基本烈度及其依据,提出设防措施。第五节 天然(人工)建筑材料根据工程要求,论述各种料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的质量、量和开采运输条件等。附:建筑材料试验成果。第五章 水文与分析计算第一节 经济主要内容:阐明年、月经济系列的代表性和精度,作出评价。说明年经济参数的确全依据和年经济的年内分配情况及区间经济的分析计算和成果。概述历史枯水流量、持续时间、实测和调查情况及其特性。第二节 洪水主要内容:一、洪水特性说明洪水特性与成因分析 二、设计洪峰

7、流量的推求说明推求洪水频率曲线洪峰流量的调查、考证、统计计算方法,统计参数的计算和采用情况,对成果的精度和合理性作出评价。三、施工洪水计算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说明施工洪水计算方法及其成果。第三节 枢纽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主要内容:说明坝(闸) 、通航建筑物下游或电站尾水出口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成果评价。第四节 枢纽下游水位(流量)保证率频率或综合历时曲线主要内容:说明枢纽下游水位(流量)保证率频率或综合历时曲线计算方法及其成果第六章 水库(回水段)及库区航道第一节 正常挡水位主要内容:说明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正常挡水位的选择成果、审查意见和本阶段复核选定。第二节 死水位主要内容:说明航运及

8、其他综合利用工程对死水位的要求,提出多方案比较选定的水位。第三节 水库运行方式主要内容:说明水库在不同水位(流量)时的运行方式。第四节 枢纽上游水位流理关系曲线主要内容:说明坝(闸)等挡水建筑物的泄流与溢流的情况、基本资料、采用参数及计算方法,提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成果。第五节 库区淤积主要内容:说明库区泥沙淤积计算采用的资料、参数、方法及成果,以及淤积平衡后对航道的影响。第六节 枢纽上游回水曲线主要内容:说明坝上游河道淤积前与淤积后不同洪水标准(频率)水面计算采用的基本资料、参数、方法及其成果。 第七节 库区航道主要内容:根据库区河道,以及淤积和回水情况,阐明库内航道空线和尺度,以及常规助航设

9、施,已有的跨河建筑物对航道的形响情况,对有碍航行的河段和建筑物提出改善或处理措施。第八节 库区淹没及处理措施根据有关规定阐明库区不同洪水标准淹没各类实物指标的核实方法,提出统计成果。根据有关规定的淹没处理原则,提出处理措施和费用。第七章 枢纽总体布置第一节 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列出本枢纽的工程等别,枢纽总体布置可依据的规范、标准、规定,采用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第二节 堤(闸)轴线选择主要内容:论述堤(闸)轴线的方案比较与选定,并阐明上下游河段的航道与通航建筑物相衔接的条件。第三节 枢纽总体布置主要内容:论述通航建筑物及综合利用的主要建筑物位置轴线的比较与选择,包括主要建筑物和设施的相对位置与相互关

10、系等。论述已定坝轴位置组成不同枢纽总体布置方案,根据自然条件、交通、施工条件、使用条件、占地和拆迁、工程量、主要材料和总造价等多方面比较,最终选定枢纽总体布置方案,必要时结合枢纽总体布置模型试就成果进行论证。第四节 公用工程布置主要内容:一、道路交通,包括桥梁等布置;二、永久性房屋与绿化布置不论本枢纽各综合利用工程的初设文件与枢纽的航运工程的初设文件分册与否,本章应统一编制与绘制枢纽工程总布置图。第八章 挡水建筑物 第一节 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列出本建筑物级别,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设计流量和水位组合,工程地质特性及地震烈度等。第二节 选型、布置和高程设计主要内容:简述挡水建筑物的组成及

11、其运用条件和要求。论述建筑物型式的比选,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的高程、尺度和工程布置(包括闸和尺度、数量与布置,非溢流堤和溢洪道的尺度与布置,以及与其他建筑物或岸坡的连接方式等) 。第三节 水力计算对溢流和泄水建筑物等的水力计算(含水工模型试验) 、消能设施时设计与计算,提出计算情况、荷傅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包括有关试验)及其成果。第四节 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主要内容:论述建筑物结构材料的选定。对挡水建筑物的稳定、应力、渗透、变位和渗流稳定等的计算,提出计算情况、存备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包括有关试验)及其成果。提出基础(含与岸连接)处理与防渗措施。提出工程量。对新型的结构和特殊问题进行专门论述。第五节

12、 金属结构设计主要内容:说明主要设计项目,工作条件,列出金属结构设计计算的依据和参数;说明型式选择和布置方案,提出结构计算方法,荷载组合与成果;提出防冰冻、防气蚀、防振和防冲淤等措施;提出启闭力和参数。提出工程量和材料要求。对采用新型或大型金属结构等进行专门论述,必要时结合模型试验进行论述。第六节 机械设备主要内容:说明主要机械设备的主要参数、型式选择与布置,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设计与计算成果(如选用定型产品可不作计算) 。提出工程量包括主要设备清单。第七节 电气设计主要内容:说明动力与照明系统的供电型式、线路等选择;拖动系统的传动力方案、设备、运行和保安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型式、操作方式的选择

13、、布置原则和保字措施;通信系统型式及其他。提出工程量包括主要设备清单。第八节 管理与维修主要内容:提出管理人员编制、生产与生活设施等。提出维修设施、人员编制、生产与生活设施等。分别提出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材料。第九节 观测设施主要内容:提出观测要求、观测设计及其设备。第十节 工程量汇总汇列工程量,包括总表和分表,材料、主要设备及其规格等。第九章 通航建筑物第一节 设计依据主要内容:列出本建筑物的级别、设计可依据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工程地质特性、地震程度、设计参数等。第二节 总体设计主要内容:说明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和其他特征水位的确定。论述选定通航建筑物的布置方案。说明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程、尺寸

14、和布置(包括上下游引航道的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按岸工程及其防渗与排水等其他设施) 。着重研究论述上下游引航道与河流道的衔接条件、通航水流条件、防淤措施和必要的试验研究的结论。提出年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成果及其耗水量。第三节 水力计算主要内容: 船闸:阐明输水系统的选型与布置,水力计算(包括水工模型试验)及消解设施时设计与计算。升船机:阐明船舶(队)进出承船厢的水动力以及承船厢出入水和系泊等的试验研究及其成果。第四节 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主要内容:论述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其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物的稳定、应力渗透、变位、渗流等计算,提出计算情况、荷载及其组合、计算方法及其成果。提出基础处理、防渗措施。

15、提出工程量。第五节 金属结构设计主要内容:说明工作条件、设计依据与数据;结构物选型、布置方案、结构计算方法、荷载组合与成果。提出防冻、防气蚀、防振、防腐等措施。提出启闭力或牵引力及其参数等。提出工程量及材料要求。第六节 机械设备主要内容:说明主要机械设备(各工作闸门、阀门、检修门的启闭机;承船厢牵引或起吊机械;固定或移动机械;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机械;防撞或安全装置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的型式选择的布置方案,以及主要参数和操作条件等。提出机械设备设计与计算成果(如选用定型产品可不作计算) 。提出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清单。第七节 电气设计主要内容:说明动力与照明系统的供电型式及线路线路等选择;拖动系统的传

16、动方案、设备、运行和保安装置的选择;控制系统的控制型式、操作方式的选择,布置原则和保安措施;通信及导航系统形式、容量、线路方式的选择及设置位置等。提出工程量包括主要材料、设备。第八节 管理与维修主要内容:提出管理人员编制,生产与生活及交通工程设施等。提出维修设施、人员编制,生产与生活设施等。分别提出工程量和主要设备和材料。 第九节 观测设施主要内容:提出观测要求、观测设计及其设备。第十节 工程量汇总汇列工程量包括总表和分表,材料、主要设备及其规格等。本章也可适用于水利枢纽中通航建筑物初设文件的编制。第十章 电站及其他综合利用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水电站、引水渠首水闸、水泵站、这鱼和过木等设施。其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水电站工程遵照原水利电力部SD169-85水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试行) ,其他综合利用工程参照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