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8468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活动课的几点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小班数学课的几点体会李晓玲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影响,有意注意不稳定。那么,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怎样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在感知、观察、操作等探究过程中获得经验,发展智力,激发好奇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呢? 我认为,应该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个有效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该是:目标的主题必须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坚持以幼儿为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知识经验、能力、态度、情感等多个纬度;目标应该是科学、具体、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近期发展需要的,是可

2、以共同达到的,而不是最高要求。 例如:在小班 “感知3以内的数” 数学活动中,我以前的目标表述为:1、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的实际意义。2、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通过网上远程学习和短期培训,我感到这个目标的制定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仅仅只重视了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原则和我在数学课的教学实践,我把目标做了如下改动:1、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的实际意义。2、理解操作规则,给实物卡片匹配相应的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总之,目标的确立或多或少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兴趣、智力、学习习惯、身心和谐发展

3、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精心设计教学用语教师教学指导用语要科学准确,条理清楚,有示范性和启发性。要使用符合他们理解水平的、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既要让幼儿听懂听明白,又不能啰嗦,颠三倒四。幼儿学习数学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老师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老师,不能长篇大论,要给孩子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探索的时间。如在送小动物回家-区分上下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冬天,一场大雪把很多房子压塌了,小动物没有家了,有好心人帮他们建了新房子,你们看,新房子建在了什么地方?”(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后回答:“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我接着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让你们送小动物回家,你想怎么送呢?”,

4、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我想送小鸟到大树上面的家”、“我送小狗到树下的家”等等,然后我又追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送?”孩子们说:“因为小鸟会飞,所以住到树上”、“因为松鼠会爬树,可以住在树上”、“小狗不会爬树,住在树下还可以帮小鸟看家呢”等等。在数学课上,教师的语言引导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注重把握有效提问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内容、方式、艺术性等因素是否以幼儿为本,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是否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激起探索欲望。平时要少用像“好不好”、“是不是”,或者拿一个幼儿都认识的苹果提问:“这是什么?”这样是非式的

5、无效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适时、准确、科学。教师提问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班数学课上,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1、描述式提问。小猴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小兔的尾巴是是什么样?2、比较式提问。三角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3、分类式提问。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另外,提问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在比较多少的活动中,我提了一个问题:“小黄猫为什么哭了?”一下把孩子的兴趣提起来了,他们仔细观察、讨论:“它的鱼少”,“小黄猫没有小蓝猫的鱼多”“它只有2个,小蓝猫有3个”“小蓝猫的鱼多,小黄猫的鱼少”等等。探索性、趣味性、

6、启发性的提问,较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欲望,并适时引导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情绪愉快。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到小班孩子观察随意性很大,碰到什么就看什么,顺序紊乱,常常会有遗漏等特点,在课件的设计上要注重选用具体的实物、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动画卡通形象等图片,来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学习欲望。但因为孩子思维直观,因此课件界面、颜色不能太复杂,呈现的东西不宜过多,背景图片不能太花俏,要便于幼儿观察。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重点是体现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如我在制作小班数学课件认识大小时

7、,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狗狗和肉骨头、猴子和香蕉,可爱的大狗、小狗,大猴子和小猴子等形象鲜明的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很轻松地理解了大、小的基本含义,为下一步的动手操作,给大狗、小狗,大猴、小猴送肉骨头、香蕉奠定了基础。五、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幼儿都有效的“万能”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在小班数学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是: 1、直观法。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课件展示给幼儿,帮助他们理解来达到教学目的。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所以

8、小班经常采用直观法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2、游戏法。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由于小班孩子好动,坐不住,所以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小班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分类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带上各种水果、蔬菜的头饰,玩开火车的游戏,他们一边模仿火车的声音,一边跟着音乐开,到水果站了,水果们下车了;到蔬菜站了,蔬菜们下车了,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在认识高矮时,我组织幼儿玩高人走矮人走,他们一会垫着脚尖,一会蹲着走,本应枯燥的数学课堂不时传出愉快的笑声。游戏是幼儿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3、操作法。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的

9、形成要经过自己动手操作才能有效获取。因此,操作活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活动时一般采用: (1)验证性操作。老师讲解、演示、归纳后,幼儿通过操作验证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例如在1和许多活动中,幼儿通过从小筐里先取苹果卡片,一次取一个;再一个一个放进去的操作,理解了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的数学常识。又如在区分上下活动中,我利用课件演示讲解后,然后启发幼儿在背景图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小动物图片,并穿插进行语言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既能准确理解“上和下”的概念,并能用完整的话讲述“小鸟在树上,小鸡在树下”等。 (2)探索性操作。通过操作可以发挥幼儿学习的

10、主动性,提高幼儿探索问题的能力。幼儿在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尝试、探究,继而发现规律。例如在几何图形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和盘子,活动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材料、去发现问题,我在巡视的过程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答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的结果,最后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形成概念。又如在找朋友活动中,我准备了3以内的小动物卡片、数字卡片和点卡,让幼儿思考、摆放,探索感知实物、数、点子的对应关系。幼儿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索。(3)创设性操作。这是老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有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可以让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排序教学中,给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几

11、何图形,让幼儿根据图形与颜色的特征,设计不同的排序。如:按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不同进行排序,在幼儿掌握单一不同排序后,老师还可以同时提供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操作材料,幼儿进行颜色和形状交替、数量递增或递减进行排序,得出不同的排序形式。六、适时进行有效评价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教师对幼儿适时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要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策略,才能强化正确行为,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能。不能笼统的对所有的孩子天天说“你真棒”、“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听得麻木了

12、,评价失去了意义。现在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得到强化,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对幼儿不好的行为也不批评,时间长了,幼儿会养成自私、任性、蛮横的性格。因此,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评价时,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不能讽刺、挖苦,也不能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教师要树立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教育理念,要善于从多角度来观察、评价和接纳幼儿,寻找和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才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老师要采用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不仅如此,上

13、好数学课,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能力,甚至必要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的配合都是必不可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素养。当然,幼儿园数学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要“相互渗透,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总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情感、认知、技能等各项能力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帮助幼儿从“学会”到“会学”,当一名合格的“引路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

14、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e upper and lower knots of up to 500,000 yuan fee collection tasks. 5, further standardize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dhere to the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