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304623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2稿[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卢梭平等思想及现代启示【摘 要】 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 人民主权说是在此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性质与目的的分析; 而社会契约论是对政治与法律统治与维护社会平等进行的探讨。卢梭的平等思想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中起着鼓舞作用。角度不对【关键词】卢梭 自由 平等让 雅克卢梭是18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他一生的主要政治理论成果有三: 即社会平等思想、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 而平等思想正是贯彻其政治理论体系的核心。皮埃尔勒鲁曾这样评价: “平等

2、”这个伟大的口号是从何而来? 它来自卢梭, 正是卢梭, 卢梭的书籍, 他的学派, 把平等献给了我们的革命。一、卢梭的平等思想 人类是遵循平等-不平等-平等的路线曲折前进的1. 从平等到不平等-卢梭构建的平等观的逻辑卢梭在不平等起源一书中写道:“本论文中所要论及的.就是在事物的发展中指出,权利代替暴力和自然服从法律,并解释由于什么奇迹的连贯,强者能够甘愿为弱者效劳,以及人民能够用真正幸福的代价来换取想象的安宁。”3卢梭接受了当时颇为流行的“自然状态”的学说,他进一步证明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天赋的人权。卢梭认为,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处于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自然状态”之中,人们除了年龄、健

3、康和体力等所构成的“自然的或物理的不平等”之外,决没有“某一些人享有损害他人的各种特权”的不平等。在那时,人们没有实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自由自在地漂泊在森林之中。卢梭说“我看到他在橡树下饱食,在原始的小河里饮水,并以供给食物的那棵树的树脚作为自己的床,他的需要的满足就是如此。”4?在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中没有奴役和统治。不过一个人可能用暴力掠夺另一个人所摘取的果实或打死的禽兽,但是暴力决不能形成一个人奴役另一个人的决定性力量。卢梭反对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并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当奴隶而生;另一些人为治人而生”的观点。卢梭说之所

4、以有所谓天生的奴隶,奴隶生的子女都只能当奴隶,那是因为已经有了违反人类本性的奴隶的缘故。卢梭也不同意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对人象狼一样”的观点。卢梭说,自然状态乃是一种关心自我保存,然而并不损害他人保存的状态,因此,这种是最适于和最宜于人类的。霍布斯是把满足许多热望的需要不恰当地强加于自然状态中的人类,而这些热望乃是社会的产物。卢梭以“自然状态”说反对封建专制,他看到封建专制是践踏人的尊严的残酷制度,因此他竭力恢复人的权利,论证天赋的自由平等,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虽然最适合于人类的本性,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自然状态”就过渡到“文明社会”,于是人类也

5、就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和平等,而处于奴役和统治的社会关系中。所以,私有制是社会罪恶的根源。卢梭认为,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邪恶也随之产生,人类天赋的自由和平等之消失,不平等也就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所以卢梭说:“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6这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脱离了原始的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进步;但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社会的邪恶,这是一个退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对抗和矛盾中实现的。卢梭说:以推翻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那种暴动,故诸暴君昨天用处置其臣民的生命,财产的那些行为,同样是合法的行为,

6、暴力支持它,暴力也推翻它。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地按照自然秩序前进的。”11在这里,卢梭实际上是从理论上论证了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必然性。此外,卢梭在分析不平等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 从不平等到平等-卢梭追求平等王国的实质卢梭以他天才般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预测了当社会不平等达到顶峰之后,人民会起来以暴力推翻它,在公意的基础之上缔结新的社会契约,进而组成国家,以法律和人民主权来建构一种理想的社会平等,实现一种真正符合自然法的正义理念之下的社会平等。卢梭认为,只有在这种以公意和主权为保障的社会平等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即采用新的国家形式取代专制的封建社会制度,用公正的

7、社会契约来代替沿袭已久的强权统治模式,以建构一个理想的正义、平等的社会。在他设计的理想社会中,全体人民组成的共同体,实行的是以公意、主权者和立法者完善结合的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国家形式。在这种社会和国家中,法律的作用和地位是极端重要的。 并且,在这样的契约国家中人民是主权者,民主共和国必须是建立在公众利益之上的。卢梭称这种公众利益为公意,他认为主权是为公意所指导的,社会公约赋予政治体支配其所属成员的绝对权力,因而是至高无上的。至于卢梭理想中的平等社会,应当遵循如下原则:首先,缔约的平等。卢梭认为要消灭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平等,人们要缔结社会契约来保障每个结合者的平等自由权利。他指出,人们在缔结社

8、会契约时,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了整个集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全部都奉献出来了,因此,契约对于所有人的条件便都是同等的。而且每个结合者都能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的同样的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和更大的力量保全自己的所有。可见,卢梭认为平等是社会契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社会契约又是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唯一根源。其次,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即起点的平等。在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建立的共和国里,人们享有平等的契约权利,即平地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只有公民是共和国的主权者的成员,公民享有参与公民集会和决定国家大事的资格和权利。卢梭理想的民主制共和国里,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国

9、家的公民,他们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在这里的所有公民都应遵守法律,法律是“公意”的行为,“公意”是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集中表现,法律是“公意”在具体政治实践中的表现。立法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公民的自由和平等。在服从法律方面绝不能有任何特殊,不存在任何人是高于法律之上的,所有公民不论他的官位和财产状况都要服从法律,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这种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法律上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是一种起点的平等,而不是事实上的平等或结果的平等。卢梭认为这种平等不是权力与财富的绝对平等,平均分配财富和权力都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就会无视个人的品质和努力的程度。权力只能凭职位和法律来行使,如果每个人

10、都想成为行政官,那么,共和国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最后,财产尽可能的平等。这里卢梭认为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他要求财产占有上要尽可能地接近平等。卢梭认为财产是政治社会的真正基础,是公民订立契约的真正保障,而政府要防止财富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一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就会损害人们的自由,败坏社会的风气,威胁共同体的生命。而这个必要的限度就是“就财富而言,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1为了保障财产尽可能的平等,卢梭还主张通过立法的手段来保障。财产权是应当得到主权者尊重的权利,共和国要节制财产的不平

11、等,使它不至于走向极端,防止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的现象出现,保障全体公民都能独立、充裕、自由、平等的生活 。卢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和平的,而是在进步和退步的对抗和矛盾中实现的,人类社会前进的过程也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在自然状态中人类是平等的,但进入了文明社会。人类则是不平等的,这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第一个否定,当文明社会发展到绝对的专制统治时,人类似乎不平等的,但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的绝对统治,才能实现“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这就是对不平等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人人平等发展到不平等,又从不平等发展到平等,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复,但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具有新内容的更高阶段。卢梭

12、在说明人类从自然状态的平等到社会状态的不平等,再从这样不平等到更高级的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新的平等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时,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人类社会前进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不平等的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经济上的不平等 第一个阶段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经济上的不平等,形成了贫富之间的对立。“而富人一经认识了统治的快乐之后,便立即鄙弃一切其他的快乐.只想征服和奴役别人。他们好象饿狼一样,尝过一次人肉以后,便厌弃一切别的食物,而只想吃人了。”这样一来,社会便陷入了无穷尽的冲突、斗争与残杀的混乱和战争状态,人的自然怜悯心被扼杀了,自然状态下的和平景象也不见

13、了。卢梭他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考察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提出了人具有一种不同于任何动物的自我完善化能力的观点。但卢梭又认为, 人类仅仅凭借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还不能过渡到社会状态。而必须借助于许多外部的偶然原因。原始人一旦由于各种偶然的迫不得己的原因结成社会而生存, 他们在自然状态中所享有的平等而自由的生活便逐渐被打破。“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 这是我的, 而且找到一些头脑简单的居然相信了他的话, 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6(P.111)人类结成社会以后, 必然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生产的能力。原来的生活方式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人们内部开始出现分工, 农业和生产工具制造业相继发展起来

14、,而这又必然要导致私有制的出现, 私有制一产生, 人类也就日益走向不平等的深渊。但是, 私有观念不是一下子在人类思想中形成的, 它是由许多先行观念演变而来的。人类在达到自然状态的终点以前, 需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获得了很多的技巧和知识。然后人类社会进入到自然状态与私有制建立前的“最幸福最持久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黄金时代, 人类由于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群居生活产生了语言, 形成了对大小、强弱、快慢、勇敢与怯懦关系的知觉和观念, 开始有了预见和义务观念。家庭形成, 人类情感有了最初的发展, 产生了夫妇之爱和父母之爱。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 人们用刺针或鱼骨缝制兽皮衣服, 用羽

15、毛和贝壳装扮自己, 用各种颜料涂画身体, 改进或装饰弓箭。继而由于某种有害的偶然事件, 人类脱离了这种最幸福最安定的状态。冶金术与农业技术的相继发明, 引起了新的巨大变革。“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 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 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7(P.121)铁器的使用, 使业成为普遍的谋生手段, 而土地的耕耘, 导致土地分配, 在这种劳动的基础上, 必农然产生私有观念和私有制。与此同时, 出现了社会分工, 人们不再只做单独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而从事一些需要许多人合力进行的劳动, 这为私有制的产生埋下了种子,“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 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人的生活必需

16、品的好处时起, 平等就消失了, 财产就产生了, 劳动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8(P.114)在这里, 卢梭认为私有制的出现, 是劳动工具的改善、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 第二阶段-政治上的不平等 第二个阶段是由于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出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卢梭揭露,国家和法律不过是富人统治和奴役穷人的欺骗手段,“它们给弱者以新的桎梏,给富者以新的力量;它们永远消灭了天赋的自由,使自由再也不能恢复;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利;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从此,人们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角落能够摆脱它们的枷锁,能够避开悬在人们头上的利剑。这里,卢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与法律的阶级实质,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