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17556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修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市老区建设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市扶贫办我市属全省插花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贺炳炎、李文清、熊明发三位将军。贺龙、邓中夏、许光达、周逸群、张才千、黄杰、沈德纯、李人林等先辈在这里留下了工作和战斗足迹。1926年下半年,开始有了党的活动,1927年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历经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战岁月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改革开放的历史考验。到2010年,全市已建立党委54个,党组45个,建总支254个,党支部1422个,共产党员36270名。有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4个(重点村20个),重点老区乡镇3个(重点村15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7.25

2、万人,占全市乡村人口的10.9%,其中老区乡镇5.1万人,占70.3%。一、老区建设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近几年来,我市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要求,以省定重点村为基本单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45个重点村(含15个老区村)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占计划的100%。共投入扶贫资金159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000多万元,硬化村级公路260公里,铺碎石路465公里,新建生产桥35座,铺设饮水安全管道400公里,建水池水窑28个,开发水果基地15000亩,31个村新建了

3、村级卫生室和广播室,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村50%以上的农户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80%的村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入学难、看电视难和农副产品外运难的问题。2、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截止2010年全市减少贫困人口5.0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低收入人口3.08万人。贫困人口由2000年末的12.33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7.2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末的8.1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6.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2000年末的4.23万人下降到2010年底的1.15万人。3、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在“整村推进”工作中,以“一改三建”为重点

4、,狠抓生态家园建设和村部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的状况。特别是沙道观镇泰山闸村、陈店镇石桥村,作为省定贫困村、重点老区村,在“整村推进”中坚持抓好“一改三建”工作。两村共有1851户,有750户建了沼气池,有970户建起了生态庭院,还涌现了215个文明家庭示范户。泰山闸村先后荣获荆州市卫生先进村、五改三建示范村、生态园林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据统计,目前1个重点乡、22个重点村和15个老区重点村总共有25个村修建了新村部,新建沼气池4100口,推行了“猪沼果”、“猪沼渔”生态循环模式。4、村级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实施“整村推进

5、”,每个重点村部确定了1至2个主导产业,涌现了一大批种、养殖大户,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村民人均纯收入也大幅增长。据统计,实施“整村推进”前,22个重点村和15个重点老区村个个负债。目前,这些村中有3个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7个成为新农村建设整治村,有5个村有了村级经济积累,每个村人均纯收入都已达到3500元以上,有的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全市人均水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2001年的4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5、劳务扶贫成效明显。一是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05年全面启动“雨露计划”以来,共投入培训资金120万元,培训人员达2000人,安置就业1450人,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人,致富一方

6、的工作目标。二是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科技扶贫和农民工培训,全市涌现出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200多人,农民工经过培训,大部分掌握了一技之长,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70%的贫困户家中都有一位“明白人”,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贫困人口数多面广,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截止2010年底,我市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2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9%,其中,在新扶贫标准1196元以下有6.1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老区、山区、库区、血吸虫重疫区。多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要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任务十分艰巨。2、农业

7、产业化发展滞后,产业化扶贫仍处在起步阶段。一是产业化扶贫没有形成规模。二是虽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由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且大多与农民联系不紧密,一体化经营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致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3、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困扰村级经济发展。一是全市绝大多数村无村级积累,加之乡镇财政又特别困难,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得到全面改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大多数村虽然修了通村公路,但通村里程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有的只修到村部,还有很多断头路,截止目前全市仍有3个村不通路,35个村行路较困难。二是部分山区、重疫区乡镇饮水难、就医难仍然十分突出,截止2010年底全

8、市仍有114个村、13.6万人饮水困难;29个村、4.5万人就医难。三是大多数重点村地域偏僻,环境十分恶劣,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4、返贫现象突出。一是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若遇到自然灾害,收成就会大幅度下降,农户就会返回到贫困队伍中去。二是医疗保障程度低,农民无钱治病,小病忍,大病拖,因发生疾病等意外情况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家庭成员部分和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进而导致家庭收入下降和返贫的现象很普遍。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增收难度较大,收入的增长主要靠外出打工,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户返贫可能性大。三、后段工作建议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正确把握当前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面临

9、的新形势,对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革命老区贫困现状,新一轮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认识上优先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关键的战略转型期,扶贫开发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提高对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再次把“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把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放在“四区”之首;十二五规划还提出了民富目标,将实现“国富”向“民富”转型。这是促进社

10、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革命老区和扶贫开发的认识,在认识上把老区贫困地区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铭记革命老区所作出的贡献,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加快老区贫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帮助老区贫困地区人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是老区贫困地区人民的期望,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否则,我们就难以向革命先烈交代、难以向历史交代。2、在政策上重点倾斜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市场竞争弱势地位难以改变;经济发育不良,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

11、,短期实现投资环境的改变难度很大;社会事业落后,群众生活质量低下的状况改变不大;人力资源匮乏,贫困层面继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消除。要解决这些实际困难,要实现老区贫困地区民强、民富,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政策扶持上把老区贫困地区作为重点投入区域。加大资金投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研究解决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逐年增加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尽快达到省委、省政府要求,地方财政预算必须达到省拨资金的20%,我市需5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出台政策支持老促会募集社会资金,激发企业、富人参与老区建设的积极

12、性。3、在措施上不断创新(1)强力推进产业化扶贫,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扶贫不是救济,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在过去发展产业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凸显优势,加快发展,将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一是科学调整扶贫产业。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努力扶持和发展能够强力持续支撑贫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总体要求,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争取贴息贷款,拓宽资金争取渠道,加大对温氏、云棋生猪养殖

13、、望春花果汁、今阳食品、凯迪生物质能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围绕龙头企业来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广“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鼓励贫困农户以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入股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带动贫困农民增收。三是创新帮扶方式。采取项目安排落实到户、贴息贷款发放到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科技培训服务到户等办法,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的资金困难,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2)持续加强整村推进,促进重点村全面发展。整村推进作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扶贫方式,也是实施扶贫到户的重要载体,在新一轮整村推进计划中,重点突出产业发展、提高发展能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

14、条件。一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量力而行、部门承担的原则,有效整合扶贫资源,重点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和基本水利设施维修等问题,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二是开展致富项目建设。要借整村推进这个平台,组织落实扶贫到户措施,抓好产业发展、雨露计划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三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要在重点村广泛开展以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素质。(3)大力实施智力开发,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从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经验看,实施智力开发是老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现实、最直接的办法,也是扶贫开发投入最少、脱贫最快的方法。一是加强雨露计划培训。要坚持

15、扶贫宗旨,把建档立卡和处于贫困边缘的劳动力纳入“雨露计划”,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迅速整合职教资源,建立规模适中、特色明显、专业对路、竞争力强的职教中心。加大对“两后生”(即初中毕业后升不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后升不到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补贴标准,通过强有力的帮扶,保障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培训。二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新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专项经费,围绕老区贫困地区现有的主导产业,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邀请外地专家与聘请市内技术人员相结合、开展普遍培训与重点培育科技骨干相结合等形式,加大对30-60岁农民种、养殖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本领

16、。要大胆选拔使用各种人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骨干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4、在组织上强力保障。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体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321”工程(即每名市领导带三个以上部门连续两年帮扶一个重点村),并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加大投入,确保随着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对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配套投入,尽快达到省定标准。三是组织考核,把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纳入各级绩效考核体系,以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四是立法保障。目前,我省已修订颁布了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把扶贫开发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已实施多年,建议市人大逐级反应,据实修订,从现实的老区贫困状况看,应把老区立法工作为重点突破,把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老区的基本政策、基本经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老区建设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四、2012年主要工作1、积极争取卸甲坪乡曲尺河连片开发项目进入省办项目库,确保2012年如期实施,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