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5152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静力荷载试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93.020 DB32 P1110001-2008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32/T 291-2008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Self-Balanced MeasurementMethod of pile Bearing Capacity(报审稿)2008-01-01 发布 2008-01-01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 联合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 建设厅 技术监督局(2008)000 号_关于做好贯彻实施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标准的通知各市建委、技术监督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桩承载力自平衡

2、法测试技术规程 ,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编号 DB32/T 000-2008,自2008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请有关单位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该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组织发行。抄送:区属勘察设计单位,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前 言本规程是根据广西建设厅颁发的桂建函(2007)134号文的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编制。本规程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区内外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自平衡试桩法的特点,参考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有关内容并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而编制的。本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

3、厅提出本规程主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协助单位:杭州欧感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编人员: 目 录1 总则12 术语、符号33 测试设备及其安装6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95 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26 附录 A167 附录 B198 条文说明21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DB32/T 00-20081 总 则1.0.1 为使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工作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1.0.2 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适用于桩端持力层在粘性土、粉土、砂土、岩层中的大直径(桩身直径宜大于800)混凝土灌注桩,特别适用于单桩

4、承载力高、受场地及现场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传统静载试验的桩承载力检验。1.0.3 自平衡法试验分为: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0.4 根据地质报告进行估算,当端阻力小于侧阻力时,宜采用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当端阻力大于或等于侧阻力时,可采用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桩端阻力,推定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21.0.5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根据各自的适用范围可用于试桩的测试及工程桩承载力验收检测。1.0.6 检测数量及桩的休止期应符合静载试验的要求。测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应执行工程桩的相关技术标准。1.0.7 采用桩承载力自

5、平衡法测试基桩承载力,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基桩桩基础中的单桩。2.1.2 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3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是将荷载箱与钢筋笼连接并放置于桩身相应位置,通过荷载箱逐级加载,利用位移丝观测荷载箱上、下承压板向上(向下)的位移,测试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4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

6、验是采用直径为 0.8m 的刚性承压板对4桩端持力层进行静载试验,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小于 80。2.1.5 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桩底放置下承压板面积为 0.5(或直径 800)的荷载箱,利用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互为反力,通过荷载箱逐级加载,测试大直径桩桩端极限阻力,推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2 符 号D 桩底扩大端直径D 荷载箱下承压板直径Q 最大试验荷载值Qpu 承压板下持力层极限承载力值Qu 上 上段桩极限承载力Qu 下 下段桩极限承载力Qpk 桩端极限阻

7、力推定值Qu 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推定值5Ra 单桩竖向抗压(拔)限承载力特征推定值Qpa 桩端阻力特征值推定值 桩侧抗拔一抗压阻力比A 承压板面积S 位移s 上 荷载箱上承压板上位移s 下 荷载箱下承压板沉降量(下位移)W 桩身自重Wp 堆载重量P 大直径桩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Ap 桩底扩大端面积63 测试设备及其安装3.1 试验加载采用的专用荷载箱,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荷载箱平放于试桩中心或桩底端中心;荷载箱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5 0,荷载箱极限加载能力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2 倍。3.2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荷载箱加载面积应占桩身横截面面积约一半,荷载箱内部应采用合理的构

8、造,保证荷载箱打开后留下的空间有利于砂浆的填充。荷载箱与钢筋笼焊接在一起,荷载箱与上下钢筋笼连接处应有加强措施,并焊接锥形导正钢筋。荷载箱端面应设计成锥形体等有利于浮渣导流的形式。3.3 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荷载箱下承压板面积宜为 0.5(或直径 800) 。上、下承压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刚度,在荷载时承压板不发生弯曲变形。3.4 应在荷载箱周围安装注浆管,注浆管的构造及布置应能保证试验结束后产生的空隙能得以充分填充。3.5 注浆管和位移丝护管在荷载箱部位应做成伸缩结构,7并进行可靠的密封处理,避免因荷载箱的打开而破坏。3.6 荷载测量采用并联于荷载箱油路上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

9、压,根据荷载箱的率定曲线换算荷载。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于 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 0.4 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 80%。3.7 测试位移采用百分表或电子位移计测量,测量仪表应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采用连接在荷载箱上、下承压板上的位移丝分别测定向上位移和向下位移(位移丝放置在护管内) 。位移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3.7.1 位移测试测量误差不大于 0.1%FS,分辩力优于或等于 0.1。3.7.2 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3.7.3 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

10、外界因素的影响。3.7.4 测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不小于 4 倍桩身直径且大于 2.0m。83.8 当在工程桩上进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时,应将被测桩的桩端直径增大 200mm300mm,以抵消测试部位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当桩侧阻力不足时,也可将桩端扩底近一步扩大,以提供足够的试验反力。94 试验方法4.1 测试加、卸载方式符合下列规定:4.1.1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 2 倍。4.1.2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 2 倍,逐级等量卸载。4.1.3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

11、、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4.2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应采用慢速持荷载法。4.3 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试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4.3.1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 5、15、30、45、60min测读位移值,以后第隔 30min 测读一次。4.3.2 位移相对稳定标准:一小时内的位移量不超过0.1,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 30min 后开始,10按 1.5 h 连续三次每 30min 的位移量计算) 。4.3.3 当位移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4.3.4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 1h,按第15、30、60min 测读位移

12、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残余位移量,维持时间为 3 h,测读时间为第 15、30min,以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4.4 对于工程桩的验收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特殊时间要求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应少于 1 h,是否延长维持荷载时间应根据位移收敛情况确定。4.5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4.5.1 某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在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 5 倍。4.5.2 某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是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 2 倍,且经 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4.5.3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5.4

13、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总位11移量为 6080mm;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要求,可加载至累计位移量超过 80mm。125 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1 自平衡法试验数据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5.1.1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一般应绘制 Qu 上 -S 上 、 Qu 下 -S 下 , S 上 -lgt、 S 下 -lgt, S 上 -lgQu 上 、 S 下 -lgQu 下 曲线。5.1.2 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侧阻力分布,桩端阻力-荷载、桩端阻力-沉降关系等曲线。5.2 Qu 上 和 Qu 下 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5.2.

14、1 根据位移随荷载的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变型 Q-S 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变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5.2.2 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上段桩取 S 上 -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上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下段桩取 S 下 -lgt 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5.2.3 对缓变形 Q-S 曲线,按位移值确定极限值,上段桩极限承载力取对应于向上位移 S 上 =4060mm 对应的荷载;下段桩极限承载力可取 S 下 =(0.030.06)D(D 为桩13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的对应荷载。5.3 Qpu 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5.3.1 当满足 4.5 前三条终止加载条件之一时,取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5.3.2 对缓变形 Q-S 曲线,可取 S 下 =0.05d(d 为荷载箱下承压板直径)的对应荷载。5.4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推定:5.4.1 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推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 Qu 上 -W-Wp) / +Qu 下式中 Q u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W桩身身重;Wp堆载重量。当桩侧抗拔能力小于桩端承压板下持力层极限承载力时,可在桩顶增加堆载配重; 桩侧抗拔抗压阻力比,粘性土、粉土取0.8;对于砂土取 0.7。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14Qu Qu 上5.4.2 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