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2748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才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论析宋才发作者简介 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市场经济能否体现精神文明,是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内在规定性。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但是,它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创造。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它冲击传统的经济关系,不仅使物质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使精神生产力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只有当物质和精神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新的生产方式才能产生。社

2、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法制经济兼道德经济,它要求公平竞争、合法经营,反对尔虞我诈,一切市场主体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开展各自的经营活动。当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并能自觉地接受法律约束的时候,社会上那种非文明现象和经济行为必将大大减少,从而使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相应提高;加之法律的平等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本身就是制度文明的体现。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它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3、式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建立和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市场一样,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和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的确是一个根本的战略方针。我国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全面推进的事业,它不仅需要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物质文明,而且要摆脱落后和愚昧,实现以高度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如果我们把现代化仅仅限于经济的现代化,而忽

4、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民主政治建设,就会把本来是全面整体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搞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国民经济尽快搞上去,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还包括把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充实和升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不久的今天,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某些无序和不规范,人们普遍感到人际往来的支撑点似乎就是一个“钱”字,相互交往的功利意

5、识相当突出,人际交往也渗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面对这种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的现象,有人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有人把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消极腐朽的东西,统统归咎于经济体制改革,归罪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以精神文明滑坡为代价。我觉得这些认识是错误的。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要以富裕取代贫穷,而且要以文明取代愚昧,以进步取代落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是要放弃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恰恰是要为劳动者提供安定有序、整洁优良的社会环境,以及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假如我们放纵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可能出现的某些消极腐朽的东西,任凭商品和货币

6、的负面效应侵蚀社会有机体,“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这也即是说,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能以精神滑坡为代价,反而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保证。要在重视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加强道德建设。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除了负而效应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利于造就和形成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任何一种道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互利”原则,就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互利”原则,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正在形成的经济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

7、所说的互利原则,与集体主义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它是集体主义原则在今天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表现,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最起码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将不断提高,这即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排斥个人利益去建设精神文明,而恰恰要在重视和关心个人利益中去实现精神文明。市场经济的动因,就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利益是在个体利益的背后实现的。市场经济这种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忽视个体利益奢谈精神文明建设是不现实的,是无法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我们只能在满足个体利益(需求)中,去挖掘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我们搞社会主义

8、市场经济的科学之处就在于,它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促进道德进步的同时,也自觉意识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且采取积极的制约和防范措施。要高度重视以思想文化为特征的精神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制约作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大量事实说明,经济、政治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固然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阶级根源,但同社会成员思想觉悟、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掌握科学文化,才能使人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谈不上建成高度发达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谈不上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

9、义社会。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使这个国家、民族朝气蓬勃,繁荣昌盛;反之,就会使其落后、衰败。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某些高级干部,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了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为全国人民做出表率;国家公务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提高自身素质,勤奋工作,不尚空谈,以优良的党风和政风促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确保精神文明建设从整体上上水平。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经

10、济领域的贪污盗窃和行贿受贿,打击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流氓恶势力和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扫除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促使精神文明建设从整体上上档次。二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标志着人类的开化、进步和发展的状态,因而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和尺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借鉴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并对这三个时代作了如下的概括:“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

11、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这即是说,人类生产条件的进步状态和社会进步的程度,首先表现为劳动工具、技术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正是由于物质生产条件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社会才逐渐地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以至于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时代。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寡,固然是人的智慧、经验、意志力和审美力的凝结,但具有同样知识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的人,由于思想觉悟、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社会责任感的不同,生产的实际效果也往往大不一

12、样。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的精神文明,既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巨大作用,认为它是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社会的文明进步又不能等同于生产的发展或经济增长,因为它包涵的内容更广泛。社会主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实现,除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外,还必须与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相配套,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社会进步朝着公正、安全、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精神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

13、特别是近代文明,都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结果。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个民族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固然同与生俱来的各种因素有关,但是,也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它不只是取决于物质资源、资金设备等因素,而主要取决于人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素养即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一定要大力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的智慧和技术水平,形成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同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相结合,便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据劳动部披露,在我国1.2亿城镇企业职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

14、全国已评聘为技师的只有34万人,高级技师不过2000多人。2 资料见中国市场经济报1996年3月20日。我国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实现未来15年奋斗目标的障碍。不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采取切实的配套改革措施,必将严重地制约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治穷要先治愚,治愚要重视和发展教育。今天的经济是昨天教育的结果。今天的教育将影响明天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科技进步也取决于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仅要从发展第一生产力的角度思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而且要从提高人的素质的角度促进科技与教育的双向驱动

15、。精神文明能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建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着眼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包括市场硬件建设,也包括市场软件建设;既包括生产力的重新组合,也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既要使经济基础获得坚实的发展,又要有相应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总之,这些硬件、软件建设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能够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能够保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实现,也能够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

16、,过去曾有人认为“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也有人认为“抓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腐败和不正之风,有碍于经济繁荣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等等,这些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物质文明上去了,如果不抓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决不会自然而然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的“物质文明”,最终也会因精神文明的滞后而滑下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它内在地要求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相统一,要求人们的观念形态、意识形态主体,必然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必然要求反对资产阶级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现代工业生产要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光靠拼设备、拼体力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一个“文盲”、“科盲”充斥的国度里,是无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之一,就是要致力于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这个素质,促使我国赶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