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6072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叶球飞 社区警务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做好公安工作。社区警务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社区民警的工作。一直以来,广大社区民警做的都是小事、累事、苦事、琐事,可它却在“积小安成大安,积小赢为大赢”,以其默默无闻的工作方式在社区中耕耘,他们渴望的是社区的安宁,最乐意得到的是社区居民投以热情的招呼,社区平安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社区警务工作谈自己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社区警务理念从当前社区警务改革与实践来看,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区服务,落实社区民警 “管人、控案、抓防范、服务群众”的主要工作职责,做实做强社区

2、防范和群众服务工作,有效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所以社区民警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一) 民生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和加强城乡警务工作”的要求,把城乡社区警务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指导思想,认真谋划、扎实开展社区警务各项工作。我们的社区警务工作要以“民生”为最高指导思想,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作为社区治安轴心,构筑社区防控网络,减少犯罪主体对社区生活环境构成的危险和破坏力。社区的一切警务工作都要以民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目的,只有这样社区警务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目的,才能有有活力,富有朝气。(二) 创新理念。“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实践证明,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不但在实践中敢于探索开拓,而且在理论上要勇于创新。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现代警务方式与传统警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住现代社区警务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社区中的人、事、物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由于各个社区环境的差异,如居民社区(村)、商业社区、城乡结合社区等;此外还有社区文化、经济、人文背景不尽相同,因而社区警务不存在一种统一模式。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社区民警在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要求下创造性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三) 服务理念。社区民警的服务理念应是贯穿

4、于整个社区警务工作的始终,服务能使民警立足于社区,服务能赢得民心、调动民心。作为一个社区民警应是“时时是我们服务的时间,处处是我们服务的地方,件件是我们服务的事情,人人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充分发挥自己身处基层第一线的优势。(四)共管理念。社区警务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需要社区各个部门、层次共同合作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在社区内实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才能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受益。社区民警在争取社区干部、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行业)的支持下,要充分挖掘社区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佳的合力作用。社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的一个缩影,它需要实行综合治理,但更需要的是实

5、行群众治理,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必须要有这方面意识,就需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落实好“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办好自家的事”。(五) 信息理念。社区要提高治安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区民警必须牢固树立信息优先的理念,社区情报信息主要是为现实斗争和社区防控服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社区民警尤其要重视社区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包括治保干部、治安积极分子、治安耳目、信息员、保安巡逻队员在内的覆盖整个社区的情报信息网络。要了解掌握社区内的各类信息,不仅要掌握与我们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刑事犯罪信息,治安情况信息,国保信息等,还要注意了解其他的各类社会面信息,如社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居住人员结构、层次,社区内的人文

6、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二、找准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的定位树立了正确的社区警务理念后,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还要找准自身在社区警务中的定位。社区民警的工作重点是基层基础工作,社区警务的推行就是要促使广大社区民警走出派出所、警务室,走进社区、农村、百姓家中,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真诚地去倾听百姓的声音,做人民群众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第一要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所以我们广大社区民警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就要找准在社区警务中的定位。(一)社区民警是基层信息的收集员。信息是基础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我们广大社区民警要勤于观察搜集,做信息收集的有心人,善于研判分析,做治

7、安动态的知情人。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观念。社区民警要利用日常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利用传统手段(比如可以通过入户的走访调查、物建治安耳目、治安信息员和日常治安管理等),依靠群众广辟信息来源,学会使用网络等新途径开拓信息新来源,构建全面、严密、畅通的情报信息网络,全面收集辖区各类影响社会安定的情报信息,做到对辖区的各种信息“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同时要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寻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研判,分析社情民意,密切掌握治安动态,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的情报信息支撑。(二)社区民警是基层实有人口和场所行业的管理员。这是对原有警务职责的继承,首

8、先是加强实有人口管理。针对农村地区常住人口量大、分布散,城郊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特点,社区民警在管理上要做到四个加强:加强对常住人口的掌握管理,特别是提高对重点年龄段人口的了解熟悉程度;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要转变观念,使暂住人口管理常口化,特别是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要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加强重点人口管理,积极开展刑嫌调控,真正掌握并控制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动态,对两劳释放人员要强化教育和管理,减少重新犯罪,对辖区内的重点国保对象要盯死看牢,严防漏管失控;加强对“五种人”(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的监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落实,控制有力,严防漏管失控;其次加强

9、社区内的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督促建立健、健全安全防范制度,以减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预防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第三做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按规定督促社区内重点消防单位,确定消防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对检查中发现有火灾隐患的,应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对不落实整改措施的消防违法进行及时查处。(三)社区民警是基层治安网络的组织员。治安防范是一张网,这张网又需要各部门、各组织共同去编织,即使编织好了也需要有人去发挥这张网的实际效能,可是民间的治安组织往往由于缺乏经验,缺乏沟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

10、力,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我所辖区内,各社区和各村也都有治安信息员、村级巡逻队等民间组织,可是在实际的防范工作中还是会很容易出现断层,主要原因是缺乏联动,缺少协作,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巡逻和注意,一年到头巡逻区域内案件照发,查获的违法嫌疑人屈指可数。所以在这样一个现行的网络体制下,就非常需要社区民警以“公安主导,群众参与”为主要思路,组织各治安防范人员因地制宜,将各治安防范网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社区民警如何挖掘各种资源,组织采取人防技防,形成“一手抓在社区民警手中,一手牵在人民群众手里”的严密治安防范网络,成为基层治安网络的组织者是保障社区安全,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

11、条件。(四)社区民警是基层法治及防范工作的宣传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社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针对辖区的实情我们可以利用村社区的宣传栏,开辟一定的版幅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所及,并根据辖区的治安情况和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和调整不同时期的宣传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治安动态信息,以增强群众自防意识和防范能力。(五)社区民警是基层治安矛盾的调解员。在基层社区民警的工作中,由治安矛盾引发的治安案件占据了社区民警大部分的时间,但这些矛盾的处理往往影响着派出所的形象从而决定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满意度,“有困

12、难找民警”的口号已深入广大百姓心中,“非警务活动”的因素也使得社区民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以如何将矛盾“提早发现,就快解决,没有后遗”成为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中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有的放矢的关键,社区民警在社区中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如果能了解社情民意,进得了门说得了话,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交心人”,那么在社区矛盾的化解上自然会成为群众的“老娘舅”,群众也愿意听你的调解,所以“取信于民”才是将基层矛盾真正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最终目标。(六)社区民警是基层治安资源的整合员。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而且在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下,违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

13、手段和方式方法都不断翻新,所以当前的社区警务工作不仅仅是单靠社区民警一方能应对的,只有从社区实际出发,立足广大群众,联系广大的基层自治组织、辖区的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共同商讨,加强交流,共同探讨本社区治安突出问题和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形成齐抓共管的意识,有效合理地整合社区内一切可为维护治安稳定服务的资源,使得社区中营造出违法犯罪分子感觉到“警察时时在身后”,人民群众感受到“警察时时在身边”的良好治安氛围。我们广大社区民警要立足于日常的法制宣传教育、治安形势通报会、警民恳谈会等形式,深入企业学校村户等,营造警企零距离,建立起和谐警民关系。在开展过程中对收到各类线索、建议要及时疏理汇总处理,每处理一条解

14、决一条就能换来社区群众和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更提升了社区民警在社区中的信任度和公信力,为社区民警在基层治安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提供了必要保证。三、明确社区民警在社区警务中的作用深化社区警务的关键在于实现警力下沉,推动警务工作前移,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推行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左右着基层基础建设和社区警务走向。俗话说 “事在人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的作用始终都是第一位的。作为社区警务推行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的社区民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社区警务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依托驻村保安,突显根基作用。当前我市农村地区社区警务工作原则上实行“一警带三村,三警为一组,一村一保安”的模式,以长安所为例,我所现有社区

15、民警8人,18名驻村保安,三个社区警组,实现了“一村一保安、一警带三村”的工作模式。“民警下社区、保安到村里”是社区警务建设活动的一个载体,社区民警作为每天与百姓接触最多、交流最多的警种,社区民警的工作面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社区民警只有真正地“沉”在社区和农村,扎根在基层,才能将社区警务工作落实到位,真正使警务进社区和农村,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现今我市广大农村社区民警下面都有2-3名的驻村保安,但是保安驻村工作没有什么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如何定位开展工作至关重要。我局着眼长远,将驻村保安定位于做好人口协管员、情报信息员、法制宣传员、治安巡逻员、矛盾调解员,明确了驻村保安的工作

16、职责,不断将保安驻村工作引向深入。保安驻村后,农村警务工作以每个村为结点,接连成片,全市农村治安网络更加完善,公安工作触角也得到了有效地延伸。警务活动不断深入,形式不断丰富。保安驻村工作在我市开展一年多来,农村见警率得到了有力提升,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平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贴近“民生”,构架桥梁作用。社区民警在基层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具有熟悉当地情况,熟悉当地人员的特性。社区民警往往掌握着辖区内大量有关人民生活,有关人民利益,有关政府政策的许多相关信息,所以社区民警要在贴近“民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积极构架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首先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将在日常警务工作中看到感受到民生问题,及时客观的反映给有关党委政府,为政府决策做好信息员。其次是自上而下传达精神,将有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相关知识、法律、政策精神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广大基层百姓,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最后是中间思考做好参谋,将在基层所见所感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