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8514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中小学小班化教学的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设计了“基础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对甘肃民勤县西河中学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问题分析如下:一、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基础教育阶段小班化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由课题组制作。教师问卷共设17道选择题,4道观点陈述题。分别对西河中学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5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4份。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被调查的班级中有26的班级学生人数在30人之内,74%的班级人数超过30人。2、教师中,42的教师对小班化教学比较熟悉,有56的教师对小班化教

2、学“有所耳闻”,只有2的教师不了解小班化教学。3、对于学校研究小班化的态度,有96的教师赞成,只有4的教师回答“无所谓”。4、绝大多数教师都愿意给小班额班级授课,只有不到2的教师愿意给大班额班级授课。5、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谁是主体的回答中80%的老师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0%的老师认为“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6、对于学生上课,课桌的摆放形式方面,有37的教师喜欢传统整齐的模式,有57%的喜欢随意摆放,有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摆放。7、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讨论,其中69%的教师是经常安排学生在课堂讨论,有31的教师只是偶尔安排学生讨论。8、对于教师安排学生讨论的目的,57的教师回

3、答“根据学生成功的需要”,有35%的教师回答“教学安排的需要”,只有8%的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从属的需要”。9、有64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但也有部分教师从未表扬过学生。10、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78的教师喜欢 “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分析” 的教学评价,20%的教师喜欢“与学生面对面对话”的教学评价,只有2%的教师喜欢其他的评价方式。11、关于“教师在课后对自我评价”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都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偶尔进行评价的要占到22%。12、有26%的教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富有热情或充满了激情的老师”,有74%的教师认为“一般”。13、绝大多数教师喜欢关注最

4、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法规、或者教学模式,其中80%的教师是“经常关注”,20%的教师是“偶尔关注”。14、在关于“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反思”的问题调查中,30%的教师“在脑海中简单回顾,和同事简单谈谈”,41%的教师喜欢“和同事就某一方面展开讨论”,有29%的教师“系统思考并写下来”。15、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95%的教师对现在所带班级的人数满意,有4%的教师一般,个别的教师觉得无所谓。16、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有7%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极少的教师认为“不重视”。17、关于教师的发展,有20%的教师认为应该从“学科专业知识”方面得到发展,有26%的教师认

5、为应该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得到发展,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应该从“综合各科知识”方面得到发展。18、关于小班化教学的优缺点,老师们表述归纳如下:目序号项小班化优点赞成比例小班化缺点赞成比例1便于教学管理80%教师资源浪费48%2便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发展91%缺乏集体活动的氛围74%3便于合作学习69%集体观念淡薄49%4便于培优转差76%5便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6%结论优点明显多于缺点,赞成者占绝大多数19、我们也向教师征求关于小班化的好建议,大致归纳如下:第一,分班要合理、男女生比例要均衡;第二,利用座位多样化形式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引导和组织能力,及时把控课堂上学生

6、出现的问题;第四,小组活动以四人一组为宜;第五,积极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第六,教师要经常关注薄弱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第七,教师要积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第八,教师要有更多奉献精神。20、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在成长的历程中,对教师发展“有很多感想”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我将老师们对“教师发展的感想”总结如下:第一,教师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第二,教师要多反思,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第三,教师要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第四,教师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五,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综合修养第六,教师们都希望单位或上级单位提供更多学习

7、机会。 21、“如何做好学生的评价?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如何正确对待?”关于这道题的回答,老师们回答十分用心:第一,课堂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互相之间的差距;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课堂评价。有平时的口头评价、取得成绩的鼓励评价、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试卷的卷面评价、相对优点的赞誉性评价等。第三,评价语言要丰富性、开放性、激励性;在回答“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如何正确对待?”的问题时,老师们普遍认为,“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习成绩的评价”互不矛盾,相反却是相得益彰。但是,有一半老师们认为,社会、学校、家庭都重视“学习成绩的评价”而轻“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

8、甚至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综合素质评价”。归根结底是升学与成绩挂钩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若要老师们正确对待“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必先自上而下、自社会而家庭正确对待“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三、综合分析小班化教学是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本次调查问卷而言,我们总结如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劳力。(二)、从教学结果角度: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

9、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因此,老师们的意识还是比较先进的,老师们也渴望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五、结果与思考:通过广泛认真的调查,我们认为:小班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小班教学优大于弊。老师们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活动结果;学生好动,好表现,希望与同伴交流,希望得到师长指点和认可的天性,激发了我们教师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追求职业发展的愿望,成为开展小班教学研究的无穷的动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我们有以下的思考:(一)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教师是所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是教育

10、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实践者。尽管现在教师的学历培训和业务培训的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学校不能仅仅依赖于这些培训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学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大教育信息和教学法在学校教师间的流通量,创造新旧教育观念之间,大班和小班教学方法之间碰撞的机会,最后把先进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落实在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上,以真正实现观念的转变。(二)学校管理,教师评价,同步变革“小班化教育”是教育观念的革命性的变化,它势必会带来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教师评价的革命性变化。因此,诸如“怎样评价教师的备课”、“怎样评价教师个别辅导的有效性”、“怎样评价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以及“怎样评价出一个好教师”等等,这都

11、是有待于再思考的。学校管理和教师评价要保障教学改革的进行。(三)灵活多样,转变教法,教活课堂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更多的是引领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开放性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很多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班教学如分层教学方法、角色教学方法、合作互动方法、自主探究方法、活动教学方法等。总之,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

12、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就一定能收到成效。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