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18226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师区域流动的看法(同名1205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域内流动的几点看法 池淮镇明德小学 一、实行教师区域流动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当前促进教育均衡的各项措施中,除了加强各地各校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外,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师资均衡发展当属根本之策。而现阶段,区域内校际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教育全面、健康、均衡的发展,危及教育公平,带来一系列诸如择校、教育机会不均等甚至腐败等社会问题。因而,解决校际师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促进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本人认为,实行教师区域流动制,是促进区域内各校师资的均衡发展并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城乡流动)。它对促进校际间师资

2、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校际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并最终促进区域间及整个教育的均衡发展,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施这一制度还有以下好处:从学校层面看,(1)有助于保持学校间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的相对合理。(2)有助于各校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平衡。由于教师的流动,各校易于接纳被认为先进的管理经验,革除不合时宜的陋习、理念、做法。也因为教师的定期流动,使各校在管理中必须注重制度建设,而不因人设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实效。从教师层面看,(1)有助于保持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2)有助于相同专业的教师在业务上能在更大范围

3、交流切磋从而加深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从学生层面看,(1)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多风格迥异的老师,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2) 有助于学生接受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二、流动的形式教师的区域流动大致分为三种:一是从相对优质学校(交通便利的学校)交流到相对薄弱学校。二是从相对薄弱校到相对优质学校。三是相差不大的同类学校之间的交流。交流方式的方式包括:(1)主动参加交流。这部分教师对交流有比较客观、积极的认识。他们大都不存在晋升职称等问题,交流的目的是想通过改变环境来克服职业倦怠、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2)由于现实需要自愿参加交流。这部分教师支持优化师资配置工作,同时

4、他们在交流时也有所考虑,或原来学校离家远,或想尽快解决职称问题。(3)被动交流(占绝大部分教师)。这部分教师参与交流,主要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学校通过召开动员会,将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组或通过排名等形式确定人选,再由校领导做工作促成这些教师参加交流。三、存在的问题:教师合理有序地定期区域流动,必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区域内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也必将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教育的均衡发展,绝不是要平均的、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同步发展。故存在许多问题:1、学校趁机将“老弱病残”“交流”出去?按要求,学校要完成交流比例,学校趁此机会,将“老弱病残”的教师交流出去?2、优秀教师的“水土不服”

5、。优质学校教师的优秀教师交流到偏远学校很可能被同化。“有的老师在这个学校是骨干,交流到新学校,可能这个学科不缺人,他来了没有用武之地,或闲置着或被安排去上别的科目。 3、好学校的老师愿意到差学校去吗?没有利益驱动,好学校的老师愿意到差的学校去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有老师认为,要真正做到均衡教育并不容易,因为教育投入就是不平衡的。4、优质学校的教师交流到偏远学校会不会有心理压力?(通常被交流的教师都被认为是教学水平有限或为人处事差的教师)4、教师在流动中所享受的权益是否平等?教师有自主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的权利,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流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从流向的地域来

6、看,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这对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工作而又难以流动的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从流动的主体来看,绝大多数是骨干教师的流动,这对非骨干教师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同样是教师职业、同样是教书育人,每个教师本应该享受同等的权益,而事实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5、教师所接受的职后培训能等质吗?骨干教师为什么能频繁流动,而其他教师却很少有选择更好学校的权利呢?虽然这与教师个人的因素有关,但是,每个教师接受的职后培训不等质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更重要原因。有些学校领导为了让学校挤进“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行列,就拼命地打造“明牌教师”、“骨干教师”,让他们脱产学习、让他们接

7、受高质量的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各种优惠条件,而其他教师甚至连续几年都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或者是虽然参加过,但都是一些低层次的、形式化的、可有可无的培训,这对其他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6、区域间、校际间教师待遇能相同吗?追求更高的物质待遇是骨干教师频繁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在祖国的蓝天下”,每个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没有理由不相同。但现实情况是:在同一区域,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估等级之别,且不同等级的学校所投入的教育资源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优质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以及总收入远远高于同一区域内普通学校的与其同一级别(同一职称)同一工作的教师。7、流动对象选派问题:优质学校如果

8、按择优选派,会打消教师的积极性。末尾淘汰制选派,对薄弱学校又不能起示范作用。四、构建教师区域流动制的建议第一、制定法规,完善制度。1.构建完善的教师定期流动政策、程序和制度。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流动的程序性、流动的定期性、流动者的待遇等,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操作,保障教师流动的公正、公平和有效,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师流动制度。可设立以下实施程序:由教育局制定教师流动相关的政策、尤其强调每名教师流动的义务性。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应该流动对象的条件(包括工作年限在同一学校任教6年、业务水平、身体健康程度、家庭状况等)。教育行政部门发布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细则,内容包括地区的指

9、定,有关原则、要求,待遇等。全体教师都要求填写一份调查表,主要包含流动意向等内容。由校长决定人选(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并与之商谈)并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最后由县(或相当于县一级)教育局长批准。实现教师轮换到岗。2.制定多向、轮换、定期的流动政策。树立通过教师合理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的思想。首先强调流动的定期性。即使教师流动到农村偏贫地区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任教,也不必一辈子扎根在那里,而是有一定的期限(如1年),从而解除教师参与流动的顾虑。其次,教师要实行多向、轮换流动。即不仅仅局限于两校间的互相交流,既要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又要在同级不同类学校之间的家流。也就是说,教师可在小学、初中和特殊学

10、校之间流动,在示范学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之间流动。但主要在示范学校和普通学校、薄弱学校之间轮换流动。这是均衡各校师资的关键。否则,就达不到均衡各校师资的目的,反而会继续拉大校际间师资差距,损害社会公平,使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更趋突出。当然,安排教师流动时,还应尽量考虑该教师的实际情况。如家庭与学校的距离(一般以就近为宜),女教师是否处于待生育阶段需要照顾等。第二,教师在流动期间的工资待遇户口等保持不变,同时,还应出台中小学教师津贴政策。以学校的位置、交通、医疗、工作环境等工作条件确定若干类别,分别按教师职务工资和津贴部分之和的一定比例发放薄弱学校教师津贴。调出薄弱学校后,工资的提高(或上浮)部

11、分自然撤消。在同一区域内工资由高到低的顺序: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学校乡镇中小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城郊学校、优质示范学校。这样就可以消除教师逆向流动的根源,促进校际师资更快的均衡发展。同时,给予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师在晋级、晋升上以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定时,要求评高级职称的教师需有1年以上城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工作的经历。选拔校长时,要求侯选对象必须有在城区薄弱学校或农村地区学校3年以上的经历。还可适当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晋级评优名额比例,以加强落后学校的师资建设,也解决了条件好的学校的超编问题,促进区域内师资的均衡发展。第四,严格任期考核,实行告诫制。流动期间,对于不能履行现职的教师,首先进行告

12、诫,要求限期改正,并可高职低聘,允许有1-2次流动到其他学校奋起直追的机会,告诫期满,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解聘。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在边远学校薄弱学校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将工作的好坏与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挂钩,逐步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聘用新机制,为教师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以上仅是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当,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several grou

13、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