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71261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领域中之社会学内容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會領域中之社會學內容分析王大修壹、 社會領域實施以來的問題一、 一般問題二、 能力指標問題三、 所呈現在課程設計上的現象(一) 教學活動符合部分能力指標(二) 能力指標的學習能力銜接由低到中的銜接(以地圖為例)1 低年級表一、課程發展與設計的思考 a-b-c 能力指標目標(學習要項)教學活動(活動內容) 評量A 我初步印象所認為的內容(低年級)要教什麼?1-1-1 辨識地對學生學習看法影響-如何組織課程?學校和社區中的公共設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非常重要的部分,第二單元第三課住在這裡真好的設計,什麼學習理念引導出如何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1 早上上四年級的小華帶著上一年級的妹妹小美一起上學,走道

2、校門口時,看到太陽,小美說太陽在前面,小華說:面對校門太陽在我們點、位置、方向、並能運用模型代表實物1-1-2 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主要是要小朋友認識周圍環境有哪些公共設施,並說出其地點、位置與使用方式,知道其重要性並加以愛惜。小朋友,你在校園什麼地方做這些活動呢?1、 我在 盪鞦韆。2、 我在 借書。3、 我在 買鉛筆、牛奶、麵包。4、我在 跑步左邊。2 早上在走廊升旗時,一年甲班的小美背對教室看見太陽在她的右手邊,小美的姊姊小華背對教室看見太陽在左手邊,請問小華與小美的教室在哪裡?早上升旗時太陽到底是在左邊還是右邊?3 下午放學在走廊降旗時,如果你是小美太陽在哪一邊?如果你是小華,太陽

3、在哪一邊?4 小美二年級時小美、小華仍在原來教室上課,請問姊姊小華的教室在小美教室的哪一個方位?檢視與實做 表二的評量表二、不同思考的檢視與實做1-1-1 辨識地點、位置、方向、並能製作和運用模型代表實物1-1-2 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目標(學習要項) 教學活動(活動內容) 評量A 具體行為1 會說出家裡的地址2 會說出上學途中經過的路名及景物3 能說出住家與學校附近的公共設施說不出代表什麼問題?說出了代表學會了指標什麼內容?B1 認識周圍環境(學校和社區)有哪些公共設施,並說出其地點、位置與使用方式,知道其重要性並加以愛惜。 (牛)B幫助一年級新生認識新環境,了解新同學和班級老師,以消除

4、不安及陌生感,進而能夠快樂的讀書與遊戲,就認識新環境而言,包括了教室與學校內外的環境、熟悉校門口到教室的路線、和出教室到校園其他地方的路線等,讓學校不再是一個讓兒童懼怕的地方,而是個可以快樂自在學習遊戲的樂園。 (牛) 兒童能注意到每天上學的路上會經過哪些道路、建築物和商店,並清楚知道如何從家中到學校以如何知道學童是否注意到了沒有?及返回家中的路程,也可以描述給其他同學知曉,且利用圖畫紙把家中到學校的路線畫出來;除了自己的班級所在地外,例如健康中心在教室的哪一邊?圖書室在教室的哪一邊等等,熟悉了學校的環境之後,可以讓兒童說說她在校園內最喜愛的活動場所在哪,也可以利用校園平面圖來讓小朋友認識其校

5、園的各個環境,並與日常生活的經驗結合,知道校園的空間利用與正確位置。 (新)圖一、生活環境中的距離與方向N 方向與距離地點:我的學校地點:我的社區其他地點(麵包店、書店、公園、站牌、土地公廟-)地點:我的家貳、 與社會學相關的能力指標內容分析一、能力指標的解讀(一)低年級指標說明5-1-1 察覺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 定義: 1自我社會學者謝立夫(Muzafer Sherif) 則認為自我乃是個人心理結構在發展中所形成,由個人對自己的軀體及其部位,對其能力、對事物、他人、家庭、團體、社會價值、生活目標及社會結構所獲得的有關態度所組成。這些態度確定並調節個體在具體情況與活動中對上述事物的關係 。

6、因此由以上的定義可以簡述如下:(1)自我係由一套態度所組成;(2)構成自我的態度並不限於自身,而且包括對外界的事物、人物與價值觀念;(3)自我是後天學習的,是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發展而成的,自我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4)自我決定個人在具體情境中的行動表現(郭維藩,1996) 。2發展發展是一種改變,是從某一個階段到另一階段的改變。發展主要是探討人類生命歷程中如何以及為什麼成長、適應和改變。這些改變包括個人行為的形式、類型、組織等的改變。發展也包含了進步,增加了複雜性,因此後來的階段比前一階段更具完整性。發展具備以下特性:1 發展包括身體與精神兩方面。2 發展的時間很長,在生理的發展停止後

7、,心理的發展仍持續。3自我發展一個生物我能轉型為社會我,最主要的關鍵在其逐漸培養出角色取得(role-taking)的能力,能夠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或立場回過頭來看自己,進而將外在的互動對象內在化,在思慮過程中自問自答,進行一種對話式的自我盤詰或自我評價。周遭的重要他人亦可能類化為概括化的他人 ,社會規範內在化為良心以進行自我管制,社會與自我成為相輔相成的一體。解釋說明:(總結條列概念之間的關係)1 自我是自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成為一個人者。2 自我是由一套態度所組成,這一套態度並不限於對自身,尚且包括對外界的事物、人物與價值觀念。3 自我是後天學習的,我們的一生不斷的在進行自我的發展。4 自

8、我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而且自我的概念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演變。5 自我發揮以下作用-決定個人在具體情境中的行動表現。6 對自我的認識可以包括我的特性、我對他人與事物的看法、我的意見與行動決定。7 因此人是可以主動修改、創造自己周遭的環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影響。舉例(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的點):自我的概念隨著年齡的不同而演變,例如同樣是我是誰這個問題,九歲兒童會說我有黑色眼睛、與頭髮較著重生理特徵,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會較強調心理狀態(例如想法與感受) ,以及擔心其他人如何評斷自己(李茂興等譯,1995) 。例如一年級的王道田說我跑步跑得很快,老師會說我寫字寫的很漂亮,但是考試時很容易忘記

9、字怎麼寫。老師會說我很乖,都會在同學離開教室以後幫同學把椅子放回原位。王道田認為同學回家告訴他們的父母,王道田是誰時,他們都會怎麼說呢?王道田說:我不會亂打人。王道田早上下課時很想上大號,可是下課時間很短,不想上課了還沒有大完便,就一直忍著到中午回家才上廁所大便。爸爸回來時,王道田就問說:我不想早上在學校大便,可是早上起床又沒有辦法大便,怎麼辦? ,這就是王道田想要做一個在老師心目中準時上課的好學生,因此願意在生活的作息上做些改變。5-1-2 描述自己身心的變化與成長定義:1身心的變化與成長身體(生理)方面包括人體組織的構造與功能;心理方面包括愛與被愛、安全、成就、自尊、獨立、接納等;生理與心

10、理的變化包括量的改變與質的不同。解釋:(總結條列概念之間的關係)1 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與社會性三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狀況。2 身心健康的人就是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將自己看作是有能力且受歡迎的人,可以積極改變生活環境的人。因此身心健康的人都有正確的對待自己的身體、心理、對待他人與世界的能力。3 妥善適當的飲食使身體提高對疾病的預防能力,使用身體以維持體力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的狀況。4 設定符合自己認為幸福感覺的目標或理想的生活。5 不以自我為中心,與他人(家人、同學、老師) 、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6 了解每天的生活中身體、心理與社會性的變化,進而調整舊有的習慣,學習健康的生活方式。5-1-3 舉例說明

11、自己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家庭與學校的影響定義:參考 5-1-1 的定義解釋A1 發展是探討人類生命中如何以及為何成長、適應和改變。2 人的發展有個別的差異,但主要受到遺傳、環境與學習的影響。3 家庭為兒童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團體,家人是兒童早年學習適應社會最重要的成員。4 在與家庭成員的接觸中,兒童奠定了對人、對事、對生活的基本態度。5 當進入學校與其他社會團體時,兒童早期在家庭中建立的基礎,因為學習新的規則與關係相處而會有所改變及修正,因而多少都會影響到以後態度和行為的模式。6 在兄弟姊妹關係中,兒童受到兄姊的影響較多於受弟妹的影響。7 兒童經由衝突、合作、社會控制等適應過程,養成符應社會的行為

12、模式。舉例例如抽煙,雖然對身體有害,但是如果父母都抽煙,則小孩抽煙的比率就多二倍。兒童因為家庭生活習慣而沒有完成作業或打掃環境的習慣時,學校老師會要求完成個人的學習責任以及學習完成清掃的責任與學習。兒童適應環境的能力、習慣、觀念、態度、興趣等亦不斷的發生變化。5-1-3 指標說明: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發展與成長(如習慣、個性、興趣、成績、職業、價值觀等)雖然可由自己決定,但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除了社會上的文化風俗和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其觀念思想以及天生的智力和努力外,在此階段,家庭(包含父母、手足、長輩、親戚) 、學校(包括師長、同儕、設備、環境等)的影響和學生生活最密切。5-1-4 了解自己在群體

13、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定義:一、群體=團體團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為了完成特定的目標而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組織。團體又可分成正式(formal)與非正式(informal)兩種:(1 ) 正式團體:在組織結構的界定下,有明確工作指派的工作團體,例如學校。(2) 非正式團體:既無正式結構,亦無組織決定的連結關係,在環境中自然形成,基於社交的接觸而結合的團體,例如經常下課一起玩的幾位好朋友。社會學家顧里(Charles H. Cooley)又提出團體可以分為兩種:()初級團體: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首先加入的團體,也就是未經個人選擇,首先歸屬的團體,典型的例子即為家庭或親屬團

14、體。 ()次級團體:次級團體形成的目的不是基於情感的結合,而是為了特定的目的而組織起來的,因此比較以任務取向所形成的團體。二、角色角色是指人在不同的地方(社會結構中) ,由於擔任某種職位,而被其他人預期的行為。所以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在所屬不同的群體中,都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例如子女、兄弟姊妹、學生、同學、鄰居等。解釋說明:1 了解群體的意義以及舉出生活中所屬不同的團體。2 分辨自己在不同團體中所被預期的行為。3 舉出自己同時扮演多種角色。舉例:一、學校中:1 知道老師對我的期望如何做一個學生。2.知道學校與老師對於作為班級幹部的期望。4.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二、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期望於我

15、的行為 三、社區中:.鄰居眼中期望的行為。(二)中年級的指標解讀9-2-3 舉例外來的文化、商品和資訊影響當地文化和生活的例子。主題軸及其內涵:不同文化的接觸、互動與交流會造成衝突、合作與文化創新等各種關係。強勢文化的支配性、商品的標準化與大眾文化的廣泛傳播,使全球趨於一致,因而影響文化的多樣性並進而引發文化衝突與人類的適應問題。概念定義 A1. 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包括價值、信仰、行為規範、政治組織、經濟活動等等,這些是透過學習而不是透過生物的遺傳來代代相傳。美國人類學家馬格雷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78)說:文化是一個社會或是次團體所習得的行為 。史

16、美舍認為文化乃是一群有同一獨特生活方式的人共洗的一套價值、現實觀與行為模式 。文化的成分包括了三個主要內容:一、規範:民俗、民德、法律。二、價值:價值是對人類應該努力的目標或大家共同的信念。規範與價值不同,規範是指許可或不許可人類某種行為的標準。三、語言與符號:人類溝通要靠符號與語言兩種不同系統。2. 商品:商品是為了滿足人類需要而且可拿來交換的勞動產品。3. 資訊:資訊是有關世界上每一事實的知識,泛指所有種類的傳輸,包括數據、聲音、影像等,因此我們所說的話,所用的數字、文字、圖形、音樂及電腦和遊戲等都是資訊。9-2-3 舉例外來的文化、商品和資訊影響當地文化和生活的例子。概念定義 B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整合體,它是人類作為社會的一員時,所學習而得到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他的能力和習慣。綜合各家之說:文化是存在於人類社會中一切人工製品、知識、信仰、價值以及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