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33566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江南三大名山(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南三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巍峨耸立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国家 AAAAA级景点,享有“天下绝景”之称。因唐朝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句而名扬四海、万古流芳。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因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2、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名楼简介在我国古代,不管是佛、道、儒这些宗教门派,还是皇家贵族,都把楼阁看作是神圣、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在修建的众多楼阁中用于观景、赏景的楼阁很多,也分布很广,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流传而声名远扬。当然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了。 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

3、十佳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 ”之美誉。冲决 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现楼为 1981 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 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蛇山头。主楼高 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 30 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

4、鹤归来小景等.。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来享有“ 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历史变迁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 198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它最后一次 黄鹤楼被烧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 年之际重新修建的

5、。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 51 米, 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 5 层,实际上还有四个夹层,共为九层( 象征九五至尊) 。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从原来的黄鹄矶移到了蛇山 的高观山上。 黄鹤楼是现代武汉市的标志和象征。人文历史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 223 年) 。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

6、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酒家为了感谢道士,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起初人们称之为“ 辛氏楼” 的阁楼。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 黄鹤楼 ”。 黄鹤楼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

7、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滕王阁滕王阁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 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在建阁至今的 1300 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 年滕王阁

8、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1983 年 10 月 1 日正式开始了第 29 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 年落成。新阁共 9 层,高 57.5 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 滕王阁 ”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文历史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官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

9、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滕王阁修成 22 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 年) ,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即滕王阁序 ) ,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 、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 、王勃的滕王阁诗 、王安国的滕王阁感怀 、苏辙的题滕王阁 、朱熹的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 、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滕王阁 、文天祥的滕王阁 、虞集的滕王阁 、汤显祖的滕王阁逢琪叔为别 、朱彝尊的

10、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江西南昌滕王阁(11 张)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即滕王阁序 ) 。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 ,王仲舒写滕王阁记 ,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 “西江第一楼 ”之誉。1300 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 28 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

11、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 ,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 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 ,绘有自秦至明的 80 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 ,堪称双璧,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所以令人叹为观止。风光特色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

12、,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 年 ),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 27 米,宽约 14 米。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 57.5米,占地达 47000 平方米。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它是三国时期(公元 215 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 岳阳楼(15 张) 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现存岳阳楼

13、重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 ,在岳阳西城墙上,坐东向西,面临洞庭湖,遥见君山。楼平面矩形,正面三间,周围廊,三层三檐,通高近 20 米。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覆黄琉璃瓦,翼角高翘。楼前两侧左右与楼品字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为陪衬。人文历史唐代开元四年(公元 716 年) ,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 。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 岳阳楼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 ,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其中的“ 先天下之

14、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说到这篇 岳阳楼记还有一段故事。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大厅中各镶嵌着一块用紫檀木雕刻的 岳阳楼记 。但为什么一个楼里要放两块同样文章的碑刻呢?据说, 岳阳楼记是清代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的手笔,其书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质,堪称世间佳品。后来当地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想借岳阳楼和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够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张照的笔迹,重抄写了一篇 岳阳楼记,也刻在质地同样的木板上,就连字体的大小、形状也与张照的 岳阳楼记一模一样。但是

15、刻字匠对县官的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心怀不满,而又不敢违抗,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使其与正常的字区分开。野心的县官把张照的岳阳楼记拆下来,换上自己的,然后将张照的手书放在船上试图运往别处,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于湖中,县官和张照手书的 岳阳楼记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县官被淹死。在以后洞庭湖的清淤中人们打捞上来了张照的 岳阳楼记 ,因其雕刻于很好的木质之上,张照的手书没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损坏。由于县官和张照的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都可为书法之珍品,所以真假两块 岳阳楼记的碑刻就同时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此外,杜甫等大文豪也曾写过有关岳阳

16、楼的千古名句,有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岳阳楼是国家 5A 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光特色岳阳楼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 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 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