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489843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38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归园田居(其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南江县实验中学 何敏,提示: 1、读准字音,读顺畅 2、读出节奏,读出重音 3、抓住关键词,一、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zhng,hu,h,zhng,二、译读,1、充分发挥想象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请同学们这样读:,请思考并讨论: 怎样理解“但使愿无违”一句中的“愿”?,三、品读,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2、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助读,东晋官场现形记,1、正是光阴如箭,转眼间腊尽春来。官场正月一无事情,除掉拜年应酬之外,便是赌钱吃酒。,2、东晋的一个官员熊远在奏章里也描写过当时的士族风气:“当今的官场把处理公务当成庸俗,把恪守法律当成苛刻,把待人有礼当成谄谀,把游手好闲当成高妙,把放荡无行当成通达,把傲慢无礼当成风雅。”,四、延读,你怎样看待陶渊明弃官归田的人生选择?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怎样选择?谈谈你的看法。,课堂练习,一号题,二号题,三号题,四号题,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陶渊

3、明的归园田居系列中的其中一首,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不愿与官场中人同流合污,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课后作业,请收集 阅读归园田居系列诗歌, 深入理解陶渊明的田园之乐。,谢谢!,一号题,全诗哪句写了庄稼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号题,诗人在田间做什么,干了多久?(请用原句回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三号题,怎样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讨厌官场的腐败和污浊,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四号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思考:“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劳动的 ,以及 。,地点,庄稼的长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体现了农家生活的 ,“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 图”。,艰辛,月下归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