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175925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学会向实践学习开始散谈律师的办案技巧和艺术自从穷律师、富律师一书出版以来,有很多的读者朋友以及网络上的朋友来电来信,除了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外,也带给我一个问题,这本书没有技术含量。事实确实如此,这本书主要谈的是律师的成长,而非办案的经验或技巧。 所谓的技术含量,就是对具体的案件进行法理上和法条上的分析,像对化学实验一下把事实与法律化学反应的规律总结出来告诉大家。这样的技术与技巧是否存在,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但为什么没有写,原因很简单,我既没有能力对这样技术和技巧承担责任,甚至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把这样的技术说清楚。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体的案件变量大多,影响具体案件结果因素太多、太多,大学课

2、堂上老师那种案例分析、学生在答卷对案例的那种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不是这样的具体的案件不存在,而是那种环境背景根本就不存在。这正如解剖学一样,书上能看到清晰的人体组织,在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来,尤其是在一刀下去,根本就血肉模糊,根本无法用书的描述的解剖图来进行对比分析,所以一个没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不管他是什么学习经历和背景,连最小的手术都做不了、也做不好,相信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身体交给这样的医生处理。 因为人命关天,所以没有一个人医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的第一天就操刀上台,拿病人的身体做试验,而律师不同,甭说已经拿了律师证的,就是法学院还没毕业的学生,都敢拿当事人的案件大显身手,因为他们想

3、象中的办案与孜孜以求的办案过程就像在学校里做习题那样的简单。但是,好在法律与司法审判其中都有不以律师与法官的意思为转移的因素存在,律师水平再差办的案件未必就一定结果不好,该输的输的该赢的还是赢,律师对具体案件的影响也仅仅是一个因素,不是所有的因素。而事实上年轻律师就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在对案件判断与结果的差异与冲突中,慢慢积累起办案的经验来,最后是熟能生巧,形成自己的办案风格。 从业多年的律师与法官,对具体案件都会有技术层面的分析、判断与流程,但这往往也是因人而异,我在标准化开启中国律师未来大门的钥匙一文中也谈到这个律师办案的标准化的问题,这仅仅是个人为制造出来的标准,是针对公司化律师事务所

4、管理律师团队的需要提出来的,而且这仅仅是一种流程标准。这个标准更多的是一个启动模板与学习模块,根本的指导思想,对一个刚刚加入团队或刚刚从事律师工作的人来说,先学习别人的办案的标准和流程,在熟练掌握后,再加以推陈出新,如果一味强调这个标准,就会扼杀律师办案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律师办案,无论是诉讼还是非诉讼案件,就像中国人的书法一样,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学习与临模的方法与过程,但最后写成的字,往往不可能是自己当初学习或临模的字的风格,一人一风格是书法艺术的特点,连最简单写字都是如此,何况办案乎? 下面还是举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银行工作期间办这样一个案件: 某日,接到营业部内报,发

5、现某开发公司的资金发生不正常的流动,数百万元的存款从流到了别的银行。这对银行来说,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这样巨额的资金的流失,会影响到银行存款的考核。银行的每一分存款都凝聚着领导与员工的辛苦的汗水和酒水,有些存款甚至是花钱买来的。 为此,领导立即召集营业部、信贷部及笔者共同商量对策,经简单地核实,该公司尚欠银行贷款数百万元,如果这笔存款流失以后连收利息都会面临困境,最后决定对此款进行穷追猛打,并迅速进行了分工。 信贷部立即复印好了借款合同、对帐单,我立即按事先格式填好起诉状与诉讼保全申请,计算好诉讼费与保全费的金额,让会计开好支票,同时密电法院立案庭与经济审判庭的法官兄弟,必须经最快的速度冻结对

6、方的银行存款。完成这些动作花费所有的时间,从得到报告到完成不到两个小时。 到了法院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了立案与交费手续,并移送审判庭,并分配到指定的法官手上,法官接到案件后立即裁定,去存款流入的银行冻结对方的银行帐户。耗费时间二小时不到。为了防止银行做手脚并通报当事人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立案后,立即致电领导及时运用某些关系与法院的庭长与分管院长先沟通一下,确保诉讼保全一次成功,否则一切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就这样,法院在银行冻结帐户时还是遇到了麻烦,银行拒不配合作并通报了对方当事人,最后由庭长亲自到场,处理僵局;对方动用一个检察长的关系,但是这个检察长与我们银行属于同一个政治同盟,当然那个公司的老总的

7、“不上路子”,那位检察长碍于情面仅仅点到为止就作罢了。最后庭到到场后,冻结帐户在拖拉中还是成功了。银行帐户冻结后,银行立即关闭了电话,与外界暂时中断联系,因为在这个时候立即会有数不清的电话来说合、说情、调解。 第二天上午刚刚上班,某县长就亲自光临银行,样子比丢了钱包似的狼狈(我从来没有见过县长大人会陷于如此狼狈的境地),与银行热情地寒暄后开始密谈“公事”。 密谈的结果是:已经流出的存款,怎么样出去还是怎么样进来,至于已经起诉的案件,开弓没有回头箭,归还一部分借款后订个计划分期归还。当然具体就由我去法院与对方办理,一切仅仅是台前做个戏,走过场而已。总之,就这个案件就办了了。 事后得知,这笔存款是

8、体外循环的财政款项,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到了开发公司帐户上,而且是进了我们银行的帐户,这笔背后有什么内幕,不得而知。但是,谁都知道我们银行行长是书记的嫡系,是书记亲自培养并全力推到银行行长这个位置上的。就在这笔款项上,书记、县长、开发公司、银行等之间必然有某种内在特殊无法言表的内幕关系。台前戏一定是台后的戏的延伸,而且很可能台前的戏,一切都仅仅是表演,银行、法院乃至整个诉讼程序都这仅仅是这台幕后戏的一个意外的道具。 可以想象,我就在我们当天晚上,书记与县长之间必然发生一次怎样的严肃的对话,否则第二天一早,那位县长大人不会那么狼狈,从行长的片言只语和我的经验判断,这次诉讼最后达到的目的是;帮助了一个

9、政治同盟教训和警告了一下政治对手的目的,而不是打死对方,如果真要把对方搞得下不了台,会将诉讼进行到底,让那个县长彻底下不了台。但是真要的那样,会连带出很多官场的麻烦和纷争来,这是大家都不想的结果,所以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选择调解,大家都退一步,并最终由不守“信用”不懂“规距”的开发公司来为此埋单。 在银行两年的时间,我一方面既要做好信贷资产的保全工作,同时也要充分利用银行这个舞台与信贷这杆枪,充分利用十二年法官经历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帮助行长所在的利益同盟或政治同盟警告、教训、打击一下政治对手,或者为他与别人的游戏中多提供几张手中的牌。他的台后、我在台前,相互配合,演出了一台又一台精彩的故事。

10、在此,一切的诉讼技能与技巧,包括法院的审判程序都是工具或道具,在法庭上的一切,都不过某个故事的一部分,或者仅仅是为了做秀。 这也就是我对很多年轻朋友热衷的“技术含量”一词不置可否的原因,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除了平民百姓的案件是纯“技术”活,稍微有一点地位与权势、财势的案件,都有深不可测的内幕故事,即使没有,都会临时制造出许多的故事来。千万别小看了这群人,这群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像山一样的政治同盟或利益同盟,每一个人都是靠同盟者的力量在成就自己,因为这个同盟的力量,往往会把一个小小的案件,搞得错综复杂,无端生出许多是非来,一名律师如果连其中起码的游戏规则和内幕故事都搞不明白,贸然出手,就可能怎么做都

11、是错的,当然一名律师如果不能走近或走进某个同盟或者压根就没有资格来接受别人的委托。当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这么复杂,但是如果没有处理错综复杂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显然是接不到“高品质”的案件的。 说白了,做律师就是利用法律的规定以及法定的程序和游戏规则来帮助当事人实现他们利益的或其它的企图。所以律师的学问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法律或诉讼层面上的技术或技巧上,法庭上的那些所谓的技术或技巧,甚至连法庭与法官乃至整个诉讼程序都不过是道具或工具,关键是要学会运用和使用这些所谓的技术和技巧。 所以做一名律师,第一步是通过实践学会这些技术或技巧,然后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或技巧,这正如下象棋一下,所谓的技术活就那

12、么几招,车马炮的走法都是一样的,但是实战时每盘棋的棋路都不一样,看如何巧妙地运用和组合了。律师办案也一样,每个案件都有不同的招法与套路,根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与标准,这正如打五笔字一样,不会打的时候才需要背口诀,会打字的时候根本就不用背口诀,甚至连口诀都忘记了。现实生活中,老律师或老法官谈案件,几乎不谈法律条文,更不会浪费时间去谈什么法理,一切从现实的可能和需要来谈案件,对于法律条文、案件可能的结果背后的理论基础、办案的技术或者技巧,则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这就是做律师的最高学问吧。 所以笔者一再告诫年轻律师,在从业之初务必要注重就具体的案件好好向有经验的律师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办案的

13、技能和技巧。但是,现在很多律师抱怨跟老律师在一起学不到东西,以为老律师都不愿意教他们,其实不然,这仅仅是很多年轻的律师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向别人学习。形象地说吧,老律师在办案早就忘记了技术与技巧的存在了,正如走路不会考虑先迈右脚还是左脚的问题一样,而年轻律师刚刚开始总把目光放在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上,而且总是在先迈左脚先迈右脚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一切的学问就在迈出脚步后,不管是左脚还是右脚。年轻律师要想提高学习速度就必须在整体思路和方案上做文章,而不是在点上做文章,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和方案支持,点上的完美毫无意义。 所以年轻律师上路,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首先是从案件的方案上着手,拿着一个

14、方案向人请教,而且大多数时候,别人只会告诉你如何做会更好,而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个过程太磨牙了,更多的则是要靠自己慢慢去想明白、悟明白,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很多的学问都不是教会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慢慢琢磨出来的。前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也往往是这么对待后人,包括我们当初在法院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很多的时候,别人只会告诉你这样做不妥,但不会告诉你怎样做会更好,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自己做很多次方案能有一个被肯定就算不错了,能力与经验就是这样一点点地被逼出来的,当然能遇上一个能手把手教的老师,则只能说是意外和幸运。 拉拉扯扯又写这么多,权当是对穷律师、富律师一书中未尽之

15、处的一些补充,在此再次提醒年轻的律师朋友,只要别人在书上、文章说的方法、技巧、技能,几乎都不可以拿来就用,只能为自己的办理具体的案件时候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的模板,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实践中积累和提炼。总之,律师办案更多的是艺术而非技巧,是智慧而非技术,靠经验的积累而非知识的堆积,这一切只能自己能教会自己,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当然一切从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开始。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形成了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作为以适应环境而生存、自保甚至做强做大作为理由的企业,面对这局面惟一办法就是转型“健身”找出路。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