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331280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齐虹,泪膜的组成,脂质层睑板腺分泌,阻止泪液的蒸发 水液层泪腺和副泪腺分泌 粘蛋白层结膜杯状细胞分泌,能降低表面张力 厚7um,总量7.4ul,12-16%/min 更新,PH6.57.6,渗透压296308mOsm/L 成分:IgA、溶菌素、 溶素、乳铁蛋白、电解质,泪膜的生理作用,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结膜干燥 保持角膜光学特性 供给角膜营养 冲洗、抵御眼球表面异物及微生物,角膜的组织结构,上皮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层,角膜的组织结构特点,上皮层-损伤后可以再生 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角膜基质-损伤后,组织修复形成造成瘢痕 后弹力层-由

2、内皮细胞分泌形成,损伤后可再生。 内皮细胞-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损伤后不能再生。若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多,则失去代偿功能,将造成角膜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的透明性(43D),角膜“脱水状态” 基质层胶原纤维束的规则排列 角膜无血管,角膜的营养,没有血管,免疫学上处于相对的“赦免状态 房水 泪膜 角膜缘血管网,神经,含有丰富的三叉末梢,知觉敏锐,炎症时疼痛,虹 膜,形成瞳孔大小与年龄、屈光状态、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虹膜组织血管丰富,炎症时以渗出反应为主 含有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通过睫状后长、后短神经发出分支,炎症时可引起疼痛,瞳 孔,光反射(light refle

3、x):为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 直接光反射:光照侧的瞳孔缩小 间接光反射:对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路径,传入路:与视觉纤维伴行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四叠体上丘臂中脑顶盖前核换神经元部分纤维绕中脑导水管,到同侧E-W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核 传出路:两侧E-W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至睫状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随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睫状体功能,分泌房水睫状上皮细胞;形成房水睫状突超滤过 调节作用:睫状肌舒缩 房水葡萄膜巩膜途径的外流作用 血-房水屏障(blood-aqueous barrier):睫状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房 水,维持眼内组织(晶状体、玻

4、璃体、角膜、小梁网等)代谢 调节眼压 透明:血-房水屏障作用 房水含有乳酸、维生素C、葡萄糖、肌醇、谷胱甘肽、尿素以及钠、钾、氯、微量蛋白质及一些生长调节因子,房水循环途径,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管集液管和房水静脉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血循环 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约占10%-20%) 虹膜表面隐窝吸收(约占5%),脉络膜,脉络膜血管丰富,由睫状后短动脉供血,涡静脉回流 内层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高,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 小分子的荧光素易于渗漏,大分子的吲哚青绿造影不易渗漏,临床上能较好显示脉络膜血管影象 脉络膜血供丰富,有眼部温度调节作用,含丰富的黑色

5、素,起到眼球遮光和暗房的作用,晶状体(19D),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和玻璃体 当晶状体囊受损或房水代谢变化时,形成白内障。 凸透镜,屈光通透和折射功能,且可滤去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晶状体悬韧带源于睫状体的冠部和平坦部,附着在晶状体赤道部周围的前、后囊上,通过睫状肌的舒缩,共同完成眼的调节功能,玻璃体,玻璃体是眼屈光介质的组成部分 对晶状体、视网膜等周围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使用 玻璃体主要成分是水(占99%)和胶质 正常状况下,玻璃体呈凝胶状态,代谢缓慢、不能再生,具有塑形性、粘弹性和抗压缩性 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视网膜,RPE生理生化功能,维生素A的转运和代谢 药物解毒

6、 合成黑色素和细胞外基质 选择性转送营养和代谢物质 吞噬并消化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膜盘 光感受器活动的色素屏障 血-视网膜外屏障(视网膜、脉络膜屏障) 促进视网膜与脉络膜的解剖粘着,胶质细胞Muller细胞,贯穿神经感觉层,其纤维从外界膜纵向伸展到内界膜 对视网膜起结构支持和代谢营养等作用,视信息传递三个神经元,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轴突,即神经纤维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光感受器,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觉)和色觉,主要集中在黄斑区 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觉)和无色视觉,周边视网膜病变时,发生夜盲 视盘是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没有光感受

7、器细胞,无视觉功能,在视野中表现为生理盲点,色 觉,每个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内只有一种感光色素 视杆细胞节所含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提高视网膜对暗光的敏感性。 视锥细胞含3种色觉感光色素:视紫蓝质、视紫质、视青质 色觉是眼在明亮处视锥细胞的细胞。黄斑部色觉敏感度最高,周边视网膜几乎无色觉 视锥细胞中缺少某一种感光色素,则发生色觉障碍。,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齐 虹,局部用药,血房水屏障 血视网膜屏障,眼药的途径,泪膜角膜上皮 血管 角膜缘、结膜房水(眼前段) 玻璃体(视网膜),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浓度 溶解度 脂溶性 粘滞性 表面活性 PH 渗透压,滴眼液(eyedrops),是

8、最常用的眼药剂型 滴眼液每滴约为30-50l,而结膜囊泪液容量最多为10l 正常状况下,泪液以每分钟的16%更新,嘱患者再滴眼药的最短时间间隔为5min 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眼膏(ointments),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 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 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 在眼表病损如角膜上反缺损时,减缓眼刺激症状 限制水溶性药物泪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眼周注射(periocular injetions),球结膜下、球筋膜(Tenon囊)下和球后 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 一次用药量较大(常为0.5-1.0ml),可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 尤其适于低

9、脂溶性药物 存在眶内球外组织结构,甚至眼球损伤的可能性,眼周注射(periocular injetions),球结膜下注射通过扩散达角膜基质层和角巩膜缘组织入眼内,作用于眼前段病变 球筋膜下注射经巩膜渗入,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病变 球后注射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以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眼后段以及视神经疾病,眼内注射(intraocular injections),起效快,所需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较很好 主要适用于眼内炎 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 注意药物的毒性作用,眼药新剂型,加入适量的粘性赋形剂,制成胶样滴眼剂 眼药的缓释控制装置 角膜接触镜样的胶原盾 脂质体采用磷酸酯分子形成疏水和亲水的双层脂膜,作为眼药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