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397717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 的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形势下在医学领域开展“学士后教育”的探讨冯晓 黄永丽(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近年来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增多,为提高就业率在理工科已经开展了学士后教育。本文将从在医学领域实施学士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来论述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将就将这一教育模式引入医学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一探讨。【关键词】:医学 学士后教育 探索The Study on Post-education in Medicine FieldFENG Xiao HUANG Yong-li(Huaihe Medical college of henna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2、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raduat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st-education model appear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oints to talk about the necessary and possibility of model entering medicine field. Key words: Medicine, post-education, explore0 引言1956 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 Lengrand)第 1 次提出了终身

3、教育 (life- long education)的思想,1972 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报告确定了“终身教育”的定义 1并提出应将其作为未来教育革新的主导思想。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医学教育界建立由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Education 简称 UME)一一毕业后医学教育(PostgraduateMedical Education 简称 PME)一一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 Education简称 CME)的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概念。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

4、注,而这一难题在医学领域同样存在。医学生就业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密切相关 2,学士后教育模式的开展可以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医学生就业难、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缓解看病难。1在医学领域实施学士后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并不在于我们的大学生太多了,而在于结构性矛盾,大中城市人才供求过剩,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和乡村人才短缺和基层工作报酬低难于保障大学毕业生社会地位而使他们不愿意服务于基层。在医学领域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我们的基层医院也需要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医生,而我们的大学生只想一心考研究生进大城市大医院做医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提出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政策。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体

5、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医疗改革框架,在这样具有大转折的医疗形势下,从影响医学生职业理想的问题入手培养一批愿意扎根基层的,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十分有必要。当今社会,生存环境日益复杂。人类为适应“新生活”而产生的教育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赖以谋生的职业教育需求。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职业“从一而终”和知识技能“经久耐用”的主流职业现象不同,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的内容和形式更新加快,对从业者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要素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基层医院来我院进修的大夫学历层次偏低,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样的医生在基层工作显然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稍有经济条件的患

6、者便会选择去中心大医院,从而加重大医院已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在医学教育领域提出“学士后”教育,试图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以及缓解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不均等方面问题作出可行性尝试与探索。1.1医学领域内实施学士后教育1.1.1 学士后教育在医学领域的优势学士后教育进入医学领域有以下优势:a 缓解临床医学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没有找到工作不用着急进入学士后阶段学习实践不用学费,还有适当生活补贴,结束后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b 符合当前国家相关政策;医学领域推行学士后教育与当前国家和政府提出的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政策也相一致。国家最近对高职教育相当重视,但是医学被当作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

7、科,一直没有纳入高职教育范畴,其实在基层医院从事日常的医疗工作并不一定要求从业者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基层单位过高的学历门槛会抬高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和一定的高学历人才的资源浪费。c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医学生在毕业实习所从事的医疗活动有限,当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获得毕业证后再从事医疗活动上级医师会相对放手一些。d 充实基层医院技术力量。在我们中原地区的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学历大多是中专或者一些成人教育培养毕业的学生,有正规大学毕业学生充实基层医院加强他们的理论力量。e 有助于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1.1.2 学士后教育在医学领域的实施学士后教育如何来实施呢?在我国普通医学学制为 5 年其中就包括第

8、 5 年生产实习,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法规规定: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再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 1 年以上才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考试从而获取医师资格成为具有独立处方权的医生。还有一些本身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的基层医生他们可能也具有行医资格,但学历层次偏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但已行医多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医学领域的学士后教育的生源可以来源于这 2 部分。目前在我国医学类高校的附属医院多为 3 级甲等医院,承担对学士后入站人员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师资及硬件均符合标准。但是困难在于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考入大学意味吃皇粮的高度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仍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上了大学就非得考研究生。这就产生

9、了关于当前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的问题。密歇根大学校长 HeryP.Tappan 所说:“学术知识与实用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真正的知识都是实用的,人类不同领域的知识是相互支撑的,知识一旦被孤立就会衰落。 ”学生为了考上研究生很早就出现偏科,而后又逃避实习,这样的医学毕业生一旦进入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很差。所以学士后教育的前期工作也非常重要,很有必要将医学生在实习前期根据他们就业理想分为考研型和就业型两种,对于后者我们在实习阶段要加强职业培训,毕业时仍就无工作者进入学士后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学习等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后排进与高校有协作的基层医院工作,并在工作后根据学生要求必要时回校

10、重新学习;对于前者如果愿意考研我们可以缩短这部分医学生学制允许他们不生产实习,结束理论学习考上研究生同样授予学位。1.2 学士后教育在医学领域实施的可行性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理想很多学生已经庸俗化认为只有进入大医院拿高薪有房有车才是事业的成功。那么我们将就在基层医院工作和大医院工作的优势作如下分析:a、在大医院病人多病情复杂有助于一个医生的成长;但是在基层医院也可以增长一个医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b 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建立纵向联系后,有利于基层医院向大医院有序转诊,减轻大医院病人多的压力。c 而在基层医院的专业力量也应充实一些小专业医生使基层医院的处理疾病的能力增强,例如会运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减少

11、在基层医院的误诊率。d 减轻患者看病的负担,农村患者去大城市看病首路费也是不小的支出 e 减少患者看病的步骤,例如大医院可以按比例留取一部分专家号给基层医院预约病人,检查结果互认。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背景下将学士后教育引入医学领域是一个可操作性强并有可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尝试,期待我校和有条件的高校进行尝试。2其他行业对学士后教育的认识比较2.1 在IT业学士后教育评论针对不少“学士后”人群首选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投资”的现象,一名多年从事IT 行业的大学教师分析, “高校 IT 专业存在一些偏重理论的客观现状,在高校中开设 IT课程是不少,但是课程的专业

12、程度上的都不够深。像编程语言,10 年前我们这个专业就学习 PASCAL、C 语言了,到现在教材还是大同小异。和实际相贴近的课程讲得又不够深入,而课后作业、毕业设计更是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的水平。相比较,职业培训季候在体系设置、课程更新、实战模拟等方面均更为符合 IT 行业的发展需求。4 年内威迅教育软件微思培训课程已更新到 5.0 版- 仅这一点便是目前高校 IT 教育无法比拟的。 ”针对 IT“学士后”教育蔚然成风的现象,上海一位高招办主任表示,IT 学士后教育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不少大学生开始放下“高人一等”的架子,到可以学得一技之长的职业技能教育机构“

13、回炉” ,提高职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找工作加油助力。出现“学士后”这样的一个缓冲带,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应该是一件好事。 32.2 教育界的学士后教育学士后教师教育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显示了世界师范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4】 随着义务教育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层次的提升和发展将是一个必然,开展学士后教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选择。 【4】3 结语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背景下将学士后教育引入医学领域是一个可操作性强并有可能带来

14、一定经济效益的尝试,期待我校和有条件的高校进行尝试。培养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可以实现医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 5,而学士后教育是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可以用一个图标来表达学士后教育进入医学领域的意义。学士后教育在医学领域开展教育规范医学教育社会加强基层医院技术力量缓解看病难医学加强医学实用性参考文献1 Ewa PilhammarA ndersson. Continuinge ducation in Sweden to what purpose? J.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 2001,32(2):86-932 万鹏飞,丁颢,马国武等.医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243 职业培训力显“学士后”就业优势 http:/www.ndwish- 2009-03-064徐今雅.发达国家学士后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75-795 周烁,吴蕾蕾,贾国葆.关于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