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0309713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秋天的雨(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钥、匙”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盒、颜、料”等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那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4.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必备品格5.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方法,体会秋天的美好。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发挥

2、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欣赏图片,谈话揭题。师生交流: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教师提示:提示学生认真观察说出季节,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3、教师小结,谈话过渡: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课文秋天的雨是著名作家陶金鸿写的一篇散文。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雨吧!(板书课题:6 秋天的雨)学生齐读课题。交流秋天:同学们可能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在阅读中积累了很多和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俗语等,谁来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学生自愿举手发言,说说自己的积累。)教师评议,课件出示“助读资料”:(小组交流,探究理解,朗读积累)关于秋天的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秋雨愁煞人。万美之中秋为最。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五颜六色描写秋天的成语:金秋时节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大雁能飞 秋

4、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设计意图: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介绍作者陶金鸿,女,1969年5月出生,获硕士学位,现任浙江教育学院教授,其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曾获江苏教育学院04-05论文评比三等奖。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钥匙 五彩缤纷 一枚 争着 勾住 喇叭 厚厚 一曲 丰收(重点指导生字 “匙、争”为翘舌音;后鼻音“争、丰”;

5、多音字“曲”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乐(d de) 曲(q q) 扇(shn shn)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乐(d de)l :1欢喜,快活,如快乐、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2使人快乐的事情,如取乐、逗乐;3对某事甘心情愿,如乐此不疲、乐善好施。 yu :声音,和谐成调的,如音乐。曲(q q)q :1弯转,与“直”相对,如弯曲、曲折;2不公正,不合理,如曲说、曲解、委曲求全。 q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如曲艺、曲话;2歌的乐调,如曲调、曲谱。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6、,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shn shn)shn :1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如扇子、扇坠、扇面儿、扇形;2指板状或片状的屏,如门扇、隔扇;3量词,用于门窗等,如一扇门。 shn :1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如用扇子扇;2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如扇动、扇风点火;3用手掌打,如扇耳光。练读一读。秋天的田野好像是辽阔透明的音乐(yu)厅,大树“唰唰”、蚂蚁搬粮食发出“嗨嗨嗨”、拖拉机发出“哒哒哒”到处充满了欢乐(l)。小芳在弯曲(q)的小路上一边漫步,一边欣赏从远方传来的歌曲(q)。大蝴蝶的翅膀像扇shn)子一样,一扇(shn)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

7、起舞呢!(3)理解词语自由读课文,标注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颜料】 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五彩缤纷】 清凉爽快。【邮票】 用来着色的材料。【凉爽】 把人的身心捆住。【勾住】 收成好。【丰收】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秋

8、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盒、颜、料、票、飘、争、仙、淡、闻、梨、勾、曲、丰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盒、票、争、梨”,上下结构,注意宽窄的变化。“料、仙、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颜、飘”左右结构,左右等宽。)(2)老

9、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盒、梨”和左右结构的字“颜、飘”,学生练写。盒:上边“人”要舒展,下边“一”和“口”要小,“皿”字下横要两边出头。颜:整体要写紧凑。“产”要窄,下边有三撇。料:左右两竖都要长,右边的横比左边的横稍靠下。票:“西” 要扁,中间是两竖,“示”下横要长。飘:左右都要窄,整体要紧凑,“风”下边稍宽,里面撇和点要大一些。争:第四笔横要长,在右边出头,最后一笔上边不出头。仙:“山”先写中竖,要长,再写竖折。淡:右部上边“火”字要扁小,捺变为点,下边的“火”宽大。闻:“门”要宽大,“耳”上横和左竖要短,下横和右竖稍长并交叉。梨:上下都稍扁,“利”要紧凑,下边“木”一横要长,撇和

10、捺要舒展。勾:“勹”的撇要短,横起笔后稍向上,转折时顿笔,钩稍向左收。曲:外框稍扁,里面有一横,两竖在框上出头,右竖比左竖稍长些。丰:三横要紧凑些,中横最短,下横最长,竖在中间位置,要长。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钥匙 颜料 邮票 喇叭 松柏 衣裳;(2)表示动作的词语:留意 飘来 你挤我碰 争着 频频点头 勾住 衔来 挖洞;(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清凉 温柔 五彩缤纷 凉爽 厚厚 油亮亮;(4)叠词:油亮亮;(5)描写

11、颜色的词语:五彩缤纷。2.练习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练习用五彩缤纷说话。【设计意图:对一些重点生字、词进行认读识记。突出难点字的教学,重点词语的朗读。既做到了不放松生字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六、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美景。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2)(3)(4)(5)(6)(7)(811)(12)(13)(14)(15)(1628)(29)(3032)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2.学习结合上下文(语

12、言环境)、找近义词和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3.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方法,体会秋天的美好。 (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1.有个字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但不一定了解它。你信不信?这个字就是“雨”字。2.“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谁来说说你眼中不同季节的“雨”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3.我们对“雨”并不陌生,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带来暂时的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4.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秋

13、天的雨。板书课题。放开声音把课题读一读。【设计意图:对熟悉事物的交流与回忆,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交流学习成果。(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4. 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

14、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5.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亮,早发现了一、二、三、四段的开头句,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第二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第四自然段:写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第五自然段:总写秋天是丰收欢乐的。6.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作者秋天的雨为主线,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7.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吧!【设计意图: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再加上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汇报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三、品读欣赏(一)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1. 谁愿意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