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1078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模具的研磨与抛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章 模具的研磨与抛光模具的研磨与抛光是以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形状精度和增加表面光泽为主要目的,属光整加工,可归为磨削工艺大类。他们研磨与抛光在工作成形理论上很相似,一般用于产品、零件的最终加工。现代模具成形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精度、高寿命的模具要求到 m 级的精度。一般的磨削表面不可避免要留下磨痕、微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对一些模具的精度影响很大,其成形表面一部分可采用超精密磨削加工达到设计要求,但大多数异型和高精度表面大都要进行研磨与抛光加工。对冲压模具来讲,模具经研磨与抛光后,改善了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利于板料的流动,减小流动阻力,极大地提高了成形零件的

2、表面质量,特别是对于汽车外覆盖件尤为明显。经研磨刃口后的冲裁模具,可消除模具刃口的磨削伤痕,使冲裁件毛刺高度减少。塑料模具型腔研磨、抛光后,极大地提高型腔表面质量,提高成形性能,满足塑件成型质量的要求、塑件易于脱模。浇注系统经研磨、抛光后,可降低注射时塑料的流动阻力。另外研磨与抛光可提高模具接合面精度,防止树脂渗漏,防止出现沾粘等。电火花成型的模具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变质层,变质层上许多缺陷需要用研磨与抛光去处。另外研磨与抛光还可改善模具表面的力学性能,减少应力集中,增加型面的疲劳强度。5.1 模具的研磨5.1.1 研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研磨是一种微量加工的工艺方法,研磨借助于研具与研磨剂(一种游

3、离的磨料) ,在工件的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上产生相对运动,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从工件上去除微小的表面凸起层, 以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和很高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等,在模具制造中,特别是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精密压铸模、塑料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应用广泛。1. 研磨的基本原理1)物理作用 研磨时,研具的研磨面上均匀地涂有研磨剂,若研具材料的硬度低于工件,当研具和工件在压力作用下做相对运动时,研磨剂中具有尖锐棱角和高硬度的微粒,有些会被压嵌入研具表面上产生切削作用(塑性变形) ,有些则在研具和工件表面间滚动或滑动产生滑擦(弹性变形) 。这些微粒如同无数的切削刀刃,对工件表面产生微量的切削作用,并均匀地

4、从工件表面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图 5.1.1 所示为研磨加工模型。同时,钝化了的磨粒在研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挤压被加工表面的峰点,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微挤压塑性变形,从而使工件逐渐得到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 图 5.1.1 研磨加工模型2)化学作用 而当采用氧化铬、硬脂酸等研磨剂时,在研磨过程中研磨剂和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上产生化学作用,生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氧化膜很容易被磨掉。研磨的过程就是氧化膜的不断生成和擦除的过程,如此多次循环反复,使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降低。2.研磨的应用特点1)表面粗糙度低 研磨属于微量进给磨削,切削深度小,有利于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 Ra0 .0

5、1m。2)尺寸精度高 研磨采用极细的微粉磨料,机床、研具和工件处于弹性浮动工作状态,在低速、低压作用下,逐次磨去被加工表面的凸峰点,加工精度可达0 .1m0 .01m。3)形状精度高 研磨时,工件基本处于自由状态,受力均匀,运动平稳,且运动精度不影响形位精度。加工圆柱体的圆柱度可达 0 .1m。4)改善工件表面力学性能 研磨的切削热量小,工件变形小,变质层薄,表面不会出现微裂纹。同时能降低表面磨擦系数,提高耐磨和耐腐蚀性。研磨零件表层存在残余压应力,这种应力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的疲劳强度。5) 研具的要求不高 研磨所用研具与设备一般比较简单,不要求具有极高的精度;但研具材料一般比工件软,研磨中会

6、受到磨损,应注意及时修整与更换。3.研磨的分类(1)按研磨工艺的自动化程度 1)手动研磨 工件、研具的相对运动,均用手动操作。加工质量依赖于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适用于各类金属、非金属工件的各种表面。模具成形零件上的局部窄缝、狭槽、深孔、盲孔和死角等部位,仍然以手工研磨为主。2)半机械研磨 工件和研具之一采用简单的机械运动,另一采用手工操作。加工质量仍与操作者技能有关,劳动强度降低。主要用于工件内、外圆柱面,平面及圆锥面的研磨。模具零件研磨时常用。3)机械研磨 工件、研具的运动均采用机械运动。加工质量靠机械设备保证,工作效率比较高。但只能适用于表面形状不太复杂等零件的研磨。

7、(2)按研磨剂的使用条件1)湿研磨 研磨过程中将研磨剂涂抹于研具表面,磨料在研具和工件间随即地滚动或滑动,形成对工件表面的切削作用。加工效率较高,但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及光泽度不如干研磨,多用于粗研和半精研平面与内外圆柱面。2)干研磨 在研磨之前,先将磨粒均匀地压嵌入研具工作表面一定深度,称为嵌砂。研磨过程中,研具与工件保持一定的压力,并按一定的轨迹做相对运动,实现微切削作用,从而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干研磨时,一般不加或仅涂微量的润滑研磨剂。一般用于精研平面,生产效率不高。3)半干研磨 采用糊状研磨膏,类似湿研磨。研磨时,根据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适时地涂敷研

8、磨膏。各类工件的粗、精研磨均适用。5.1.2 研磨工艺1. 研磨工艺参数(1)研磨压力研磨压力是研磨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Mpa) 。在研磨过程中,随着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不断降低,研具与工件表面接触面积在不断增大,则研磨压力逐渐减小。研磨时,研具与工件的接触压力应适当。若研磨压力过大,会加快研具的磨损,使研磨表明粗糙度增高,影响研磨质量;反之,若研磨压力过小,会使切削能力降低,影响研磨效率。研磨压力的范围一般在(0.010.5)MPa。手工研磨时的研磨压力约为(0.010.2)Mpa;精研时的研磨压力约为(0.010.05)Mpa;机械研磨时,压力一般为(0.010.3)MPa。当研磨压力

9、在(0.040.2)MPa 范围内时,对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收效显著。()研磨速度 研磨速度是影响研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研磨速度与研磨效率成正比。但研磨速度过高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甚至会烧伤工件表面,研具磨损加剧,从而影响加工精度。一般粗研磨时,宜用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速度;精研磨时则用较低的压力和较高的速度。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选择研磨速度时,应考虑加工精度、工件材料、硬度、研磨面积和加工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一般研磨速度应在(10150)m/min 范围内选择,精研速度应在 30m/min 以下。手工粗研磨时,每分钟约为(4060)次的往复运动;精研磨时约为每

10、分钟(2040)次的往复运动。()研磨余量的确定 零件在研磨前的预加工质量与余量,将直接影响到研磨加工时的精度与质量。由于研磨加工只能研磨掉很薄的表面层。因此,零件在研磨前的预加工,需有足够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对表面积大或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研磨余量应取较大值。预加工的质量高,研磨量取较小值。研磨余量的大小还应结合工件的材质、尺寸精度、工艺条件及研磨效率等来确定。研磨余量尽量小,一般手工研磨不大于 10m,机械研磨也应小于 15m。()研磨效率研磨效率以每分钟研磨去除表面层的厚度来表示。工件表面的硬度越高,研磨效率越低。对于一般淬火钢为mmin,合金钢为 0.3mmi

11、n,超硬材料为 0.1mmin。通常在研磨的初期阶段,工件几何形状误差的消除和表面粗糙度的改善较快,而后则逐渐减慢,效率下降。这与所用磨料的粒度有关,磨粒粗,切削能力强,研磨效率高,但所得研磨表面质量低;磨粒细,切削能力弱,研磨效率低,但所得研磨表面质量高。因此,为提高研磨效率,选用磨料粒度时,应从粗到细,分级研磨,循序渐进地达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2研具研具既是研磨剂的载体,使游离的磨粒嵌入研具工作表面发挥切削作用。磨粒磨钝時,由于磨粒自身部分碎裂或结合剂断裂,磨粒从研具上局部或完全脫落,而研具工作面上的磨料不断出現新的切削刃口,或不断露出新的磨粒,使研具在一定时间內能保持切削性能要求。同时研

12、具又是研磨成形的工具,自身具有较高的几何形状精度,并将其按一定的方式传递到工件上。(1)研具的材料 1)灰铸铁晶粒细小,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硬度适中,磨耗低;研磨效果好;价廉易得,应用广泛。2)球墨铸铁 比一般铸铁容易嵌存磨料,可使磨粒嵌入牢固、均匀,同时能增加研具的耐用度,可获得高质量的研磨效果。3)软钢 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常用于制作小型研具。如研磨小孔、窄槽等。4)各种有色金属及合金。如铜、黄铜、青铜、锡、铝、铅锡金等,材质较软,表面容易嵌入磨粒,适宜做软钢类工件的研具。5)非金属材料。如木、竹、皮革、毛毡、纤维板、塑料、玻璃等。除玻璃以外,其他材料质地较软,磨粒易于嵌入,可获得良好的研磨

13、效果。(2)研具种类1)研磨平板 用于研磨平面,有带槽和无槽两种类型。带槽的用于粗研,无槽的用于精研,模具零件上的小平面,常用自制的小平板进行研磨,如图 5.1.2。 2)研磨环 主要研磨外圆柱表面,如图 5.1.3。研磨环的内径比工件的外径大(0.0250.05)mm,当研磨环内径磨大时,可通过外径调解螺钉使调节圈的内径缩小。3)研磨棒 主要用于圆柱孔的研磨,分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如图 5.1.4。固定式研磨棒制造容易,但磨损后无法补偿。分有槽的和无槽的两种结构,有槽的用于粗研,无槽的用于精研。当研磨环的内孔和研磨棒的外圆做成圆椎形时,可用于研磨内外圆椎表面。1-调节圈;2-外环;3-调节螺

14、钉图 5.1.2 研磨平板 图 5.1.3 研磨环5.1.4 研磨棒(3)研具硬度研具是磨具大类里的一类特殊工艺装备,它的硬度定义仍沿用磨具硬度的定义。磨具硬度是指磨粒在外力作用下从磨具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反映结合剂把持磨粒的强度。磨具硬度主要取决于接合剂加入量的多少和磨具的密度。磨粒容易脱落的表示磨具硬度低;反之,表示硬度高。研具硬度的等级一般分为超软软中软中中硬硬和超硬 7 大級。从这些等级中还可再细分出若干小级。测定磨具硬度的方法较常用的有手锥法、机械锥法、洛氏硬度計测定法和喷砂硬度计测定法。在研磨切削加工中,若被研工件的材质硬度高一般选用硬度低的磨具;反之則选用硬度高的磨具。3.常用的

15、研磨剂研磨剂是由磨料、研磨液及辅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常用的研磨剂有液体和固体两大类。液体研磨剂由研磨粉、硬脂酸、煤油、汽油、工业用甘油配制而成;固体研磨剂是指研磨膏,由磨料和无腐蚀性载体,如硬脂酸、肥皂片、凡士林配制而成。磨料的选择一般要根据所要求的加工表面粗糙度来选择,从研磨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来说,要求磨料的颗粒要均匀。粗研磨时,为了提高生产率,用较粗的粒度,如 W28W40;精研磨时,用较细的粒度如,如 W5W27;精细研磨时,用更细的粒度如,如 W1W3.5。(1)磨料磨料的种类很多,表 5.1.1 为常用的磨料种类及其应用范围。表 5.1.1 常用的磨料及其应用范围系列 磨料名

16、称 颜色 应用范围氧化铝系 棕刚玉 棕褐色 粗、精研钢、铸铁及青铜白刚玉 白色 粗研淬火钢、高速钢及有色金属铬钢玉 紫红色 研磨低粗糙度表面、各种钢件单晶刚玉 透明、无色 研磨不锈钢等强度高、韧性大的工件黑色碳化硅 黑色半透明 研磨铸铁、黄铜、铝等材料绿色碳化硅 绿色半透明 研磨硬质合金、硬铬、玻璃、陶瓷、石材等材料碳化物系碳化硼 灰黑色 研磨硬质合金、陶瓷、人造宝石等高硬度材料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灰色至黄白色 研磨硬质合金、人造宝石、玻璃、陶瓷、半导体材料等高硬度难加工材料超硬磨料系立方氮化硼 琥珀色 研磨硬度高的淬火钢、高钒高钼高速钢、镍基合金钢等氧化铬 深红色氧化铁 铁红色氧化铈 土黄色软磨料系氧化镁 白色精细研磨或抛光钢、淬火钢、铸铁、光学玻璃及单晶硅等,氧化铈的研磨抛光效率是氧化铁的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