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302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常规.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常规 元芬小学 王道兵抓好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保障体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抓好体育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学生在体育课的表现虽然很积极,但吵、很乱。为什么语文、数学课纪律这样好!我不断地寻思,不断地尝试,有一天终于让我发现了其问题的关键在于好的课堂常规没有养成,已有的课堂常规没有坚持。老师对教学常规要权威性,严肃性,并且要严格执行。所以上好体育课我们必须对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要求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1、课前常规:(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2、与任务,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对待学生上课。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

3、然、语言文明,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5)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6)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7)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

4、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8)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9)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10)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11)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3、课后常规:(1)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

5、殊情况记录。(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1)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2)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3)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

6、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4)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2、课堂常规:(1)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2)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3)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4)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5)听到

7、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6)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7)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8)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课后常规:(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2)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

8、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3)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当然,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还有其特殊性,表现为:首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学生喜欢体育课,因为体育课能玩,能做游戏。正因为小学生喜欢“玩”,所以他们的兴趣一旦上涨到极点,他们就会忘记自己现在身处何处、正在做何事,这往往使得我们老师无法驾御这个课堂的秩序,什么游戏规则都会跑到九霄云外去。如果没有抓好体育课的常规,这堂课将无法顺利进行。其次,教学场地的特殊性。体育课的“教室”大,“课堂”大,很多时候是很多班级同时使用一个大教室操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没有

9、抓好体育课的常规,那么整个操场就像是在上自由活动课,根本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第三,小学体育课堂的安全保障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玩的心思特别重,喜欢打打闹闹,互相开玩笑、说大话。而体育事件课上同学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相互间“交流”的机会多,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玩乐场所。如果有了体育课堂常规的制约,同学们就要有所收敛,有所顾忌。长期下去,学生们就形成一种自觉遵守常规的习惯。一、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规教育: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动作,练习前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学会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

10、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教会学生器材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二、如果没有较完善的课堂常规加以要求就容易出现课堂吵闹、不遵守课堂秩序等现象。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体育课堂常规不是很重视,要求也就不够细致。在课上,我发现学生在准备活动慢跑时,有个别学生会相互推拉打闹,有的甚至厮打在一起。虽然没有酿成严重的后果,但对课的正常教学和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也充分认识到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每次开学的第一堂体育课我都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的教育,在日常体育课中注重学生课堂常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第四,小学体育课堂赖以

11、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课堂常规是保证课堂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课堂常规是被广大体育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比如:在热身慢跑中,学生的队形要整齐,四肢协调配合匀速跑动,不推拉、打闹,这样的要求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的跑步动作、团队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再如:在体操前滚翻动作教学分组练习时,规定保护帮助同学的轮换次序,练习的秩序和同学们相互配合的要求,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不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帮助、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实例在每一堂体育课中都存在,因为体育课堂本身就是学生实践的舞台,是塑造学生人格魅力的阵地。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倍受人们重视。因为它是教师

12、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教”与“学”的活动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来完成的。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堂常规恰恰是实现“教”与“学”的重要保障。因此,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应该从引导课开始就有所具体要求,并且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那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从课堂中的点滴做起,从严抓、从细抓。首先,上好引导课。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称之为引导课,这节课一般选择在教室里上,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包括上课的着装、考勤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讲清

13、楚课的要求,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间做哪些事情。所以,期初教师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课堂常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能顺利的进行。第二,上好第一堂实践课。在上完引导课以后,就会有第一堂实践课,这节课上,教师就应该按照引导课上规定的内容进行,让学生真正将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进行实践。从而慢慢开始养成习惯。第三,做好平时课堂常规检查工作。刚开学不久,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较弱,对老师提出的常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课堂常规相对较差。所以要求在期初就狠抓课堂常规,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树立课堂常规意识。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

14、,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会慢慢淡化,有所放松,这时候教师就要进一步对学生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并及时的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反弹现象。第四,做好课堂常规评价。每节课结束时,教师应总结学生本节课常规遵守情况,同时将学生的课堂常规表现情况纳入到学期末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当中去,作为学生学期末体育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遵守课堂常规的重要性,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遵守课堂常规。第五,及时妥善处理体育课中违纪行为,正确运用体育课中的奖励与惩罚每次上体育课都避免不了个别学生违纪的现象,那么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一个学生没有按老师要求去做,无精打采的样子,教师不应

15、该马上公开点名批评,可采用眼神,沉默、走近等方法警告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干扰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节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轻微惩罚。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不错,奖励那些上课富有积极性行为的学生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有效的方法。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和强化。当然体育课当中的奖励并非物质性的奖励。比如奖励表现好的小组提前一两分钟下课,比如口头表扬:“某某小组站得最快、最齐”、“你的动作最标准”、“大家都要向某某学习”、“你真棒,真了不起”等等,虽然只是一些口头表扬,但在学生心中他的举止已受到老师的肯定,心里一定很高兴,那么这

16、堂课的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有奖必有罚,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对一些违纪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比如在游戏比赛活动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课后留下来。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总之,在处理中尽量不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第六,注意形体课代表的培养。形体课代表是教师的左右手,是整个班级的骨干。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班里有几位能干的课代表,那班上的纪律就会明显地好,课堂教学也能更顺利地进行。形体课代表的培养并不是容易的事。先要教会他们课堂常规,管理纪律,组织活动,同时要向他们说明形体课代表的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做好榜样。并且,要时时地观察,帮助他们改掉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