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0810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民办微积分II(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程 教 案2009 2010 学年 第 二 学期院 ( 部 ) 公 共 基 础 课 部 教 研 室 数 学 课 程 名 称 微 积 分 授 课 班 级 M09 旅游管理、( 本 ) 教 师 姓 名 毛 陵 陵 公 共 基 础 课 部 、 外 国 语 学 院 第 13 周 教学内容 第七章 无穷级数 第一节 无穷级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第二节 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第三节 幂级数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和级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比值审敛法。熟悉几何级数,P-级数的收敛条件。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了解任意项

2、级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幂级数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的求法。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会求幂级数的和函数。知道泰勒公式,知道泰勒级数。会将一些简单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级数敛散性的判断,幂级数收敛域及和函数。 难点:级数敛散性的判断,求幂级数和函数。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过程: 第一节 无穷级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首先介绍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再介绍级数收敛的定义,以及用定义来判断一个级数收敛与否的方法;介绍级数的五个基本性质,和利用性质来判断级数收敛的方法。 第二节 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第一部分,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介绍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比值审敛法和它

3、们的用法;第二部分,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介绍交错级数的定义,莱布尼兹审敛法和它的用法;第三第 1 页部分,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介绍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定义,收敛、绝对收敛、条件收敛之间的关系,如何判断一个级数是绝对收敛还是条件收敛。 第三节 幂级数 介绍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概念,如何求一个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的方法;介绍幂级数的性质,根据逐项求导、逐项积分来求幂级数的和函数。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介绍泰勒公式和麦克劳林公式,根据公式用直接展开法和间接展开法将一些初等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方法: 概念和图形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例题的求解过程以及一些需要强调的地方采用板书,再用课

4、件巩固。课堂中,实施师生互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讲解例题,尤其是习题的时候,适当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给予改正和加强。 课外作业 习题 7-1 1(1、3),3(1、6); 习题 7-2 1(1、2),2(3、6) ,3(2、5),4(1、3、5) ; 习题 7-3 1(2、3、4),2(1、3) ; 习题 7-4 1(1、3、5),2(1) ,3(2),4(3) ;复习题七 参考书目 (1)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 高等数学(下) ,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国印等编写 (3) 微积分 ,中国人民大学

5、出版社,赵树嫄主编 教学小结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难,原因在于判断级数敛散性方法多种难以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细致一些。对于级数敛散性的判断,第 2 页要先判断级数的类型,再根据级数的特点来选择判定方法。要多讲多练,注意区分、归纳和总结。并及时发现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及时改正。还有这一章的公式比较多,要督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 第 3 页第 410 周 教学内容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积分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简介 第二节 多元函数的概念 第三节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第四节 偏导数 第五节 全微分 第六节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第七节 隐函数的微分法 第八节 二元函数的极值 第

6、九节 二重积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了解曲面方程的概念,知道常用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图形。掌握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以及极限与连续的概念。熟悉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熟练掌握一阶偏导数的求法,会求复合函数和隐函数的偏导数。理解多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极值的求法,掌握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元函数的偏导数,二元函数的极值,二重积分。 难点: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二重积分。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过程: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简介

7、 先介绍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给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介绍空间曲面与方程的概念,并根据此求一些简单的空间曲面方程;用截痕法讨论曲面方程的图形。 第二节 多元函数的概念 先介绍多元函数的定义,介绍如何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和二元函数的第 4 页几何意义。 第三节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首先介绍二元函数极限的概念具体求二元函数极限的例子与方法,再介绍二元函数连续的定义。 第四节 偏导数 先介绍偏导数的定义,并注意与一元函数的导数定义的区别与联系,给出求偏导数的方法与例子;介绍二阶偏导数的定义和求二阶偏导数的方法。 第五节 由矩形面积的改变量引入全微分的概念,给出全微分的公式并证明,注意讲解全微分与一

8、元函数微分的联系与区别;求全微分的例题,以及利用全微分近似计算。 第六节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给出复合函数求偏导的链式法则并证明,根据复合函数不同的复合特点给出具体求偏(全)导的例子与方法。 第七节 隐函数的微分法 利用复合函数求偏导给出隐函数求偏导的公式,再给出例题。 第八节 二元函数的极值 给出二元函数极值的概念,介绍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利用充分条件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介绍最值的概念,并给出最值应用的例题;介绍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 第九节 二重积分 第一部分 二重积分的基本概念 利用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求曲顶柱体体积引入二重积分的定义;给出二重积分的基本性质,并加以讲解和证

9、明;第二部分,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给出在不同类型的积分区域上二重积分化为累次积分的方法,讲解交换累次积分次序和求二重积分的例题;利用二重积分的性质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利用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求立体的体积;第三部分,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先对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换作相关的说明和介绍,根据积分区域的不同特点,给出化为累次积分的方法,讲解例题。 方法: 概念和定理内容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定第 5 页理的证明、例题的求解过程以及一些需要强调的地方采用板书,再用课件巩固。课堂中,实施师生互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

10、学效果。讲解例题,尤其是习题的时候,适当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给予改正和加强。 课外作业 习题 8-2 1(2、3、6); 习题 8-3 1(1、2); 习题 8-4 1(1、5) ,2(1、3) ; 习题 8-5 1(1) ,2(1、3) ,4; 习题 8-6 1(2、4) ; 习题 8-7 1(4、5) ,2; 习题 8-8 1(1、2) ,4,5(2、3) ; 习题 8-9 1(2、4) ,2(1、5、6) ,3(1、3) ,4(1、2) ,5(2、3) ; 补充练习;复习题八 参考书目 (1)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2) 高等数学

11、(下) ,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国印等编写 (3) 微积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赵树嫄主编 教学小结 本章是多元函数微积分的主要内容,也是这学期的重点内容。微分部分,由于要用到一元函数部分的若干公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复习一下,因为有部分学生一元函数求导公式不熟悉会直接影响求偏导数。二重积分是难点,也有相当原因是定积分掌握的不够,因此定积分要带着。在区域类型的选择上要多讲解,特别是极坐标系下的情况,由于学生中学没有学习过极坐标,所以要多花一些时间在极坐标系上。总的来说,这一部分,要多练多做,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例题与练习,作业量可以有适当的增加,也可以安排一些小

12、测验,以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 第 6 页第 1114 周 教学内容 第九章 微分方程简介 第一节 微分方程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一阶微分方程 第三节 几种二阶微分方程 第四节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微分方程的概念。熟练掌握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齐次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会求解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和二阶常系数齐次、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阶微分方程。 难点:高阶微分方程。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过程: 第一节 微分方程基本概念 介绍微分方程、阶、高阶微分方程、解、特解、通解、初始条件的概念。 第二节 一阶微分方程 第一部分,可分离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介绍可分离变量一阶微分方程的概念、求法,讲解相关例题;第二部分,齐次微分方程,介绍齐次微分方程的定义、求法,讲解相关例题;第三部分,一节线性微分方程,介绍一阶线性齐次方程和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的概念,给出它们的通解,介绍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