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7001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2号线铁路南站车站基坑监控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宁波站基坑及地铁二号线铁路南站站监控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1.1基坑工程概况宁波南站站房改造工程位于宁波站既有站场内。里程范围为K146+904K147+028;站房共设3层,地下1层,地上两层。地铁2号线车站位于国铁车站下方为地下二层,与车站走向一致呈南北走向,属宁波火车站的地下交通配套工程,与国铁车站一体化共建。如图1-1所示,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现火车南站,北侧为现火车站南站北广场,北广场北侧为南站西路;场地南侧隔永达路为宁波市盆景园,东西侧均为现有铁路轨道。2号线车站位于火车站(地下一层)南北联系通廊的地下,呈南北走向。2号线有

2、效站台位于国铁站场中心,2号线站台中心线轨面相对标高为-21.25m。图1 铁路南站站位置图2号线铁路南站设置在铁路南站下方,为33.3米宽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车站上方为国铁出站厅,即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标准段为四柱五跨砼框架式结构,地铁车站结构外包宽度为43.7m,站中心底板埋设为21.16m,车站净长为249m。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18.924m。二号线宁波南站共设置出入口4座,风亭8座。并与规划中的地铁四号线换乘。1.2地质状况1.2.1工程地质1层:填土(meQ)杂色,以灰黄色为主,松散稍密,成分杂,主要由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局部混少量建筑垃圾,碎块石大小混杂,均一性差。碎块

3、石径一般约515cm,大者大于30cm,一般上部碎石含量高,下部粘性土含量高。表部局部地段以混凝土为主。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土质不均,厚度为1.32.4m,局部厚度可能较大,一般在暗塘地段。2层:粘土、粉质粘土(m)灰黄色,可塑,下部渐变成软塑,厚层状构造,含有铁锰质斑点,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很高,无摇震反应。岩性以粘土为主,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该层场地局部分布,大部分地段缺失,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俗称“硬壳层”,具有 中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401.87m,厚度较小,为0.60.9m左右。1层:淤泥质粘土(m)灰色,流塑,厚层状构造,含少量植物碎屑,粘塑性好,韧性高,干强度很高,无摇震反应,

4、局部地段相变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粘土。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位较稳定,高压缩性,顶板高标-0.251.70m,厚度为2.44.3m。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灰色,流塑,薄层状构造,单层厚210m,层间夹粉土薄膜,粘塑性较好,局部岩性为淤泥质粘土,韧性高中等,干强度中等 ,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3.60-1.59m,层厚3.04.8m。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灰色,流塑,鳞片状构造,夹不规则粉砂薄膜或薄层,粘塑性较高,局部岩性为粘土或淤泥质粘土,韧性高中等,干强度中等 ,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6.85-5

5、.80m,层厚3.06.0m。1层:粉砂、含粘性土粉砂(al-m)灰色,稍密,饱和,厚层状,混杂粘性土团块,粘性土含量经占1015%。韧性低,干强度低,摇震反应明显。该层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场地的东南侧及西北侧,本次场地内未揭露,顶板标高-9.699.60m,层厚2.53.5m。2层:粉质粘土(al-m)灰色,流塑,厚层状构造,粘塑性中等,性质不均匀,夹粉土团块较多,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实测标贯平均击数为3击左右。该层为1层粘质粉土的相变层,零星分布,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2.19-9.43m,层厚2.94.7m。1层:粘土、淤泥质粘土(m)灰色,流塑,鳞片状构造,含粉团块,土质不均,局部

6、岩性为淤泥质粘土。韧性很硬,干强度很高,具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该层大范围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5.09-10.35m,层厚2.04.7m。2层:粘土(m)灰色,流塑软塑,细鳞片状构造,土质较均一,韧性硬,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含少量半碳化物,粘塑性较好,岩性总体以粘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大范围分布,层埋深较浅处缺失,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顶板标高-15.10-14.09m,层厚4.67.3m。1层:粉质粘土(al-l)灰绿色、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少数呈软塑状,厚层状构造,含铁锰质结核,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粘土。该层场

7、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顶板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顶板标高-20.40-14.70m,层厚2.37.1m。2层:粉质粘土(al-l)灰绿色、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一般上段厚层状,下段薄层状构造,薄层厚26m,层间夹粉土薄膜,含铁锰质结核,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顶板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顶板标高-26.60-20.99m,层厚1.69.5m。1层:粉质粘土(m)灰色,软塑,局部流塑,薄层状构造,层厚26m,局部层面附粉土,部份地段下部为厚层状,粘塑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该层场区均

8、有分布,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具中偏高压缩性,顶板标高-30.53-26.69m,层厚4.09.1m。2层:砂质粘土(m)灰色,软塑,局部流塑,薄层状构造,层厚26m,局部层面附粉土,部份地段下部为厚层状,粘塑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相变为含粘性土粉砂。该层场区仅零星分布,层位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顶板标高-37.30-34.49m,层厚2.54.1m。3层:粉质粘土(m)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厚层状构造,粘塑性较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为粘土。该层场区均有分布,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具中偏高压缩性,顶板标

9、高-38.83-34.80m,层厚2.29.4m。层:粉质粘土(al-l)灰黑色、灰黄色、灰绿色,可硬塑,厚层状为主,韧性高中等,干强度中等高,无摇震反应,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粘土。该层场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具中等压缩性,顶板标高-43.90-41.03m,层厚一般6.112.4m。1层:粉砂(al)浅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局部地段上部夹粘性土薄层,砂土颗粒一般上细下粗,一般以粉、细砂为主。该层全场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顶板标高-51.70-48.09m,层厚1.03.7m。2层:细砂、中砂(al)浅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构造,砂土颗粒一般上细下粗,上部以粉、细

10、砂为主,下部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该层全场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好,顶板标高-53.43-51.35m,层厚3.76.1m。1层:粉质粘土(al-l)灰绿色、灰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厚层状构造,粘塑性较好,韧性中等高,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好,中等压缩性,顶板标高-58.80-56.65m,层厚6.114.3m。2层:粘土(al-l)灰色,可塑,厚层状构造,韧性中等高,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该层场地均有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顶板标高-70.00-64.13m,层厚4.010.0m。层:圆硕(al)灰黄色、浅灰色,饱和,密实,厚层状,砾石径0.2

11、2.0cm为主,部分大于2cm,含量5060%,余者细砂及少量粘性土,局部粘性土含量较高,相变为含粘性土圆砾。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好,顶板标高-75.85-73.99m,层厚10.012.2m。层:中风化凝灰质砂岩(K3)浅灰绿色,凝灰质结构,层状构造,岩石风化中等,岩质较硬,一般锤击不易碎,岩芯呈短柱状。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位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好,顶板标高-86.50-84.79m,本次最大揭露厚度5.5m。1.2.2水文地质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91.2m,受气候影响,水位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根据附近场地水质分析成果,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

12、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孔隙承压水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孔隙潜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根据地下水含水层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场地范围内与工程有关的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区表部填土和粘土、淤泥质土层中。表部填土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水量较大;浅层粘土和淤泥质土富水性、透水性差,渗透系数为1.010-64.0710-7cm/s之间,水量贫乏,单井出水量小于5m3/d。场地内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竖向渗补给和地表水的侧向入渗补给,多以蒸发方式排泄。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等影响,但动态变化不大,潜水位变幅一般在0.5

13、1.0m之间。本次勘察测得潜水位埋深一般为0.91.2m,标高为2.10m左右。孔隙承压水根据本区钻探资料及附近水文地质孔资料,拟建场地埋藏分布有三层孔隙承压含水层,主要为浅部1层含粘性土粉砂及2层粘质粉土微承压水,深部承压含水层可划分为第含水组(Q3)和第含水组(Q2)。(a)孔隙微承压水浅层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1层含粘性土粉砂及2层粘质粉土中,含水层厚一般为13m,局部夹较多粘性土薄层,透水性一般,水量相对较小,单井出水量在610 m3/d,砂质较纯、厚度较大的地段出水量相对较大,水位埋深在1.82.5m左右,渗透系数在4.210-63.7910-5cm/s,水温在19左右,水质为微咸水,地

14、下水基本不动。(b)层孔隙承压水第层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层粉砂、细砂层中,透水性好,平均渗透系数约30.5m/d,水量丰富,单井开采量5001000 m3/d,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48.055.0m左右,含水层厚度1018m,层位稳定,水位埋深4.55.5m,动态变化不明显,基本不流动。透水性较好,水温为19.520.2 ,水质为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以CLS04-NaCa型为主。(c)层孔隙承压水第层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层圆硕层中,透水性较好,水量较大,单井开采量一般为10001500 m3/d,是市区主要淡水开采层之一,水温为20.521.0,原始水位略高于第含水层,水位埋深3.55.0m。目前宁波市

15、地下水的开采已得到严格控制,2008年年底市区开采井全部关掉。2、组织机构及监测目的与范围2.1测试目的宁波铁路枢纽工程是上海铁路局及当地政府的重点项目,其施工能否快速、安全地进行,对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基坑施工期间对结构工程及施工沿线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地面道路的变形实施监测,能够为相关人员和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本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地铁施工期间进行适时监测意义重大。为了满足深基坑基坑监测工作的需要,我项目邀请石家庄铁道学院孙铁成博士任现场技术顾问,协助孙铁成完成本项目的各项任务。为本项目设置两个组,即内业组和外业组,各负其责,在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管理下分别开展现场测试、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写工作;同时邀请隧道及岩土工程界铁道部专家冯卫星教授、朱永全教授将作为顾问参加监测工作。2.2监测的范围宁波站深基坑及宁波地铁二号线铁路南站站1-1区。2.3监测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