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57753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2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字伯华。现代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人。17岁到青岛求学。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1920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25年春天,从柏林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1920年5月,宗白华赴德国求学,在法兰克福哲学系注册。1921年春,转到柏林大学,师从著名的美学家德索

2、教授学习美学。在这里,宗白华的美学体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回国后开设包括美学、艺术论、历史哲学等在内的课程。抗战期间,除教学外,他潜心著述,研究中国艺术,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有着难以遏止的热情。著有流云小诗美学散步等。令无数后人“在一丘一壑,一鸟一花”中发现了无限。本文便是选自美学散步。题目点明了文章所要论述的对象“空灵”与“充实”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 文学艺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和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

3、艺、电影)等。文学是语言艺术,广义的艺术概念包括文学在内。,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三、掌握词语 冰清玉洁:形容高尚纯洁。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临渊窥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析词义 (1)淡泊 淡薄 辨析:“淡泊”指不追求名利,“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因淡忘而模糊。 例句:为了更好地塑造剧中“裴述”这一足智多谋又淡泊名利的角色,孙亦凡在开拍前刻意研读嵇康、阮籍等古代隐士高人的传记。 6月12日晚上五桥新苑小区发生火灾。就此记者走

4、访了部分小区发现,小区物业和业主消防意识淡薄。,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流露 暴露 辨析:都是动词。“流露”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暴露”指(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 例句:在观看历史纪录片时,孙红雷真情流露,潸然泪下,让人体会到他深埋内心的温暖和深情。 中国女排在这次大奖赛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其实这个时候出现问题反而是好事,有利于我们摆正位置。,资源助读,知识整合,(3)不可思议 不堪设想 辨析:这两个成语字面相似,而且都有“不能想象”的意思。区别主要在适用对象上。“不可思议”的适用对象是奇妙的事物或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不堪设想”的适用对象是严重的不

5、良的后果。 例句:过去的一周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和这么多杰出的球员一起前往社区互动,帮助孩子们,这让我们每一天都变得很有意义。 安顿下来后,被救村民黄晚桃紧握着两名救援队员的手说:“谢谢你们啊!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施救,后果不堪设想!”,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清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美学论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古今诗词等一些具体的事例论证说明,提出了空灵与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充实”的内涵是广大、深邃、丰富,“空灵”的内涵是冰清玉洁、脱尽尘滓。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

6、难探究,【任务一】分析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1.文艺与宗教、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文艺从宗教那里获得热情,从哲学那里获得人生智慧和宇宙观念。 2.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文艺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文艺表现人生真谛、宇宙奥秘,从而为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服务。 3.作者认为空和充实是什么关系? 提示:作者认为艺术境界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而是要由空获得充实,由空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请简述艺术空灵化的条件。 提示:外界物质条件方面: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 心灵内部方面:做到精神的淡泊。 5.在作者看来,艺术心灵所能达

7、到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提示:首先是艺术心灵能空、能舍,然后是艺术心灵能深、能实,最后是通过艺术心灵的观照,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都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地呈露于读者眼前。,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 1.如何理解“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句话? 提示:文艺境界的广大是指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等广大的内容,其深邃是指它的根基深深地植在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上面。 2.“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一句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该句是全文的总纲和主旨,总领全文。作者从哲学、宗教和文

8、艺的关系入笔,引出“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的观点,然后分别加以论述。,3.“空灵”部分的最后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以陶渊明之诗、王荟之语,说明空灵的艺术境界表现充实的内容,自然地引出艺术的充实问题。,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文章在论述文艺的“空灵”时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太绝对。你的看法如何? 提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说服力强 技法指导 作者把自己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具体可感的

9、艺术形象之上,运用具体事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些事例中既有具体体现空灵或充实的生活经验、艺术作品,又有前人对空灵或充实的理解与体验,这些都极具说服力。如引用苏轼和王羲之的诗文论证了“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观点。作者在论述充实时不是抽象说理,而是列举了大量例子,引用了很多名言。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论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事例要简练概括。事例论证虽然也要用到记叙的表达方式,但和记叙文的写法不同,不需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神态、动作、故事发生的场景等做细致生动的描绘。,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事例要紧扣论点。事例论证时,所举事例必须与所论证的观点紧密相扣,这才能起到论证的作

10、用。要做到这样,首先在选择事例时,就要看事例本身是否蕴含着所要论证的观点。同时,由于事例本身往往具有多义性,因此,在叙述事例时,还要有意识地突出事例中与论点相扣的一面,不能泛泛地说事,即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 3.事例要析理透辟。事例是为了说理,举例过程中或概述事例之后要对事例作适当的分析,将其中蕴含的道理围绕观点说清说透,这对于增强论证的力量也是很有必要的。,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 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论述“心正则笔直”的观点。 写作示例: 心正则笔直。只有心胸充满浩然正气,诉诸笔端也就洋溢正直之气,充满爱国之气。例如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写下了情真意切、壮

11、怀激烈的满江红;唐代大诗人杜甫,身经乱世,心系天下寒士,写下了感叹时世、渴救众生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宋的文天祥,一生磁心,不指南方不肯休,写下了气贯长虹、豪情万丈的正气歌,等等不一而足。,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淡泊宁静成其美 名句诵读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海瑞令箴) 穷达皆为身外名,公侯可废刀头取。(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韦应物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范仲淹留题小隐山书室)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玉楼春),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 1.“然而它又需超凡

12、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文艺作品中的空灵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风格。而人生,也需要一种空灵,这种空灵就是一种淡泊。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淡泊是对生命的珍惜。淡泊是一种志向,是一种人生态度。 2.当代大学者钱锺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锺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锺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锺书却拒绝了。1991年11月钱锺书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锺书一概坚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