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3554537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计划表 课题名称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践 课题类别 重 点 课 题 课题负责人 丁 玉 祥 负责人所在部门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填表日期 2002.11.28 填表说明 一、可以用电脑填写, 或打印剪贴,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B5纸复印,在左侧装订成册。 三、封面上部的编号不用填写。四、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五、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六、课题组成员:指课题负责人(填在第一栏)和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者。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

2、员会 一、课题名称和课题组成员 课题名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践预期完成时间 2005年 11 月28 日预期研究成果C、D、A专著; B教材; C论文; D研究报告; E电脑软件; F其他;课题组成员姓名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 职务 研究 专长 学历学位 工 作 单 位 1丁玉祥男1973年1月中学中级物理教学论本科学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 2陆建隆男1965年3月副教授教材教法理论物理大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郭晓梅女1960年2月副教授网络技术大学学士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 4徐家喜男1973年3月讲 师网络技术本科学士

3、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 5许志男1968年6月中学一级物理教学本科学士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6任中祥男1975年3月中学初级网络技术本科学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 7程晓宇女1978年6月中学初级网络技术本科学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 8殷发金男1973年1月中学初级物理教学本科学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 9钟礼珊女1975年6月中学初级物理教学本科学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凤凰街校区)10余 萍女1960年7月中学高级物理教学大学学士南京市第四中学 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报刊名称或出版单位、年代构建课堂目标教学中

4、初中学生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体系的实验与研究丁玉祥全国论文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1998.8物理教学中学习策略与学法指导体系的理论与教学实践丁玉祥省论文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会2000.5物理研究性主题设计与初中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丁玉祥研究论文南京教育2001.9CAI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时机的操作策略与教学实践丁玉祥省论文二等奖省物理学会中小学电教2001。2物理研究性主题活动设计丁玉祥研究论文全国教育核心期刊课程 教材 教法2000.12“家庭电路”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与设计丁玉祥研究论文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9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与设计“内能利用与

5、环境保护”殷发金丁玉祥研究论文中小学电教2002。6研究性学习背景材料与示例丁玉祥教材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指导与实践陆建隆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徐家喜研究论文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5 三、课题论证1. 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主要内容包括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个性化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的探究。、适合初中物理个性化网络学习的技巧及方法的培训策略研究。、物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网络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

6、研究性学习年级能力目标分类与评价体系的研制与开发。、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2、本课题研究重点及难点重点:以网络环境为知识背景,培养初中学生终身利用网络技术的信息素养以及独立开展初中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 摸索适合物理学科的研究性活动的教学策略,同时促进初中学生自身能力的协同发展; 建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物理学科内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管理与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初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难点:如何建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的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网络环境下不同课型的、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

7、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和“科学”实验课程标准的出台,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市处于领先地位,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沿海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较好,如江苏,上海等地。已有研究反映出:能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逐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形成了一些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的初步总结和活动案例的汇总,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将研究性学习局限于高中阶段作为一门课程来来开发,如上海的七宝中学,江苏的太仓中学等,未能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特征紧密结合,同时并未强调如何借助网络环境,进一步对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推广和实施,本课题研究将

8、着重以科学探究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及活动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其中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了与研究型课程相类似的课程,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这类课程都注重和强调初中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体验,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我国较之有明显差距。但同样国外也主要是将网络作为信息下载的工具,未能有效的突出学科内研究性学习与网络环境的紧密结合,因此, 为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个

9、性化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操作体系,应加快现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科研究型课程改革,以不断缩小差距,争取迎头赶上。同时,未来数字信息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未来人才信息素养与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而初中阶段学生求知欲望强烈,自我意识急剧增长,对周围的外部世界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正是知识学习的最佳年龄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介入, 为学生提供互动性交流环境,并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方式,以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协同学习的团队精神,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

10、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4、研究的意义 拓宽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来源,有助于初中学生更主动地获取知识。本课题研究着力凸现指导初中学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借助网络进行学习个性化的学习,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初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完善初中学生的智能结构,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有助于进行物理学科内研究性学习,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师教学策略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本课题针对现行的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现状,从适应初中学生年龄特征的方法与角度,寻求学科内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从而构建出有利于学生借助网络环境,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

11、般方法与规律。 有效的推动了学校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当前课程已不再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通过网络环境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有利于初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将能促进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形成富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师教学风格,并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水平的优化,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5、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与方法,尤其是拓宽了现有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外延,

12、丰富了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从实践的层面反映了在初中阶段学科内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必要性,有助于形成学习型学校组织。3、 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网络环境与学科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从网络环境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点上折射出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施与开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网络技术介入到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并同时为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范型。 有助于初中学生更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拓宽知识获取的来源;有助于新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科内网络道德教育保障机制的形成。更有助于学校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改革,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学校

13、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及能力课题项目负责人丁玉祥同志是其工作领域的教学骨干在南京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一直致力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与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区物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区教育先进工作者,本课题的负责人,曾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持的“研究性学习背景与示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与实践”等教材和书的编写,并在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上课程 教材 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上发表了近130篇研究论文,已经具有开发和研制研究学习策略及指导体系的经历与能力。本课题的负责人多年来对初中物理课程、教材教法和实验进行了潜心研究,成果丰硕,并且注意将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