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56030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应一、 教学内容及分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去失去自我的心情,用语十分平淡自然,不见丝毫修饰,很能代表陶诗的艺术特点。二、 教学目标及分析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分析:研读诗歌,在诵读中体味诗人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做好引导达到学习目的。三、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

2、在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在有难度上教师应巧妙引导,创设情境。四、 教学支持条件教辅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

3、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二)、自学自研1、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2、熟读诗歌,划分节奏,正音,正字“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学生回答)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

4、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行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老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欢、闲适的意境。)(三)、展示提升1、归园田居中“归”指为何而归?从题目上可知陶渊明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弃官归隐,选择一种田园生活2、熟读古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意美。3、这首诗中“但使愿无违“中”愿“具体是指什么?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黑暗的官场决裂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4、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田园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不愿受

5、世俗污流羁绊的意愿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憎恶黑暗官场的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5、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全诗。(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欢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4)通过朗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平淡自然的风格。)(5)学生进行质疑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进行阐述与交流。6、考学生的默写能力。(完成会默写的的学习目标)(1)学生在四分钟内默写全诗。(2)学生互相检查默写情况。(四)、评价质疑小组展示完,学生互评,互疑,教师总结并及时给予鼓励。(五)、总结反馈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辛苦而执著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乐此不彼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热爱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