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4774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调查 作者王炎明,河南财经学院副教授。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地区域是指位于渠首的淅川县、邓州市,及地面径流注入丹江口水库的西峡县和内乡县。这一市三县属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接陕西,南临湖北,依伏牛山东麓,是中国南北重要的分界线,不仅自然生态具有山区、平原、丘陵和浅山区等多种过渡态,而且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精神也具有着明显的过渡特征。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南水北调最重要的中线工程以此地为核心,因而,通过对此地区生态系统的考察,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参鉴的研究成果。一、实施最优原则,建立渠首地区的生态工程1标本兼治,采取系统措施提高绿色覆盖率近

2、年来,当地政府一直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造林绿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作为全市林业的重中之重来抓,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六大林业工程这个良好机遇,以大工程带动区域绿化,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长防林建设工程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同时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造林机制,积极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使全区域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淅川县把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确立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构筑生态屏障,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南水北调”的思路。“九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飞播造林两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退耕还林5.4万亩、通道绿化18

3、9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0。西峡县则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该县被中国林科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兴林示范基地县”的机遇,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封山育林、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几年来,该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2万亩,使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396万亩。2认真规划,切实保证最好的水源水质中线渠首地区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丹江、淮河、白河等,水资源极其丰富。为了保证南水北调的水源水质,近年来,渠首地区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原则,着力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后十年内,将通过退

4、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办法,使水源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9.5提高到40以上;同时还配合长江水利委员会等部门,编制了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中长期规划,计划在2003年至2013年十年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0平方公里,使水源地生态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地区除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水源区200多家污染企业实行关、停、迁、转外,还将在西峡、淅川两县县城各建设一座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300吨的垃圾处理场,从根本上解决城镇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3倾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从1994年开始,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等县市被列入国家“长治”工程范围,项目区有关县市以农田水

5、利基本建设为载体,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大力发展果药草立体种植,突出搞好小流域治理,进一步改造坡耕地,使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丹江口水库水源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3平方公里。尤其是针对水源区人多地少的特点,邓州、淅川等地主攻坡改梯和闸沟造林,做到治坡与治沟、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蓄水与排水相结合,达到小雨不下山、大雨清水流,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水泥沙淤积状况。西峡县狠抓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坚持连年不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八五”以来,该县共治理小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3.8万亩,水保造林5.7万亩,使全县水土流失

6、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914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349平方公里,其中,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240平方公里。淅川县累计投入6700万元,治理小流域1050平方公里,组织实施了重点水系、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使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提高到58,年减少土壤流失200万吨,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对农业污染问题,水源区四县市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县(市)”的发展战略,通过改善生态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使生态环境功能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改变丹江口库区的环境状况,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4利用过渡型气候的特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物种资源(包括生物遗传资源)是

7、维持人类生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南水北调汇水区要充分认识到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过渡性气候的特点,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它强调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自然界的补偿同步增长,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

8、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孙钊、薛君:生态经济重建对策,开发研究2003年第2期。中线渠首地区始终把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林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扩充总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总体思路,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积极争取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并切实加强对现有森林植被的管护,不断扩大林地面积。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林建设已累计投入4亿元,新增林地近百万亩。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区域的农业基础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淅川县、内乡县、西峡县,可耕地以山地丘陵为主,生态环境优美而经济欠发达,其农业发展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

9、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持生态优势。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三是大力开发生态型地方特色产品,把地方的资源优势变成市场经济的商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快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要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的食物观念,把发展农业从仅仅依靠现有耕地转到开发利用全部国土资源,重点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型技术体系。同时,正确引导消费,积极开拓市场。淅川县正在加紧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万亩生态园。该生态园是一处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为中心,以维护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纯净水质和生态环境为目的,集生

10、态环保、旅游观光、农林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林,规划总投资4800万元,主体工程包括土地治理、村庄改造、造林工程、果木引种驯化繁育工程、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六部分,主要园区包括北大博士林、百花百果园、护岸园、生态经济园、生态涵养园、南北过渡植物园、珍稀植物园等7大园区。观光景区景点包括生态科普广场、九重阁、禹王庙、彩虹桥、园林小品等。生态园主体工程将于2004年全部完成。全部工程完成后该生态园将会成为全国一流的水土保持环境建设示范基地。西峡县则建立了独特的区域经济,初步形成“菌、果、药”三大主导产业。一是以猕猴桃、板栗为主的林果业。猕猴桃被誉为“果中之王”,在西峡发展由来已久,现

11、有野生基地5万亩,人工基地4.5万亩,年产猕猴桃鲜果500万公斤左右;板栗以其色泽好、个头大、品质优而畅销国内外,现有板栗基地14余万亩,年产板栗100万公斤以上。全县林果基地现已发展到88万亩。二是以香菇为主的菌类产业。主要是以袋料栽培为主,年产干菇8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0。三是以山茱萸、天麻为主的药材产业。山茱萸已发展15万亩,年产量120万公斤。年产量占全国总产值的6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山茱萸商品基地县。天麻已发展到300万穴,产量达300多万公斤,成为全国天麻生产第一县。内乡县的农业生产形成了以菌、椒、羊、烟、果为主的农业五大支柱产业。2002年,全县发展食用菌袋料香

12、菇3000万袋,实现产值3.1 亿元;小辣椒生产以“内椒一号”为主要品种,面积达到30万亩,年实现产值3.2亿元;大白山羊生产稳步发展,饲养量达160万只;烟叶面积达到10万亩,“马山”牌烟叶享誉全国,被定为“河南省烟叶生产基地”。以油桃、板栗、黑李、山茱萸为主的林果药业基地建设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以赤眉镇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油桃生产基地。第二,邓州市的可耕地以平原农区为主,农业生产基础良好,其发展农业的基本途径为:以多熟种植和立体栽培为基础,农牧结合,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精品名牌,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型产业化农业技术体系,实现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邓州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

13、,用科技改造传统种植产业。联系河南农大、武汉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聘请20多名科技专家签订长期科技服务合同,请他们为农业生产“把脉”,引进了粮、棉、烟等6类40多个新品种,推广新技术20多项。又推广烟叶工厂化育苗、漂浮法育苗和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等新技术后,使烟叶质量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去年全国烟叶订货会上,邓州市“马山牌”烟叶因化学残留少、品质上乘而备受客户青睐,550万公斤烟叶销往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以来,该市发展优质小麦、抗虫棉、脱毒红薯140万亩,烟、棉、辣椒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产量比往年下降了10%,但品质优良带来效益近亿元。其次,打造农业品牌抢占市场。邓州

14、市是黄牛、小麦、辣椒优质产地,该市筛选出邓椒牌辣椒、汲滩山药、无筋白菜、构林的黄牛等27个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品种,把其产地划分为“小特区”,实行标准化种植。在科技服务、信息流通、营销手段上采取优惠政策,两年来投资1.5亿元,着力培育名牌。该市又利用本地南水北调渠首水无污染的特点,发展了无公害莲菜5万亩,销往大江南北。该市的小辣椒辣度大、色泽鲜、油分高,又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农产品。同时,邓州市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催生农业品牌,以粮油集团为龙头,久友面粉公司、油厂、饲料公司等100多个粮食加工企业联合组建“粮食航母”,使邓州的“久友牌”系列面粉先后获得全国放心面及质量免检产品,成为闻名

15、全国的名牌面粉。总之,中线渠首水源区四县市通过积极推广农田科学施用生物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控农业污染,发展绿色农业。同时,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无公害中药材、畜牧、林果、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产业。淅川、内乡、邓州的小辣椒种植面积居全市前列,西峡的猕猴桃、山茱萸,淅川的黄姜、蜜橘,内乡的油桃等无公害产品俏销国内外。内乡、淅川还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南水南调中线渠首地区的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作了积极的探索。三、实施“企业行为绿色化”众所周知,以征服大自然为自豪的近代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友好的利用基础上的。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6、“走向绿色必是金”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理念,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绿色创新模式尤为有效。对于大多数衰退产业而言,高消耗和高污染是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节能、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战略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创造全新的产业模式。企业行为绿色化不单纯是为了经济效益,伦理和法律方面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绿色化创新的动因,一方面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共同推动了绿色产品日用化。可以说,“绿色化创新不只影响产业的市场需求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而且将愈来愈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陆国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决策参考,2003年第1期。企业绿色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产过程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就是常讲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强调三个观念:一是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等;二是清洁生产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