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356929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6.1 新诗二首课件 鲁人版必修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新诗二首,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在新诗发展中,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成名作雨巷被叶圣陶先生称赞“替新诗开了一个新纪元”。雨巷优美、伤感、惆怅、朦胧,富有音乐美,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也被称为“雨巷诗人”。主要作品: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台湾著名诗人。因他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他的诗中贯串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

2、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韵。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其中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主要作品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戴望舒生于杭州,他家的周围都是悠长的小巷。他上小学和中学,都得走过好几条长巷。那朝朝暮暮所走过的江南雨巷,是他灵感的触发点。他写下这首诗也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他还加入了共青团,在震旦大学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据施蛰

3、存回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望舒、杜衡,都隐迹在我松江家里的小楼上。闲居无事,就以译书消遣。”“望舒译诗的过程,正是他创作诗的过程。译魏尔伦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因此,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的触发外,更是他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复杂思绪的抒写。,资源助读,知识整合,错误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期,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

4、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诗人这番话为我们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过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

5、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 太息:叹息。 颓圮:这里指损坏、坍塌。颓,崩坏,倒塌。圮,坍塌。 向晚:接近晚上。 跫音:脚步声。 春帷:帐子。,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析词义 (1)彷徨 犹豫 辨析:二者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区别在于:“彷徨”是动词,指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有动作的强调意味。

6、“犹豫”是形容词,指拿不定主意。 例句:全面二孩的放开,70后成了受影响最大的一群人,也让这个生育能力渐弱的群体陷入了集体彷徨。 开车经过路口的时候,红绿灯被树叶遮住了看不清,犹豫半天没敢走,后面的车一直在按喇叭。,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悠长 悠远 辨析:二者都有“悠长”的意思,但前者多指声音或时间漫长。后者则多表示距离或离现在的时间漫长,也指深刻而博大。 例句:漫漫的人生是一个悠长的旅程,它如同一辆疾驰而过的列车,载着所有人去一个叫作幸福的终点站。 走过很多名山大川,似乎没有哪一座山,如医巫闾山这般悠远而博大,内敛而含蓄。,资源助读,知识整合,(3)寂寥 寂寞 辨析:形容词,二者都有“冷

7、清”之意。“寂寥”是指寂静、空旷,用于描写环境;“寂寞”指孤单、冷清,多指人。 例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摹了一个空旷寂寥的塞外风景。 文艺创作是一种纯精神的劳动,需要创作者具备甘于寂寞、坚忍坚守、淡泊名利的品质,甚或还有一点遗世独立的风骨。,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清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 雨巷写“我”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出现,姑娘出现了,但是很快又远离,“我”只能独自彷徨、叹息。借此表达了“我”追求美好的理想信念,而这种追求又有些徒劳的苦闷心情,给我们呈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

8、的心理状态。 错误是一首现代“闺怨”诗,这首诗一反传统闺怨诗中思妇本人直接抒情的写法,以一个独特的抒情视角,即由一个路过的旅人来设想思妇误以为“归人”已归,写出了思妇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历程以及旅人由此而生的歉意。,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雨巷一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形象特征?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诗人笔下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花朵与姑娘融为一体。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的心中,丁香是美丽、高洁、柔弱、愁怨的象征。 2.“我”是怎样的一个青年? 提示:“我”是一个在黑暗、

9、沉闷的社会现实中心怀美好的希望而希望转瞬即逝,只能咀嚼痛苦、心中充满迷惘的青年。 3.雨巷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中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错误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提示:描写了一个思念远方爱人的女子,因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以至于听见窗外传来马蹄声便以为是爱人归来;还描写了骑马者的内心活动。 5.错误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诗人主要用了“莲花”“东风”“柳絮”“小城”“青石”“街道”“春帷”“窗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忧伤而又无奈的意境,表现了一位江南少妇希望又失望的痛苦心情。,初

10、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 赏析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 1.能否将“我身旁飘过这女郎”一句中的“飘”改为“走”?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相照应,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转瞬即逝的特点。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更加贴切。 2.第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逢着”,最后一节用的是“我希望飘过”,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 提示:与第一节相比,最后一节用“飘过”强化了丁香姑娘倏然而过的感觉,象征美好的事物稍纵即逝,无法走近。其中隐含着作者孜孜求索的执着精神和“

11、凄婉迷茫”的绵绵哀愁,强调诗人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请结合具体诗句,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东风不来”一节进行赏析。 提示:这一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充满古典的风韵。“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四个否定句前后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简要分析错误一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提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是实写

12、还是虚写? 提示:,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怎样运用反复 技法指导 戴望舒的雨巷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从而突出了诗歌的意境美、建筑美和情感美,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2.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3.语段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运用反复修辞,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反复,必

13、须要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不必要的反复,会使文章语言啰唆、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一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2.必须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进行反复,不是随便重复某些语句都可以的。,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 请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段,表达某一种情感。 写作示例: 喜欢春天枝头的新绿,喜欢夏日听荷的诗意,喜欢秋日落叶的静美,喜欢冬日雪花的纯净,喜欢以素颜的姿态在流年渡口临溪而坐,用洒脱和恬淡笑看潮起潮落。在似曾相识的片断里打捞过往的美丽,在心灵的绿洲上倾洒阳光,让所有烟火中的纷扰随风轻盈。以一颗澄清的心守一处清静,与时光对望,握一路相随的

14、暖意,在岁月平仄的页角里倾心文字书写红尘最美,恰如一朵,花开在心间豁然开朗,开在路上峰回路转,开在流年里满眼丰盈。,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句诵读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刘兼贻诸学童)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 戴望舒写雨巷这首诗时只有二十二岁,他从事革命活动,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用热情的笔触投入到党的宣传工作中去,后来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

15、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这首诗就再现了当时一部分青年人心灵深处的这种声音,这是低沉的倾诉和失望的自白,从这种倾诉和自白中,我们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之后的痛苦和追求。他们在痛苦中煎熬着,但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 往事(二)之八 冰 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颊,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

16、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的说:“灯塔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父亲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