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01652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县安全生产交流发言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交流材料围绕和谐抓安全 强化监管保平安xxx人民政府xxx位于xxx县城北部。全乡幅员231平方公里,16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46人,彝族人口占97%,是名副其实的彝族乡。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治隐患、减事故、保稳定、促和谐这一重点,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了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连续几年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各项控制指标连年下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 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作为安全

2、生产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来抓,把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作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切入点,把安全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放在首位。一是浓厚宣传氛围。利用黑板报、标语、广播、印发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把安全宣传工作推向高潮。2009年,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制作宣传板报6期,举办各类安全教育会2场次,刷写、悬挂宣传标语6余幅。二是重视安全培训。积极督促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工矿商贸等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县安监部门组织的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三是

3、强化教育引导。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全乡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布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各成员单位要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教育各企业老板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教育广大群众要树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理念,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了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为扎实搞好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 强化网络建设,夯实各级安全责任坚持把安全管理网络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进一步夯实了各部门、各企业的安全责任。一是重视网

4、络建设,充实安监力量。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充实安监力量,在乡上设立了副科级规格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人员,由副乡长担任本乡的安监所所长,强化乡级监管责任和执法力度;在全乡 16个村设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办公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考核奖惩办法;在全乡190个村民小组设立了兼职安全员,夯实村级、组级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确保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签订责任状,夯实各级责任。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把安全监管责任和安全事故死亡率等指标列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政府坚持每年与各村、各部门和所属企业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年终考核,奖惩兑现。2

5、009年,全乡共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8份,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三是坚持条块结合,实行“三级联防”。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实行乡级领导和乡安委会成员单位包村、包企业、包隐患排查整改的安全生产“三包”责任制,做到了一个村有一名乡级领导负责、一户企业有一个部门包抓、一处隐患有一班人负责整改,夯实了行政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三条线的安全责任,使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了领导、措施、责任三落实,形成了条块结合、三级联防的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三、强化安全监管,堵防重大事故发生我们始终把整治安全隐患、堵防重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源头控制,一手抓隐患整治与监控,努力把重大事故降到最

6、低限度。一是在监控措施上,坚持“四个结合”,即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平时检查整治与年终考核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采取自查、督查、抽查、复查等多种形式相补充的方法,根据每个季节、每个时期、每个行业的特点,全方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把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作为专项检查重点,使安全检查做到了制度化、程序化;二是在隐患整改上,坚持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公示,限期完成,指定部门,专人督办”制度,组织乡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了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消除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三是在重点部位监管上,根据不同行业和危险程度,确定了加油站、学校

7、、电管所、液化气销售点4家重点监管单位,建立了安全管理档案,实行挂牌监管,对检查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实行备案登记和定期检测检查制度,有效地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2009年,共组织常规性检查12次,行业重点检查8次,查出各类事故隐患18处,现场整改7处,责令限期整改11处。四是在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上。乡安委会每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召集全乡农用车驾驶员,在乡政府大会议室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安全警示教育培训,通过讲解安全知识、观看警示教育影片等形式,使我乡驾驶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乡安委会与驾驶员们签订了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责任书。2009年共签订了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责任书110多份。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

8、009年共出动警力86人次,纠正违章79件,查处道路交通各类违法行为16件,警告驾驶员28人。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四、 强化任务考核,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依据省、市、县的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定量控制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晋职晋级、评优树模、公务员考评、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以加强对村组和重点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了行政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从严查处各类事故。同时,为防止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损失,我乡先后制定了动物疫情、食品安全、火

9、灾事故、群体性事件、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8项应急救援预案,乡安监所建立健全了6项管理制度和各种管理台帐9项,行成了一整套安全生产有效的运行机制。五、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监执法水平坚持把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构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作为关健环节和根本举措来抓,不断加强了安监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使干部队伍充满活力。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和充实了安监干部力量,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任副组长,安监所、派出所、中心校、电管所、林业站、乡武装部、乡妇联、乡文化站、乡宣传干事等部门为成员的乡安全生产委员会。调整了由副科领导担任乡安监所所长

10、,并充实了安监所执法力量,配齐了领导班子,使安监队伍得到了逐步加强,安监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经费,坚持每年把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经费预算为1.5万元,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注重加强安监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促进安监队伍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全面提升了行政执法水平。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乡在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但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虚心学习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我乡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

11、一个新水平,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确保全乡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12、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