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0333028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范文:如何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好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在农村干部专题教育培训班党课稿同志们: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刻,市委研究决定,举办这次全市农村干部专题培训班,充分说明市委对我们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会,扎扎实实地加强学习锻炼,切实提高党性意识和服务群众水平。借这个机会,我想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好我们农村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问题讲几点意见,既算是培训动员,也算是与大家谈心。一、抓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机遇,解决“我们离群众有多远”问题根据中央部署,今年将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2、教育,其根本上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前后贯通、一脉相承的,关键还是要持之以恒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问题。那么,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呢我理解,应该就是“我们离群众有多远”的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现在看,我们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确实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按道理说,我们农村干部与群众世代相居、朝夕相处,应该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但事实上,在农村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距离近、感情远”的问题不同

3、程度地存在。有的村庄,干部与群众无事不见面、相互“两不找”;有的村庄,干部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得风声水起,而村庄多年来山河依旧,群众冷眼视之;还有的村庄,干群关系紧张,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村里没有大事那么就相安无事,一旦有征地拆迁、“两委”换届这样的事情,马上就狼烟四起、鸡犬不宁。我们到一些村,经常听到村民抱怨:“干部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干事、干事不民主”。而同时,也能听到干部感慨:“干部手中权力越来越小,不干事群众不满意,干了事群众乱挑刺,真不知道怎么干好了。”群众凑在一起,议论干部不干事、“当官不为民作主”;而干部凑到一起,就抱怨群众素质低、“穷山恶水出刁民”。我到村里调研,听到不少年龄大的

4、农村干部谈到政治生态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怀念“大包干”前当生产队长的“风光”;而在与一些村民交谈时,他们也同样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干部像以前那样能跟群众打成一片。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深入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干群之间怎么不如以前融洽了交通工具发达了、通讯工具进步了,我们与老百姓之间的感情怎么变的疏远了现在我们不少村官是当地“能人”,当你开着奔驰、宝马在村里驶过的时候,是否想过那些扛着锄头的群众的内心感受我说这些,不是不赞同大家开好车、住好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村干部具备致富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是好事,也能够带动引领新农村建设。我只是担心,会不会在车

5、轮滚滚中、在手机电脑里,我们农村干部失去了“地气”,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远当干群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作为干部,更应该从自身的思想作风上找找原因。的确,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乡村政治生态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农民素质需要提高,基层组织职能需要转变,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不能片面把问题归结于形势,不能单纯从客观上去找原因,更不能“把作风要求装进手电筒里,光照群众不照自己”。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干部首先要学会适应;农民素质需要提高,很大程度也是我们干部的职责所在。其实,大家都是农民身份,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在我看来,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同时也是最现实的群体,谁

6、能给他们好处,他们就拥护谁、跟谁走。从这一意义上说,干群关系出现紧张情况,问题主要是出在干部身上。同样的地域条件,同样的乡风民俗,为什么有的村庄就干群融洽、政通人和而有的村庄却矛盾重重、乌烟瘴气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大到一个国,小到一个村,政权在手未必就人心在握。而只有人心在握,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广泛的执政基础。我们都知道,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因为得到了群众的保护和拥护,党躲过了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命运,使党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因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开辟和巩固了一个个抗日根据地,打败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再从改

7、革开放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和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党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党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胜利和进步都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实现的。具体到我们农村,也是一样的情况。什么时候群众支持你,你开展工作就有底气,也最容易出成绩。相反,如果群众反对你,你干啥都得偷偷摸摸,甚至啥也干不成。我们农村干部要抓住党内重大教育这个重大机遇,从自身作风入手、以整改行动开局,真正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通过党内教育,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政治上信仰淡化的问题。与群众感情疏远,说到底是理

8、想信念出了问题。要结合重大教育,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我觉得,这几个命题非常好。只有弄清“为了谁”,我们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弄清“依靠谁”,我们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弄清“我是谁”,我们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这是个信仰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党员干部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感到这种说法十分可笑,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入党的第一天,就曾经宣过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怎么能说我们没有信仰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这些年一些地方确实放松了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三会一课”等传统的党内生活武器逐步丢掉了,很多农村干

9、部常年不学习、不读书,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群众为自己,精神上严重“缺钙”。甚至连参加今天这样的培训班,还有的农村干部也找人代替,我不知道今天我们在座的有没有人是顶替参训的。如果有,也请你回去告诉你们村书记,在党言党、在党信党,如果不信党、连党的教育培训都不愿参加,可以主动提出退党。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与群众接触最多,要从内心里真正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看成是一次机遇,既是解决自己思想作风问题的机遇,也是带好党员队伍的机遇,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机遇。通过学习教育、查摆问题,解决好信仰模糊、宗旨意识淡化等问题,让坚定的信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要解决好作风上官僚主义的问题。官僚主义

10、,是影响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腐蚀剂。从最近我市几个村庄发生的信访案件来看,有的是村务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群众不满;有的是缺乏做群众工作能力、作风恶劣粗暴,小事酿成大事;有的是不遵守纪律,不依法办事,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这些,都是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干部都有着想把村庄搞好、想为群众服务好的良好愿望,但工作中又常常把好事办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办好事为什么群众不买账,办好事为啥群众还上访我们在每作出一项决策之前,是不是充分征求了群众的意见是不是办事情公开透明,清清亮亮是不是犯了错还不认账,向群众耍横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完全

11、可以避免的。比如,村务财务问题,是不是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的如果我们严格执行制度,群众参与了、知情了,怎么可能整天盯你脚后跟如果我们“捂着”“盖着”,即使你没有私心,群众也会胡乱猜疑,使你陷入“塔西佗陷阱”。所谓“塔西佗陷阱”,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执政感受,意思是说:你一旦失去群众信任,无论今后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执行民主制度不要怕费事。我们费一点时间、费一点功夫,换来个群众信任,这是值得的。再比如,群众工作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加强党性锻炼,做好群众工作,可就是有一些干部官僚习气不改,有的强迫

12、命令,有的作风霸道,有的视群众为“刁民”,更有甚者居然打骂群众。希望我们农村干部结合党内教育,认真对照检查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一步,市里要组织对全市村级班子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村务财务管理、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几个专项整治,对存在问题的,将严肃处理。三是解决好生活上享乐主义的问题。享乐主义的实质是个人主义膨胀,直接后果是严重脱离群众。农村干部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手中的权力虽然不大,但是却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利益,而且由于我们与群众互为乡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视线之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一届“村官”、为了占一点便宜,连祖辈多年的好名声、自己多年的好人缘

13、都不要了。从近几年换届选举情况看,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走上这个岗位并不容易,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千万不可心存侥幸,认为某某村的某某谁做了违反规定的事,也没事。实际上,那是时候不到,到时候都会败露的。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终有一天会被“打”。大家肯定也通过各种新闻看到了中央的反腐决心,要始终记住陈毅元帅的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我们要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投我们一票的村民负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动集体一分一厘,做一个清清白白、群众拥护的好“村官”。这样,既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一世清名。二、抓住农村“两委”换届重大机遇,解决“

14、我们为什么当干部”问题“两委”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农村干部最关心的大事。事实上,“两委”换届这件事,不仅农村干部关心,而且各级党组织更关注。古人说:“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之治,其实就是乡村之治。“选好一届,稳定三年、发展三年”,这是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是否稳固的重大问题。我们开展“两委”换届,目的不是风水轮流转,“你唱罢来我登场”,而是要通过三年一次的换届,选出一个群众真正信得过的好班子。现在是四月份,下半年就要开始着手新一轮“两委”换届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我们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这是一个主观世界改造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答案非常简单的现实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来当

15、干部呢我理解,就是为党执政、为民服务。作为农村干部,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认识,当官抱着临时观念,凡事心存个人私欲,终究会被群众所抛弃。在历次换届选举中,总是有一批这样的人,被党员群众无情地扳下台。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志,有的是几届连任的老同志,有的是上届新走上这个岗位的新村官,但无论在职时间长短,大家都应该经常回顾一下自己当初参加竞选的原因,经常思考一下自己是如何竞选成功的。不管以前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当上干部的,站在新的起点,一切都重新归零了。你过去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高,党员群众选择了你,那只是过去。现在大家想想自己三年前给群众的承诺实现了多少在任这三年是不是“山河依旧、民生依旧”。如果承诺没实现,离

16、自己当初承诺差的远,就会失去党员群众信任。因此一定要从思想深处弄明白“我们为什么当干部”。如果不是为了给群众服务、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那就趁早放弃当村官的念头,不要用尽心思地来竞选,结果却是既耽误了自己三年时光,又耽误了村庄发展稳定。实践证明:只有真正想为群众干事,顺应群众期盼而当选的干部位子才坐的稳、坐的久;而竞选动机不纯,竞选手段低下的,当选后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例子大家应该听过不少。所以,我说,农村“两委”换届是一个机遇,是了解我们在群众中有多少威信的机遇,是发现解决我们自身存在问题的机遇。这次农村“两委”换届,是要给大家一个提高思想认识的机会、一个查找自身问题的机会、一个整改纠偏的机会。这次换届前的谈话教育,要求基层党员干部都要围绕“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我希望,在这个培训班上,大家进行学习交流的时候,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讨论一下。通过学习讨论,真正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当干部”。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当干部”,也就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