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10460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大学生社团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其教育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方式和渠道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在外界的交往中将所学到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通过内化所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品质与价值意识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1高职院校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既与本科院校一样都是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统称为“大学生”对于学生人文素质要求与教育内容有着统一性同

2、时高职院校也与本科院校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职业道德的打造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是区别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二、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 (一)人文类社团规模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登记注册的学生社团数一直控制在65个左右全部为校级社团主要分为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群众体育、人文社科、红色理论、专业技术、管理辅助七种类型其中人文素质类社团达22个占社团总数34%全校社员人数达4600余人超过每年新生录取总数参加人文素质类社团人数达2032人达社员总数的44% (二)形成了社团工作党政齐抓共管局面 校各级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发展与建设学

3、校院长办公会专项讨论社团建设问题校领导定期参加社团活动教务处支持开设社团实践课程人事处支持社团指导教师公开竞聘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全程参与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工作机关行政部门对口指导相关社团营造了学生社团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严格规范社团管理运行机制 规范化的社团管理制度和社团的良性运行是发挥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高度重视社团各项制度保障工作 (1)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校团委下设社团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2)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目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社团管理办法社团指导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社团星级评比制度社团干部工作手册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管理文件、制度等10余项; (

4、3)落实工作量化考核分别对社团、社团团支部、社团干部、社团指导教师等进行量化指标的工作考核并与评优表彰直接挂钩实施社团优胜劣汰社团严格执行注册、注销制度保证社团“以质量求生存”的考核、淘汰和晋级 (四)完善社团各项工作保障 为保证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可持续发展学校设立了社团建设、竞赛获奖教师、学生奖励、社团活动专项经费等;实施“人文素质类社团团委直管、专业类社团学院专业指导、管理辅助类社团行政部门对口指导”的社团分类指导加强社团管理的资源整合;设立社团管理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岗位进行任期一年的全校公开竞聘并把指导人文素质类社团作为教师职称晋升中公共课教师的必备条件和专业课教师的优先条件

5、;通过学院院长办公会继续投入5000万建设社团活动中心等建成后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舞台将成为南京高校中硬件条件最好的演出场地将可以接受国家级高水平大型文艺演出 (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学分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学分认定是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1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社团活动学分学校高度重视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学分认定体系在学生必修学分中拿出12个学分作为素质教育学分特别是校级重点社团活动达到10次就可兑换2个素质教育学分 2开设社团实践课程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学校还为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门开设了国学诵读、摄影技法

6、、演讲与口才、青年大讲堂等实践课程参加社团实践类课程的人员必须为相关社团成员社员在参加社团活动学习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还能获取学分 三、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措施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确立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以文化、艺术、体育等传统人文素质型社团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类社团为特色扶持一定的理论研究型社团发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建设思路全年开展各级、各类人文素质类社团活动800余次开展大型文化演出活动达20余场参与活动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文化、体育、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南京青奥会、南京亚青会、全国

7、十运会等大型赛事中处处可见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青春风采艺术设计学院吴昊同学被组委会评为“最美志愿者” (一)创办黄炎培思想研习社开展职业观、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研习社成立于年在全国黄炎培思想研究院的指导下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社团主要研究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传播继承其思想社团成员由成立初30余人发展到现在334人规模每位同学都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能深入学习研究社团同学们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学习宣传融入社团活动每年在全校学生中举办关于黄炎培职教思想内容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专题研讨会;将上海黄炎培故居等地作为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由学生自发编印了

8、职业帮杂志记载了历届优秀校友的事迹、成功经验和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愿望和职场文化等杂志在全校学生中发放深受学习喜爱;围绕“敬业乐群”校训精神和职业精神开展思想大讨论宣传“敬业”、“乐群”之职业精神;由黄炎培职业教育研习社同学每年开学季为全校4500余名新生开展黄炎培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使他们上好入学第一个进一步确定“上高职、爱高职”的思想 (二)校馆共建“民俗文化”社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民俗文化协会成立于年目前有社员340名此社团与南京民俗文化馆共建12年来协会以传统民俗文化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讲为目的加强学生对民俗文

9、化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强化宣传传统手工艺人的敬业诚信、务实创新的职业操守以此来带动当今高职学子的职业素养精神和人文素养取得了教育效果和社会声誉 1积极开展传统民俗文化宣讲活动积极依托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传统博物馆等共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将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每年都邀请南京传统博物馆传统民俗文化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同学们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讲堂现场为同学们介绍、制作泥塑、秦淮灯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积极开展传统民俗文化体验俗语说:“素质靠养成能力靠训练”唯有从实践着眼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构建立体而多元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升现代高职人文

10、素质教育的质量积极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髓”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广场上葫芦画手工泥塑布艺雕刻剪纸等传统技艺作品美轮美奂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让同学们叹为观止陀螺、抖空竹、九连环、滚铁环等传统游戏让同学们意犹未尽茶艺体验课堂课上表演者们穿着精美的茶艺服装配合着解说进行着精湛的茶艺表演现场四个同学自告奋勇的上台尝试了茶艺中沏茶、赏茶、闻茶、饮茶的四个环节并和大家分享了对茶文化博大精深之处的强烈感受公寓活动室中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同学们剪纸、布艺、葫芦画的制作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非遗技艺的历程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更被老艺术家们“台下十年功”的坚持和敬业精神所感动 3积极

11、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每年选拔校内优秀同学组织开展“文博之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小小传承人”公益夏令营志愿服务活动、南京民俗博物馆义务讲解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相关社团同学协助传统老艺人教学、带领中小学生参观传统博物馆并进行讲解、对相关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报道用切身的实践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依托社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社团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服务的核心“立德树人”的关键在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是德育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用常规的“一对多”、“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模式用于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显而易见是不行的学生

12、社团就是以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集合在一起的其活动的特点就是灵活性、自由性、专一性、专业性这恰恰是学生现在愿意接受并能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有效形式只要学校、指导老师规范好社团活动类型做好过程指导教育效果就会非常的好 (二)社团实践类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补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为社团开设了社团实践类课程属于选修课社团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社团实践类课程用于补充在社团活动中发现的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社团实践课程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以专业理论指导为支撑以实践调研、实践走访为主体课程内容和形式多样 (三)社团活动有效的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和积

13、极性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多样性2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活泼能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科技创新、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主题校外交流、校内培训征文与比赛、创办刊物与学生讲座等交融活动形式、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己设定社团指导教师补充活动全部符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学生自组织发动宣传方便学生知晓、参与率高一般高校都依托社团开展素质教育并形成素质教育成绩单近年来学生社团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能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引领作用教育效果显著然而当前人文素质社团仍有种类不足精品化程度不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同时社团指导教师主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大师、专家来校指导、讲课的次数还不够多等不足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