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48446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芦花荡讲课稿教学目标:1. 体味孙犁诗意的语言风格;2. 理解本文的爱国主义情感;3. 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教学重点:掌握本文“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一主题;教学难点:1.体会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教学过程:1、 导入师:大家一定看过不少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以及书籍吧!那有哪些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给大家流血了深刻的印象呢?生:刺秦王的荆轲、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蜘蛛人师:从大家的回答来看,可以看出大家涉猎很广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发生在冀北平原的一个英雄故事。2、 整体感知1. 了解背景、作者本文创作于1944年

2、。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插入: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板书)2. 快速阅读,把握故事的梗概。请同学概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句子。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过于自尊和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

3、痛打鬼子。(过渡语:了解了故事情节后,我们再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3. 主人公是谁?运用了哪些刻画方法?刻画出了怎样的人物性格?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性格: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2)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3) 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

4、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决“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4)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总结: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5、,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用了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封锁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自信,业绩突出。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这种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可应用。. 分析完人物之后,我们再来赏析本文的环境描写。这篇文章写于1944年,那是抗日战争年代,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结合初读时在文章中找出的关于环境描写的

6、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1)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体味:“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4、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第一段)、烘托人物精神境界(最后一段)、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2、“苇子还是那么

7、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一) 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小结:本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怀。希望大家能认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写,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运用这一描写手法。回顾一下,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1、 强烈的反差来渲染。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支枪。另一方面,写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的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致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方面的巨大反差,是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2、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1)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2)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中心:这样的无名英雄不仅有老头子,更有很多年轻力壮的人。说明中国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