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5877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口腔组织病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组织病理大题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 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钙化的间质。2、味蕾 味觉感受器,位于上皮的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的侧壁上皮。3、融合 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外胚层接触、破裂、消失,进而达到面突的融合。4、限制板 牙本质小管的内侧壁衬有一层薄的有机膜,可调节牙本质小管矿化。5、鳃弓 胚胎第四周,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隆起,与 6 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1、神经嵴 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称为神经嵴。2、胶样小体 在扁平苔藓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胶样小体。3、骨上袋 牙周袋在底在牙

2、槽嵴顶的上方,由于牙槽嵴为水平型骨吸收,导致骨上袋形成。4、釉面横纹 指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间隔为 30-100um,呈叠瓦状。5、菌斑 是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斑块,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1、含牙囊肿 是指囊壁包含一个未萌牙的牙冠并附着在该牙的牙颈部的囊肿。2、天疱疮 是一种严重的皮肤黏膜疱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3、溃疡 是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而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4、过度角化 是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5、釉珠 位于磨牙根分歧部位或邻近颈部的牙骨质上 ,由基本正常的釉质组成 ,呈粟粒大小的珠状物。1、 绞釉釉柱 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近表面 1/

3、3 较直,内 2/3 弯曲,称为绞釉。2、继发性牙本质 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牙本质。3、欧文线 牙本质形成从牙尖的釉牙本质界开始,有规律的成层进行,如果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4、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牙本质发育受遗传性,影响钙代谢,钙化环境及全身性的因素的形象导致牙本质发育结构异常的疾病。5、龈谷 在后牙颊侧和舌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以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三、简答题1. 简述面部发育的过程答:(1)胚胎第 3 周形成额鼻突上颌突和原口。(2)胚胎第 4 周形成嗅板, 嗅凹中鼻突和侧鼻突。(3)胚胎第 5 周球状突面部突起发

4、育完成。 (4)胚胎第 6 周各突起的融合联合。 (5)胚胎第 7-8 周面部各突起已完成联合,初具人形。2. 简述釉质平滑面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答:(1) 釉质平滑面龋由深层到表层可分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2) 透明层位于病变的最前沿,釉质晶体开始脱矿,晶体间孔隙较正常釉质增大。(3 )暗层紧接透明层表面,较透明层孔隙增加。(4 )病损体部脱矿较严重,孔隙较大。(5 )表层位于釉质的最表层,脱矿程度明显较病损体部轻。3. 简述急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答:(1) 牙髓血管扩张充血。 (2) 血管通透性增加。 (3) 液体渗出。 (4) 组织水肿。 (5 )纤维蛋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

5、润。(6 )炎症加重,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局部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7 )炎症扩散,形成多处小脓肿,牙髓坏死。4.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叙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答:(1)始发期: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扩张;中型粒细胞浸润;龈沟液渗出增多 (2 )早期病变:T 细胞浆细胞浸润;胶原变性破坏;结合上皮增生 (3 )病损确立期:B 细胞浆细胞增多;结合上皮跟方增殖,形成浅牙周袋 (4 )进展期:形成深牙周袋;胶原溶解丧失;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渗出物增多。5. 简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同术后复发的关系答:(1)衬里上皮为较薄,厚度一致的复层鳞状上皮,5-8 层细胞,无上皮钉突 (

6、2 )上皮表面呈波浪状,表面不完全角化 (3 )棘细胞层较薄,与表面角花层的移行较突然,棘细胞内水肿 (4 )基地细胞层界限清楚,由柱状或立方装细胞构成,胞核呈栅栏状 (5 )纤维囊壁薄,合并感染可有炎细胞浸润,上皮可不规则增生,出现钉突 (6 )囊壁内可见微小子囊核和上皮岛1. 牙釉质平滑面龋的基本病理学改变答:病损区由里向外一般可区分为四层结构:即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1)透明层位于病损的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呈透明状,是龋损时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这是由于该处釉质的晶体开始出现脱矿,导致晶体间隙增大,当磨片用树胶浸封时,树胶的分子足以进人这些孔隙。由于树胶的折光指数与釉质磷灰石的折

7、光指数接近,故在光镜下呈均质透明状。2)暗层紧接于透明层的表面,呈现结构混浊、模糊不清。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由于一些小的孔隙不能使分子较大的树胶进入,而为空气占据,又因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磷灰石的折光指数相差较大,故使暗层显出混浊而模糊。暗层的变化包含着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的过程。3) 病损体部是病损区范围最广的一层,从表层下一直延伸到靠近暗层。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也呈正双折射,但其颜色与暗层不同。病损体部孔隙均较大,能为树胶分子所进入,故该层较为透明。病损体部脱矿最为严重。4) 表层在龋损区表面有一相对完整的表层。该层相对于病损体部的矿化程度要高。表层部位在龋损发生时往往首先受到酸的侵蚀,然而它却较病

8、损体部脱矿为轻。病损区完整的表层有再矿化现象的存在。2. 急性牙髓炎的病理学变化答:(1) 牙髓血管扩张充血。 (2) 血管通透性增加。 (3) 液体渗出。 (4) 组织水肿。 (5 )纤维蛋白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6 )炎症加重,成牙本质细胞变性坏死,局部组织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7 )炎症扩散,形成多处小脓肿,牙髓坏死。3. 牙周炎活动期病理改变 答:1) 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软垢及牙石堆积 2) 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成分 3) 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上皮增生炎细胞浸润 4) 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牙周袋,炎细胞浸润 5)胶原纤维水肿、变性、丧失

9、,被炎细胞取代 6)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 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牙周间隙增宽 8)深牙周袋至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与牙骨质附着 4. 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学改变答: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核浆比例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上皮层次紊乱;有丝分裂相增加;细胞多形性;细胞核浓染;核仁增大;细胞粘着力下降;棘细胞层出现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5.口腔黏膜糜烂与溃疡的鉴别 答:1)糜烂是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溃疡浅表破坏上皮层,深层溃疡破坏粘膜下层;2)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溃疡数目大小不一,常形成凹陷,表面有时覆盖假膜;3)糜烂愈后不遗留

10、瘢痕;深层溃疡痊愈后遗留瘢痕。 6.口腔粘膜三种非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答: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1)黑素细胞 位于口腔粘膜上皮的基底层。约在胚胎第 ll 周由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来并在此分裂繁殖。特殊染色见脑浆有树枝状突起伸人基底细胞或棘细胞之间。胞浆内含黑素颗粒.临床上,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因此这些部位也是黑色素性病变的好发部位。2) 朗格汉斯细胞 是一种有树枝状突起的细胞。主要位于棘层,也见于基底层,来自于造血组织。该细胞在上皮内不同部位其数量和功能均有所不同。此细胞与粘膜的免疫功能有关,其细胞表面特征与巨噬细胞很类似,作为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可以激活 T 淋巴

11、细胞。3)梅克尔细胞 此细胞位于基底层,常成群分布,可能来自于神经嵴或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小而圆的电子致密性膜被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引发冲动。此种细胞是一种压力或触觉感受细胞。1、 简述面部发育过程 答:(1)两个球状突在中线处联合,形成人中;(2) 球状突与同侧的上颌突联合形成上唇,其中球状突形成上唇的近中 l3 部分,上颌突形成远中 23 部分; (3) 侧鼻突与上颌突形成鼻梁的侧面、鼻翼和部分面颊。(4) 上颌突和侧鼻突之间的沟称鼻泪沟,以后分化成鼻泪管; (5) 上颌突和下颌突由后向前联合,形成面颊部,其联合的终点即口裂的终点(口角) 。(6) 下颌突在中线联合形成

12、下唇、下颌软组织、下领骨和下颌牙齿。(7) 额鼻突形成额部软组织及额骨;中鼻突形成鼻梁、鼻尖、鼻中隔、附有上颌切牙的上颌骨(前颌骨) 及邻近的软组织; 2、 简述牙本质龋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答:牙本质龋由深层到表层可分为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1) 透明层位于病变的最前沿,矿物盐晶体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2)脱矿层是在透明层的表面,细菌侵入之前,酸的扩散所导致的脱矿现象。3)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牙本质小管内有细菌侵入。4) 坏死崩阶层为牙本质龋的最表层,随着液化坏死灶扩大,数量增多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只残留一些坏死崩解组织。3、 简述口腔粘膜上皮的组成 答:1牙龈上皮 上皮层

13、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多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较深地插入固有层中,使上皮与深层组织牢固地连接。上皮基底细胞生长活跃,偶见黑色素细胞,或含有黑色素颗粒,所以牙龈有时出现黑色斑块。2龈沟上皮 牙跟上皮在游离龄的边缘,转向内侧覆盖龈沟壁,形成龈沟上皮。该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与结合上皮有明显分界。上皮细胞浆少,含少量粗面内质网和许多张力细丝。跟沟上皮丧失其角化是因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引起的。龈沟上皮不能抵抗机械力,而易破裂。结缔组织中常见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浸润,这是由龈沟内食物分解产物和细菌的刺激所引起的。3结合上皮 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龄沟底开始,向根尖方

14、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龈沟底部约含 1530 层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约含 34 层细胞。结合上皮细胞呈扁平状,其长轴与牙面长轴平行,无上皮钉突。但如受到刺激,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人结缔组织中。4、 简述静止期牙周炎发展过程答:1)沟内炎症明显减少,在牙周袋与牙槽骨间有大量新生纤维结缔组织,还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 2)牙槽骨吸收呈静止状态,看不到破骨细胞,牙槽骨吸收部位可见新骨形成。 3)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有新生现象。 5、 简述滤泡型成釉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答:滤泡型肿瘤上皮形成孤立性上皮岛。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之间疏松连接。上

15、皮岛周边部围绕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细胞核呈极性倒置。星网状层常发生囊性变。6、 简述多形性腺瘤镜下基本细胞构成及病理学特点(9 分)1) 光镜下肿瘤基本结构为腺上皮、肌上皮、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构成。 2) 腺管样结构: 主要是腺上皮形成的导管样结构,外围是梭形的肌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3) 肌上皮结构:有时是多形性腺瘤的主要成分,肌上皮结构中可见巢状鳞状上皮化生,细胞间桥明显。 4) 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黏液样细胞呈星形或梭形,胞浆突相连呈网状;软骨样组织似透明软骨,胞浆空泡状。1、 简述牙胚的组成、来源、形成的组织 1) 组成:成釉器,牙乳头,牙囊 2) 来源:成釉器:口腔外胚层,牙乳

16、头:外胚间叶,牙囊:外胚间叶 3)形成:成釉器:釉质,牙乳头:牙髓和牙本质,牙囊:牙骨质,牙周膜,固有牙槽骨 2、2、牙龈上皮、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1)牙龈上皮 上皮层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多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多而细长,较深地插入固有层中,使上皮与深层组织牢固地连接。上皮基底细胞生长活跃,偶见黑色素细胞,或含有黑色素颗粒,所以牙龈有时出现黑色斑块。2)龈沟上皮 牙跟上皮在游离龄的边缘,转向内侧覆盖龈沟壁,形成龈沟上皮。该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有上皮钉突,与结合上皮有明显分界。上皮细胞浆少,含少量粗面内质网和许多张力细丝。跟沟上皮丧失其角化是因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引起的。龈沟上皮不能抵抗机械力,而易破裂。结缔组织中常见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浸润,这是由龈沟内食物分解产物和细菌的刺激所引起的。3)结合上皮 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龄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结合上皮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龈沟底部约含 1530 层细胞,向根尖方向逐渐变薄,约含 34 层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