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7688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卫生部部长 陈 竺(2011年12月6日)尊敬的韩启德副委员长,袁贵仁部长,各位专家,同志们: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进入“十二五”规划发展时期,科技与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国家强化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布局,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今天,教育部和卫生部再次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意义重大。刘延东国务委员对本次会议专门作出重要批示,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主题,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韩启德副委员长于百忙中亲自出席本次会议并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方才,贵仁同志代表教育部发表了三点重要意见,请同

3、志们认真学习与贯彻。下面,我代表卫生部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大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卫生事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人才是卫生事业的第一资源,医学教育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探索中国特色医学教育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客观要求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此,我国卫生事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发展时期。深

4、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行动,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发展工程。200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一是基本医疗保障面大幅扩大,全民基本医保覆盖了全国95%左右的人口;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0多个县级医院和3万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改造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正在启动实施;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

5、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已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五是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个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连续下降,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还有较大差距,仅与中等收入国家接近;二是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2010年,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3.9%,在许多乡镇卫生

6、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许多正常业务工作不能得以开展,所配置的一些医疗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能;三是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人员分布的城乡、区域差别明显;四是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关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吸引和稳定基层卫生人才的保障措施亟待加强。我们要认真研究上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路径与方式,破解这个医改难题。第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

7、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期待与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是满足人民期待与要求的重要保障。如何从国情出发,紧扣需求,尊重规律,以用为本,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建设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中国特色医学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对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就成立了医学教育宏观管理部际协调机制,针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定期进行沟通与磋商,相互支持与配合,取

8、得了明显成效。一些省市也相继建立了教育和卫生厅局间协调机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医改启动实施以来,两部合作更加密切,去年10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部属高校医学院(部、中心)的意见,决定首批共建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出台了5个方面10项内容的具体措施,目前已初见成效,一些单位将在下午报告进展,这将为进一步加强共建工作提供有益经验。两部还将开展与省级地方政府共建地方医学院校试点,强化医学教育的国家整体规划。现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规范医学类专业办学,推进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优秀医学毕业生,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9、制度,为合格医师的培养明确了规范的路径。教育部、卫生部两部的协同努力既体现了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一体化系统建设的整体考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列为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师等专业人才列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范畴,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上述战略安排凸显了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教育部、卫生部相关工作安排体现了教改与医改的有机衔接。第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去

10、年,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国际上20位著名医学教育家联合撰写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文章总结过去百年的医学教育经验,展望未来百年的医学教育变革。一百年前美国普莱斯顿法案推动科学融入到医学体系,促进近代医学的发展。当前,医学正酝酿着新的革命,其引领变革主要基于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这场新变革的核心。全科医生是一类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培养目标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

11、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国内外医疗卫生实践表明,能否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卫生服务,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目前,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 %。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建立中国特

12、色全科医生制度做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意义,把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任务的有效落实,为其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政策等资源保障。二、突出重点,积极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医学教育,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要把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快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作为工作重点。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把握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设计思路。

13、指导意见对创建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做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一种模式、两条路径、三个统一、四条渠道”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一种模式”即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两条路径”即目前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条路径,逐步过渡到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统一途径。“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四条渠道”是指过渡期培养全科医生的四个主要途径,一是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二是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

14、三是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四是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第二,深刻理解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实践表明,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是合格全科医生的必经途径,可使全科医生成为全民健康的真正“守门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在社区可得到有效处理。我国医学教育层次多,多种学制并存,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在校医学生缺乏系统规范的临床能力训练过程,毕业后直接从事临床诊治工作,致使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难以取得群众的普遍信任。不少应在基层解决的健康问题却“小病大看”,由此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和大医院规模过度扩张。建立“5+3”全科医生规范

15、化培养模式,是我国医师培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的合理分工与协作,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第三,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目前,国务院相关部门在指导意见的总体框架指导下,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包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基地标准、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以及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办法等。各地在推进这项工作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要注重统筹规划。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地区全科医生的培

16、养需求和培养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培养规划。2012年将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希望各地集中力量,抓紧筹划,精心部署,确保良好开局。二要注重政策保障。全科医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培训、人事管理、财政投入等多个领域。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协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培训经费和在培医师的待遇保障,并着手建立充满生机的全科医生使用管理制度和从业激励机制,为全科医生安心服务基层创造条件。一些地区的实践提示,把培训工作和从业激励、培训待遇问题统筹解决好,是确保规范化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所在。三要注重能力建设。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树立全科服务理念是基础,掌握规范扎实的临床和公共卫生能力是核心。加强全科医生培养能力建设,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尽快启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遴选和建设工作,把那些符合条件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热心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医疗机构优先纳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